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朱敏:我是元帅爹爹的平民女儿

  长期以来,多种病痛无情地折磨着朱敏。自脑血栓和股骨颈骨骨折后,她很少出门。前几年的时候,她还克服伤痛,到八宝山为亲爱的爹爹朱德及康克清妈妈扫墓。   2006年是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尽管身体情况欠佳,朱敏表示还是会想办法参加纪念大会。   走进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一幢普通住宅楼内,笔者一行两人很轻松便找到了朱敏的家。一进门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朱德半身塑像,这尊塑像和军事博物馆及四...

千秋功过黄永胜

上将:黄永胜(19101983)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      湖北省咸宁县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团长、第二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旅长...

丁聪的山海居

  丁宅是四室无厅。一进大门,走道里就堆着书。要说堆,绝对恰如其分。因为这些书,不是放在书柜里或书架上,而是打着捆堆在地上,就好像准备搬家或刚刚搬来。其实这些书既不是刚搬来也不准备搬走,而是堆了很多年。   丁聪好读书和好买书是有名的。进了书店如果不买本书,他就会感觉有点对不起书店,或者对不起自己──白来一趟嘛。   总而言之,丁聪绝不肯空手走出书店,结果就是把书从书店往家里搬。身为漫画家,丁...

丁聪-作品介绍

  《丁聪插图代表作精选》介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价格: 25.00元   所属分类:图书 典藏图书   所属分类:图书 图文 漫画   基本信息   总 页 数:184页   装 帧:平装   开 本:24开   I S B N :9787108028594   出版日期:2008年6月北京第1版 2008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内容简介: ...

丁聪-人物评价

  柔顺的性格与张扬的漫画之间,应该是有关联的。那么多的曲折和传奇,和大时代那么紧密的联系,都可以为小丁作品与其性格之间的反差做出注脚。   说的是人称小丁的漫画家丁聪,洒脱、睿智,在世人眼里,小丁好像永远不老,所以忽然之间听到小丁去世的消息,还是吃了一惊。   转而一想,丁先生以93岁高龄去世,那算是喜丧。是要白事红办的。加上和丁先生素无来往,不惮于被人骂我缺乏敬畏心,吃惊过后,我是没有悲伤...

“可爱可亲的老头”丁聪:带走家书,留下漫画

  丁聪:带走家书,留下漫画   李辉(学者)   带家长的信远行   93岁的丁聪走了。2009年5月26日上午11时,那个常常以讽刺留给读者思考、以幽默留给读者快乐的小丁,永远走了。根据他的遗愿,不举办遗体告别,不举行追悼会,甚至连骨灰也不要。他走了,自己什么也没有带走除了妻子写给他的一封信。   在妻子沈峻面前,除了画画和读书,丁聪生活自立能力很差,从来像一个听话的、时而还撒撒娇的乖...

季羡林-学术成就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

季羡林-个人理念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   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   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

季羡林-人物评价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

季羡林-经典著作

  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出版社   《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 (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 (散文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牛棚杂忆》、《印度简史》 、《现代佛学大系》   《敦煌学大辞典》 、...

季羡林-名言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

季羡林-与清华、北大渊源

  清华好比中国古代诗仙李白,北大好比诗圣杜甫。   季羡林与母校清华大学有过十四年的不解之缘,而他在北大也已经呆了五十五年。在回答网民关于清华和北大应如何比较的提问时说,两个学校风格肯定不一样,这并不奇怪,就好比李白和杜甫是两个好朋友,但却风格迥异。   季羡林解释说,二者风格的不同来自其基础的差异。清华一九二五年建,受当时资本主义的影响深些,而北大从大学堂到国子监,一直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纪念季羡林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逝世。作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和作家,他的学问浩瀚渊深,凡人难解。对我们而言,也许阅读他的散文是走进他心灵世界的一种方法。   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   季羡林从不在散文中歌颂那些名贵的花卉,就像他力辞国学大师的称号一样。他吟咏清塘荷韵,并为季荷祝福;他吟咏黄昏,说黄昏带了它的寂寞和美丽走了,...

黄永年——求学经历

  黄永年先生童年在常州上幼稚园、小学,并无所谓家学渊源。引导黄永年进入学术之门的,是抗战初在沦陷了的常州地摊上买到的吕思勉先生所著《经子解题》。接着在武进县立初中读书时找些古书自己看,学做文言文也过了关。   高中上了不到半年的苏州中学沪校,二年级时考入设在常州郊区不属敌伪管辖的苏州中学常州分校,有幸听了吕思勉先生讲授的国文、本国史,以及中国文化史、国学概论四门课,等于上了一次大学。同时,从吕...

黄永年——学术贡献

  黄永年先生学识广博,视野开阔,其深厚的文献功力,当世学界罕有其匹。他几十年潜心精研,著作等身,在历史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古文献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均有精深造诣,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北朝隋唐史及唐代文学、古典诗词小说的著名研究专家,更在版本学、目录学、碑刻学、古籍整理等领域内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是古文献学学科的一代宗师。   黄永年先生先后师从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顾颉刚先生、童书业先生,受业名门,...

黄永年——主要著作

  1.《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黄永年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7月初版   2.《旧唐书与新唐书》 黄永年 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初版   3.《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初版 印4300册   4.《旧唐书选译》 黄永年译 巴蜀书社1988年8月初版   5.《天妃娘妈传》 黄永年标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   6.《韩愈诗文选译》 ...

黄永年——人物评价

  黄永年先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命感,他在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期间,积极参政议政,时时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他爱校如家,关心陕西师范大学各项事业尤其是文史学科的发展,为学校工作积极出谋献策,竭尽自己的才智。   黄永年先生一生襟怀坦荡,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虽身历坎坷而志向弥坚。先生平生所奉,正如他自己所说:科研是要多出成果为学术大厦添砖加瓦,为自己的国...

黄永年教授哀挽录

  一、 挽联录   兰台书遗三百卷,   学海谁护一帆风。   后学 王承略 刘心明敬挽(山东大学教授)   秘阁早回翔天禄校书多述作   黉宫勤化育渭南治史广薪传   晚学 白化文 敬挽(北京大学教授)   窺乾嘉之壼奧,黃鐘未絕響,猶有高文垂宇宙;   坐孔鄭之廳堂,旆帳多鴻才,永傳大雅在人間。   西北大學文學院並李浩(教授)   两番夜话联床 书海无涯夸邺下   一...

周建人-学术生涯

  1912年,周建人在教学之余经常和鲁迅到塔山、府山、蕺山、禹陵、兰亭、东湖等地方采集标本。后来写成《会稽山采物记》和《镇塘前观潮记》,发表时合称《辛亥游录》,刊于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第一辑上,署名会稽周建人乔峰。从此周建人开始了科普写作的生活。   1919年底周建人随母亲一行举家迁到北京定居。次年,经鲁迅介绍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   1921年10月,经鲁迅等荐介,周建人到...

周建人-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   生平著作有《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科学杂谈》、《进化与退化》、《哺乳动物图谱》、《论优生学与种族歧视》、《花鸟鱼虫及其他》、《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鲁迅故家的败落》等。(注:周建人在晚年,由女儿周晔执笔,自己口述,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花鸟鱼虫及其他》是周建人的一本科普文集,从书的目录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内容:白果树,乌米饭,兰花...
  共1347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