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朱良才-人物简介

朱良才(1900-1989),湖南省汝城县人。原名性明,字少时。1925年参加本县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秘书,第十二师三十六团连党代表,中共永兴县区党委书记,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营营部书记、连政治委员,第三纵队七支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三军九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政治委员,红军总卫生部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红...

王少堂“名师出高徒”

在古城扬州,过去民间有句名言: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因为王少堂是王派《水浒》的代表人物。他说的《水浒》烩炙人口,扣人心弦,。因此,王少堂深受广大听众的青睐,闻名大江南北。 上世纪50年代,笔者当兵的部队驻扎在扬州,故有机会经常去书场听王少堂的扬州评话《水浒》。每场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听众真乃如痴如醉。另外,笔者还听到一个关于王少堂的段子:名师出高徒。 有一次,王少堂正在说《水浒...

拜访伯伯送水果

王伯伯,小谨给您带来了不少的水果,您选择喜爱的慢用吧。

周年追忆

今天(2022年5月14日),是奶奶去世32周年的日子。 30多年的时光隔不断我对您无尽的思念,20多年的养育之恩无法回报,我只能默默地祝福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无尽的思念,无尽的怀念! 小宇永远怀念你!

老公我错了,你回来好不好,好想好想你

老公,你在天堂过的好吗?有没有想我和宝宝,我知道你很不想离开我和宝宝,可是上天没有给你选择的机会,直接把你带走了,没有你的日子,我都不知道这么走下去,真的好想好想你,心好痛好痛。 在一起七年多,记的第一次我认识你,我就觉的你很帅,很老实一个人,慢慢的你就开始来接近我,找我聊天,找时间带我出去玩,说喜欢我想和我在一起,我也慢慢的接受你了,可是我爸爸妈妈很反对,我们在一起,那么难的日子我们都走过来了...

中元节祭奠父亲

...

回忆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去世了。那是2007年的11月4日,突然接到三姐打电话来说:“咱爹病重,在乡医院。”我的心不由的一紧,自从走上基层领导岗位,我最怕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下班后或半夜单位打来的电话,总怕单位出什么事儿;另一个就是怕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总怕父母有个三长两短。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次恐怕爹的逃不过去了,走在半路上,三姐又来电话说:“已经回柳河了,在老弟那儿。”我越发觉得不好,柳河村是我们的根,是父母...

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楚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王翦白起列传》)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

马步芳、马步青老照片

  马步芳(19021973),字子香,经名胡赛尼,回族,出生于积石山县北藏乡,马麒仲子。少时人寺学经,后随父到西宁国民学校读书。民国四年(1915)进入军界,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一等参谋,继任巡防马队第一营帮带(副营长)。民国八年(1919)娶马朝选之女海力买为妻,次年生一子,取名继援。同年马麒将宁海军扩编为20个营,马步芳任骑兵第十五营管带,后改编为骑兵第一营,驻防巴燕戎。为了扩军,在驻地成...

京剧革命从《逼上梁山》开始

所谓京剧革命,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关于内容,齐燕铭回忆说:《逼上梁山》把林冲和高俅之间的矛盾赋予了政治内容,即写林冲主张抗敌御侮,高俅主张妥协投降,将之作为两种政治矛盾的反映,而把高俅谋占林冲妻子的内容推到了第二位,这就与《水浒传》以及过去同一题材的戏曲和电影,仅限于描写林冲个人苦难遭遇截然不同。剧本旨在描写主人公林冲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转变的过程,也即特定历史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二章)

一九七七年元月中旬,孙少平要在原西县高中毕业了。 在最后的几天里,所有的毕业班都处在一片混乱之中。 同学们互赠礼物,整理自己的东西;单个照像,集体合影;要好的朋友也纷纷聚在一起 照一张留念照。县照像馆干脆专门抽出几个人到中学来为同学们服务。 许多手头宽裕的学生,都一群一伙到街上的国营食堂去聚餐那里的桌子板凳这几天 都让这些年轻人占据了。这样的时候,同学们心里都有一种说不...

早晨从中午开始(作品连载17)

第二部第一稿的写作随即开始。   这次换了地方,到黄土高原腹地中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县城去工作。正是三伏天,这里的气候却特别凉爽。我在县武装部院子里的角落里找了一孔很小的土窑洞,阴凉得都有点沁人肌肤,不得不每天生一小时火炉。三伏天生火炉可算奇迹   但这却是真的。工作规律在写第一部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许多方面习惯成了自然,不必为一些形式上的小事而大费心机。   心理状态异常紧张...

