银杏不凋春永在

纪念馆:www.xettw.com/TT450957407
本馆由[ 老顽童]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这就是汉阳柏泉古井传说中的双锦鲤(蒂尕字汉阳)

发布时间:2015-07-28 15:17:22      发布人: 派拉

六月六是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汉族和布依族、土家、苗族等在六月初六这天过节,称为六月六;但,有的地区的布依族在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


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有回娘家、晒虫虫等,民俗有云:“六月六,请姑姑”,即:每逢六月六,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出嫁的闺女,好好地招待一番,然后再送回婆家。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在湖南
资兴有一句老话叫"六月六,打个泡子长块肉"意思就是这一天洗晒,给人好处多多。



今年六月六的这天,对家乡柏泉人来讲,除了传统节日外,还增添掏井观胜景的喜庆。一大早人们成群结队来到古井边,欢迎政府组织的专业掏井队,和做佛事的僧侣们。人们知道,在这欢欣日子里,能观看到井中双锦鲤,乃一生中之幸事。



遵照习俗这天掏井较好、也很吉利。盛夏时节雨量充沛,井泉压力大不易堵塞,此时掏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说告诉人们掏柏泉这口古井,如果赶在中午太阳当顶时分,能将其井水掏干,将其淤泥流沙也清理干净,如果运气好的话,这里要强调一句,一定要是有福之人哟!,只要是有福之人,在这个时刻,就能看到井中双锦鲤嬉戏的奇观。



当年大禹接替父亲鯀继续治水,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大功告成,成功后的大禹在汉阳一矶上歇息(后人将此地为禹公矶),信步走上大别山,(就是今天的龟山)登高远眺,欣赏多年来治水的伟业,还兴致勃勃地种下一棵柏树。在种植柏树的位置上,唐朝人先在此修建了一座”禹王庙“,后来宋朝在禹王庙基础上再建“太平天国寺”,将这棵柏树围在寺庙的庭院中。明代朱衣著有诗句:“殿前古柏禹王栽”的诗句,充分说明这点。该寺连同寺中的那株古柏,在清朝咸丰四年毁于火灾,现已不存。传说大禹所种的这株古柏,其根系很长,延伸至到几十里外的汉阳柏泉乡的这口井下。其根一大一小如同两条遨游的锦鲤,栩栩如生逆水而上,大鱼似母在前,小鱼似仔,紧随其后。母子常年嬉戏在这口,水面高于旁边月塘水平面一米,涝不漫、旱不干的千年的古井中。



柏泉古井被列为,汉阳县八大景中著名的“柏亭冬翠”。所以柏泉古井的传说很多,胜景十分奇特别致,双锦鲤更是在民间流传上千年。人们认为此景系大禹所赐,极其珍贵爱护有佳,双锦鲤平日一般人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六月初六这天的正午时分,在特定的视角角度等,情况之下才偶露真容。奇异景致、苛刻的条件,加上千百年来翰墨润色,无疑给这口古井披上一件神秘袈裟,越怕显得扑朔迷离。


传说有一年夏天,百日无雨,天干地裂,河流干涸。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不得不向柏泉井踊去,争先恐后,肩挑手提,为的是弄点水以解燃眉之急。眼看井里的水有些供不应求。为了使更多的人吃上百泉井的水,村民们便动手淘井。事有凑巧,正好景德寺的高僧到汉阳龟山禹王庙进香,请求我佛大发慈悲,普降大雨,救民于饥渴火热之中。此时,烈日当空,热浪滚滚,几道香后,高僧已是汗流浃背,便坐在禹王庙后院的大柏树下乘凉。


就在几位高僧休息之际,奇迹出现了。就在这,与景德寺相距20余公里,的禹王庙的柏树下,高僧们居然隐隐约约听到村里乡亲们的谈话声,和掏井声。不可能吧,高僧不敢相信,于是侧耳伏地听之。好多熟悉的声音不绝于耳,高僧不得不信了。待他抬起头伸伸脖子时,更是妙绝!树上的树叶随着村民掏井的节奏声,时黄时绿的。奇了!奇了!原来龟山禹王庙的柏树通着柏泉井,井里的神鱼就是禹王庙的柏树的根变的,是禹王爷赐给柏泉民众的一个稀世之宝——木鱼。突然,高僧朦胧欲寐,昏昏然进入幻境,面聆禹王指点。禹王爷千叮万嘱要高僧好生看管木鱼,木鱼会使百泉井水永不枯竭,泉水会源源不断涌出。今村民已将泥沙浚净,泉涌如常,旱情将得缓解。禹王还特地告知高僧:人们要想一睹木鱼神姿,需在仲夏日正午阳光直照之时,且要以虔诚之心,方可瞻仰神鱼真容;没有诚心,过了此时此刻,则只待来日了。高僧听罢,心想现在正是观看木鱼风姿的时刻,高兴至极,竟如顽童。猛地一惊,原来一梦。



这天掏井,虽然是人为的安排,能否看到传说中井中的双锦鲤,在場的所有人谁都说不准,心中都揣着这个迷,期盼着这一时刻的到来。更多的是担心,担心这期盼、这愿望,会不会仅是个传说,在最后时刻变成泡影,并残酷的将希望看到的传说捅破。



为了见证这一时刻,熊仁强老师,特意带上一部极好的单反相机,早早就来古井旁,蹲守在那里,等待玄妙、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看到人们还在做法事,熊老师迫不及待地伸头向井底望去,希望能看到井中的双锦鲤。在一旁的同事安慰道:“你怎么这样性急!虽然今天是六月初六,离正午太阳当顶还早着呢,这叫时辰没到,知道不!”。



