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孔伯华-学术经验

关于他的学术经验,他的三子孔嗣伯曾在《中医杂志》1962年78号中介绍过,现摘要于下: 他认为中医在临床上不仅是单纯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应该照顾到病人的整体,特别强调元气。辨证论治全凭纲要。纲者:两纲,曰阴、曰阳;要者:六要,曰表、里、寒、热、虚、实。两纲六要,不能平列。在治学方面,首先应熟读《内经》,参悟经旨,不泥于古,抱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在诊断方面,脉贵于神,意在匀和。在病机方面,在...

孔伯华-用药特点

孔伯华先生用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虎啸龙腾。他遣方用药必先辨证精详,对证用药,并无门派的偏倾。他认为不论是祛邪还是扶正,都是为达到恢复和补养元气的目的。扶正即为祛邪,祛邪亦可扶正,孰前孰后,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决,不可先有主见。他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则参、术、硝、黄俱能起死;芩、连、姜、附俱可回生。要对证下药,不可执于成方。若固执于某方以治某病,则是犯了冀病以就方,非处方以治病的错误。他的药方,亦如...

孔伯华-治病理论

孔伯华先生治病的特点是注重整体,强调元气。他认为不可以只知治病,而不顾护人体的元气。他还十分强调辨证论治,认为: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他提出了将中医理论中重要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八纲,分为阴阳两纲和表、里、虚、实、寒、热六要的观点。从中医学的临证学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切合实际,也...

12月24日:张唯一病逝

1955年的今天,张唯一病逝。 张唯一,1892年1月生于桃源县凌津滩乡高峰村。毕业于湖南省优级师范学校。1915年被选入湖南省教育会,任该会主任。后经董维键介绍,先后在湖南省公署、省教育厅任职。1926年初,张唯一加入中国国民党,任长沙市党部常务委员。北伐战争期间,张唯一有幸接触革命进步人士郭亮、谢觉哉、熊瑾玎、董维键等,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其它进步书刊,逐渐信仰马克思主义。马日事变后,张...

杨树达-主要成就

他在语言文字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早期研究,即古汉语语法方面,兼及修辞和其他。二是他的后期研究,即文字学研究方面,兼及训诂、音韵和方言等。 在汉语语法方面,他著有《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两卷,家刻本,1924年)、《中国语法纲要》(商务印书馆,1928年)、《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30年)、《词诠》(商务印书馆,1928年)、《马氏文通刊误》(商务印书馆,1931年)...

杨树达-与郭沫若

郭沫若在专业上和杨树达有相同之处,但在过去公认杨的学术地位要高于郭。40年代初,杨树达对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就说过:觉可商榷处颇多。而郭对杨却是极尊敬的。1940年12月25日,郭沫若致杨树达的信中说:,就整个言之,我兄于文字方法体会既深,涉历复博,故所论列均证据确凿,左右逢源,不蔓不枝,恰如其分,至佩至佩。此后郭杨之间时有信函往返、从论学的内容和行文的谦恭,能看出郭沫若对杨树达的学问...

杨树达-主要著作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 1924年 家刻 《中国语法纲要》 1928年 商务印书馆 《词诠》 1928年 商务印书馆 《高等国文法》 1930年 商务印书馆 《马氏文通刊误》 1931年 商务印书馆 《积微居文录》 1931年 商务印书馆 《中国修辞学》 1933年 世界书局 (1954年科学出版社增订再版改名《汉文言修辞学》) 《周易古义》 《老子古义》 ...

在儿子眼中,杨树达是“书呆子”

正直,无私无畏,诚实。这是杨树达的小儿子杨德嘉对父亲的评价。 1956年2月14日,一代国学泰斗杨树达先生病逝时,杨德嘉23岁,2天后,他看到,为父亲送葬的队伍从五一路排到岳麓山。这片杨树达先生曾长期工作、生活的热土,也成了老人最后的归宿。 毛主席致电悼念,周恩来送来了花圈,郭沫若也致电吊唁。一位学者死后备极哀荣,是因为他高尚的德行和对文化的贡献,如巍巍岳麓,让人景仰。 他是儿子眼中...

谭平山-突出贡献

谭平山先生是我国近代革命史上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是长期与共产党合作、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爱国主义者。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在两次国共合作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前后做出了卓越贡献。 谭平山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满怀爱国热情,投身革命,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了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以后,他参加了国民党,并当选为广东省参议员。1917年,谭平山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和一些爱国同学...

谭平山-大事记

1、1913年 广东同盟会也更名为国民党,谭平山以同盟会会员身份转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较早的党员之一。 2、1917年 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 3、1919年 参加五四运动,带头集会和游行示威,成为入狱三十二爱国学生之一。 4、1920年 回广东创建共产党小组。后发动广州十万工人大游行。 5、1923年 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局委员...

八一南昌起义的发起人谭平山

原名谭呜谦,别号聘三。1886年生于广东省。1905年,谭平山成功考入广州两广优级师范学校。四年本科毕业后,到雷州中学任教并参加同盟会。1917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回广东创建共产党小组。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中央委员。翌年,又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中央委员并任中央组织部长。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农政部长。同年夏,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并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团的实际主席。起义失败后于11...