路遥故里纪行 3

三 车过西安 上午9点,火车停靠在西安。 对于西安我了解的不是太多,只是从我的初、高中同学国学那里略知一二。国学大我一岁,那年他考上了西安公路学院机械系,我却发挥的十分不理想,但国学多次给我写信鼓励我,他希望我们能相聚在西安,他说过他们系里有个人长得和我相似,每次见到那个人他都会为我祈祷。我在这里首先感谢国学,他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健君你要是考到我们学校,你的特长就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写给路遥 2

先说说我们最喜欢的少平吧,他应该算是幸运的。当他刚刚进煤矿的时候,煤矿的体制还是属于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办社会的那种,矿工哪方面的才能都不会埋没,比如他乒乓球打得好,就会参加全局的乒乓球赛,拿了名次之后全矿就会知晓。晓霞死了以后,他应该和惠英结婚了吧?以他的能力他是应该能够考上煤矿学校的,可你知道吗?没有了晓霞,他即使煤校毕了业,也不会成为脱产的管理人员(过去叫干部,现在叫官员),最多还会是个采煤班长...

附:《人生》俄译本后记 1

〔苏〕谢曼诺夫   还在我去中国旅行这前不久,我在莫斯科就拜读了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那时就知道,路遥是文革之后登上文坛的中国作家。中篇小说《人生》是他在中国引起热烈反响的第一部较大的作品。这篇作品最早把注意力引向对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的描写,反映了当代尖锐的生活冲突,围绕这部中篇小说,无论在读者中间,还是在评论家中间,都引起了争论。但是,争论的最终结果是新作者被承认了,而且成为一九八三年度全国...

病危中的柳青 8

  他所住的这个充满各器械的、奇特病房里,唯一的一扇户是朝南开的。在曙色或者暮色中,他把输氧的皮管用胶布固定在鼻孔里,佝偻着身子,孤独地,若有所念地静静立在窗着前,向的远方张望;眼前急切地穿过城市南面的一片高楼大厦,寻找云雾缭绕的终南山巅终南山下,正是那熟悉的稻田与麦田交织的田园啊!他在那里的泥土中生活了十几个年头,可是现在却不能回去了。皇甫村那个他住了十几年的家连同他亲爱的马葳同志(他的爱人)都...

关于《人生》1

和阎纲的通信 阎钢同志:   收到你八月十七日信时,我正在搬家,里外一片混乱。读罢你的信,我很激动,这主要是由于你对《人生》的敏锐的理解所引起的。   这部作品写完已经一年了,你的信重新唤起了我过去几年中为这部作品前后所经历的那些沉重的思想历程、感情历程和工作历程;唤起了我对这部作品在那些老熟人的深沉的回忆我把他(她)们送到读者面前时,像刘立本出嫁巧珍一样只是感到终于了结了一桩沉重的...

人生(电影文学剧本)第七章 2

加林笑了,说:你说得太过分了,这样的人有的是,可能你不太了解的缘故,你太傲气了,一般人不容易接近你。   亚萍也笑了,说: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的确感到有点沉闷,我希望能有一点浪漫主义的东西。   加林随意地说:好在有克南哩   亚萍:克南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心眼很好,这两年也给了我不少帮助,但我总觉得她身上有情趣的东西太少了。你今天中午到我们家去吃饭吧?   加林:不,不,我根本...

人生(电影文学剧本)第五章 4

玉德两只手哆嗦着接过酒杯。他看看玉智,又看看玉智,又看看明楼巴结的笑容,把酒喝了下。   酒呛得老汉满脸纹缩在了一起   白天,高家沟村口的河弯里。   加林提着个提包,和巧珍相对而立。   巧珍提着个提包,和巧珍相对而立。   巧珍牙咬着嘴唇,泪水在脸上扑簌簌地淌着。   巧珍:加林哥,你常想着我   加林点点头。巧珍:你就和我一个人好   加林又点点头。公路上。...

报恩行孝当即时

寂静长夜深深忏, 悔恨不信先贤言; 今日纵有一死心, 奈何父严已长眠。 羊羔跪乳知报恩, 乌鸦反哺孝心现; 报恩行孝当即时, 不留遗憾存心间。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