人们请来景德寺的和尚,和附近的僧侣,在修缮后的井台边设坛祭拜,和尚念经祈福,僧侣们烧香、民众放鞭,总之今天所做的一切,是祈求井龙王能给柏泉乡,带来风调雨顺,驱疫除灾,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请来掏井的工人(乡亲),还特地穿上过节时玩龙灯的衣服,那黄色的龙衣、龙裤、龙帽、龙鞋,给这口千年古井增添神奇。这口灾荒年间赐予柏泉人甘露的水井,曾挽救过无数因干旱快渴死的生灵,人们爱护、敬畏这井,将其奉为神灵。传说和习俗推波助澜,使其越怕神秘。



如今要动,要清理这口井,自然不能违背千百年来的习俗。柏泉人知道,这里是井龙王的家,只有龙子、龙孙才能下到井里。按照传统习俗掏井前,要对井龙王设案烧柱香,还要放挂鞭,驱邪避灾迎来喜气。按习俗老规矩,祭拜事宜逐一落实后,工作人员这才缓缓放下抽水管道,开始工作(掏井)。



从未见过此景的熊老师,只是在张三异《柏井歌》中读到其描述:“夏王植柏别山顶,柏根直抵文山井。井底居然留双根,蜿蜒竟似鱼龙影。泉中有水清且涟,核实循名号柏泉。孤根不生亦不死,绵延已经千百年。晴川之树久已颓,此根胡为长且矗。要知三垒结仙胎,故尔长年发光煜......。”



在九位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的努力之下,正午,太阳当顶时分,井水陶干,泥沙清理干净。熊老师抬头看看快当顶的日头,心中期盼奇迹出现。
当他来到井口,低头往下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回事?井中除了一汪清水外,竟然什么也没有!难道我的福分还不够?还是时机未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拿捏着心房,紧巴巴的十分难受。心中七上八下的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相机,心中暗暗说道:“这是在上班,是要备案给领导看的,柏泉几万人中当中,不乏有福气之人;再说,这日子,这时机。真的是太难得,不管怎样,也得要拍摄几张备案”,想到备案,他鼓起勇气摘下镜头盖,拨动快门,啪啪啪啪,一连拍下一组照片。



将相机拨到回放功能,一张一张仔细查看,失望、失望、接下来还是失望。已对此不抱希望的他,顺手将相机递给一块前来的同事,灰心地说道:“这双锦鲤,看来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而已……“。“嘿!你看,你看这两张,不是清清白白拍有锦鲤吗!还是一大一小,大的非常清晰,和诗中描述的一样”,同事眉飞色舞说道,熊老师一把接过相机,仔细一看,可不是吗,奇迹真的出现了。那两张照片中,均清晰拍到一大一小的锦鲤,小的在大鱼带动下尾随其后,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游动,仿佛从未停止似的。



照片中的锦鲤,一大一小、一前一后栩栩如生在井中嬉戏,锦鲤展鳍遨游,平静的井水,不时泛起阵阵涟漪。看完照片,他再次低头向井中看去,“看到啦!这回真的看到啦!你们来看唦……”熊老师兴奋得叫了起来。

龙子、龙孙准备掏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传说中的双锦鲤,难得一见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蒂尕字汉阳]不妥! 以家乡名为号有之,但不能自号,只能是他人以此相称,如称李鸿章为李合肥. 更不能以家乡名作[字]. 哥哥


    写信时间:2015/08/02 20:18:27
  • 传说有一年夏天,百日无雨,天干地裂,河流干涸。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不得不向柏泉井踊去,争先恐后,肩挑手提,为的是弄点水以解燃眉之急。眼看井里的水有些供不应求。为了使更多的人吃上百泉井的水,村民们便动手淘井。事有凑巧,正好景德寺的高僧到汉阳龟山禹王庙进香,请求我佛大发慈悲,普降大雨,救民于饥渴火热之中。此时,烈日当空,热浪滚滚,几道香后,高僧已是汗流浃背,便坐在禹王庙后院的大柏树下乘凉。 就在几位高僧休息之际,奇迹出现了。就在这,与景德寺相距20余公里,的禹王庙的柏树下,高僧们居然隐隐约约听到村里乡亲们的谈话声,和掏井声。不可能吧,高僧不敢相信,于是侧耳伏地听之。好多熟悉的声音不绝于耳,高僧不得不信了。待他抬起头伸伸脖子时,更是妙绝!树上的树叶随着村民掏井的节奏声,时黄时绿的。奇了!奇了!原来龟山禹王庙的柏树通着柏泉井,井里的神鱼就是禹王庙的柏树的根变的,是禹王爷赐给柏泉民众的一个稀世之宝——木鱼。突然,高僧朦胧欲寐,昏昏然进入幻境,面聆禹王指点。禹王爷千叮万嘱要高僧好生看管木鱼,木鱼会使百泉井水永不枯竭,泉水会源源不断涌出。今村民已将泥沙浚净,泉涌如常,旱情将得缓解。禹王还特地告知高僧:人们要想一睹木鱼神姿,需在仲夏日正午阳光直照之时,且要以虔诚之心,方可瞻仰神鱼真容;没有诚心,过了此时此刻,则只待来日了。高僧听罢,心想现在正是观看木鱼风姿的时刻,高兴至极,竟如顽童。猛地一惊,原来一梦。


    写信时间:2015/07/31 23: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