宋之的-创作成就

宋之的一生创作剧本40部。1935年发表处女剧作《罪犯》(又名《谁之罪》),初步显示了戏剧创作的才能。1937年,他的早期重要剧作《武则天》问世,剧本集中描写了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下──也就是男性中心社会下,一个女性的反抗与挣扎(《〈武则天》序》)。崭新的题材处理,鲜明的人物个性,使该剧在上海上演两月不衰,奠定了他在剧坛的地位。抗战时期,宋之的创作了《旧关之战》、《刑》、《祖国在召唤》、《春寒》等2...

宋之的-著作书目

无限生涯(电影文学剧本)1935(出版单位不详) 刑(话剧)1936,大东 罪犯(话剧,又名《谁之罪》)1937,上杂 武则天(话剧)1937,生活 烙痕(独幕剧集)1937,上杂 赐儿集(短篇小说集)1937,上海一般书店;后改名《控诉》,1940,上杂;1957,戏剧 太平年(话剧1937,上杂 平步登天(话剧)1937,上杂 善忘的人(话剧)1937,上...

何键列传

何键(1887-1956),号云泉,后改号芸樵,国民党陆军上将。1887年3月11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西乡东冈何家屋的一个农家。父亲何其善,做过多年的佣工,经营过多年的副业生产。稍有积蓄后,购置了少量的土地,但后来为供何键赴保定军官学校的费用,又把土地卖掉了。 何键幼年时,在家乡读私塾。1903年,入县立朱子祠小学读书。次年,就读于县立渌江中学。1906年,中学未毕业的何键考入长...

1932年1月31日李杜指挥吉林自卫军"哈尔滨保卫战"

李杜(1880年8月4日-1956年8月23日),原名荫培,字植初,又名玄存、黎苏。中国辽宁义县人,国民革命军中将,著名东北抗日将领。 东北讲武堂毕业,早年为张作霖部属,历任奉军连长,团长,师长等职.九一八事变时,任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二十四旅旅长.1932年1月,日军驱使熙洽派吉林省剿匪军部司令于琛澄率军进犯哈尔滨,李杜于1月16日抵达哈尔滨,联络部分爱国将领组织吉林自卫军,任总司令,发表抗...

抗日名将李杜将军

李杜原是奉军中张作霖的爱将,九一八事变后,在日寇兵进吉林省,东北面临危亡之时,他出自爱国之心,率部下奋起守土,浴血抗战,重创敌伪军,后因孤军无援而失利。他取道苏联,进关面见蒋介石,敦请出兵东北,收复失地,连遭冷遇,遂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信心。欲重返东北杀场,由于受阻,三次努力未遂,壮志难酬。在救国无门之时找到共产党,毅然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他舍弃亲生骨肉,营救毛泽东之子出险境,送往苏...

刘鸿生:从洋买办到实业大亨

办实业成为他的一个癖好,办了轻工业、纺织工业,又办重工业;办了工业,又办码头、仓库、银行、保险等事业 宾客已经差不多都到齐了,叶素贞看了看高大英伟的丈夫,又看了看眼前这所刚落成的占地30亩的大宅,心里充满自豪和骄傲这一晚是刘鸿生刘公馆的落成典礼,时间是1918年底的一天。 10年前苏州名门富商之女叶素贞要嫁给穷跑街的刘鸿生,遭到父兄激烈反对,哥哥暴跳如雷,直斥刘鸿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今...

刘鸿生:中国火柴大王(二)

第二节 务实求新的经营谋略 大凡成功的实业家,无不有一套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又渊源于其与众有别的经营谋略。俗话说,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有智者可及时应对,有学者方有谋略。 商场上的斫轮高手往往是那些深怀韬略的实业家。刘鸿生就是这类人物的典范。 一、勤攻所务,善捕商机蒲元识水是中国的一个商业掌故。说的是蒲元以冶铁铸造为业,经营善用智巧,尤其懂得各种水质对铸造铁器的不同...

沪上实业奇才刘鸿生

1906年秋,刘鸿生在洋人手下打了一段短工之后,进入英商开平矿务公司上海办事处当跑街。当时的跑街,是商业行业的外事人员,要推销,要催账,要兼做对外联络,接近于现代的推销员与公关人员。这样的一份差事,对于年仅20岁的刘鸿生来说,却是再合适不过的,凭他的才智、机变、灵活、善于迅速察查机彀,是完全胜任的;反过来,这正是实现他借助外商以求发达的设想的最适宜的阶梯。 当时,担任跑衔的月薪为100元,另...

毛人凤-忌讳

毛人凤是极信迷信的,对算命、看相、风水一类的术数学特别相信。他认为自己一生的好运是和命相分不开的,前文述过,保密局局长办公室的主任潘其武,对命相学极有研究,无论在何处,凡是发现了有名气的命相家,潘总是带去见毛,毛对术士的话,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毛的五行中缺火,为补此火,他特化名以炎,而且多年来 一直延用此名,特别是戴笠的化名被改而死,毛对这化名更是处处使用。 戴笠死后,其遗物很多,如汽车、...
  共1347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