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帝刘玄杀害刘縯

那位毫无建树和才干的更始帝刘玄,趁着刘秀带兵在外的机会,与绿林军方面密谋,把刘秀的哥哥刘縯给杀了。   在犒军大宴的时候,刘玄故意当众说刘縯的佩剑好看,要刘縯将防身宝剑解下来给自己细看一看。本来照原来的计划,刘玄此时便要下令身边亲信斩杀刘縯的。但是这个刘玄是个没出息的孬种,虽然刘縯已经没有了武器,他仍然害怕威武雄壮的刘縯徒手向自己攻击,虽然绣衣史申徒建两次借口献玉,提醒刘玄下令动手,刘玄仍然...

部派教授留美

1918年8月3日在蔡元培帮助下以进修教授名义获北洋政府公费留学,朱家骅、刘半农、陈大齐、周作人、刘复、邓萃英、杨荫榆7教授赴欧美,是为我国教授留学之始。14日自上海十六浦乘南京号轮启程,同船者还有李济、余青松、查良钊、张道宏、张歆海、程其保、董任坚、董修甲、叶企孙、熊正瑾、刘崇鋐、楼光来、萧叔玉、徐志摩、刘叔和、叶元龙、汪世铭等公费和自费生,9月4日到达美国三藩市。是年在美时为欧、美、日留学生学...

发展经济

明成祖朱棣对各地方官吏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随时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命令入朝觐见的地方官吏五百余人各自陈述当地的民情,还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之后,永乐帝宣布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观察员,如果看到民间疾苦而不实报的,要逮捕法办。对民间发生了灾情,地方上要及时赈济,做到水旱朝告夕振.无有...

各界人士送别韩文藻先生

本报讯 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常务委员,中国基督教协会原会长,政协江苏省第六、七、八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中国基督教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韩文藻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2月3日上午10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韩文藻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2月9日在南京举行。   2月9日上午,南京石子岗殡仪馆告别大厅花圈似海,挽联如潮。中央统战...

宋理宗赵昀其人

理宗,名赵昀(公元1205-1264年),初名与莒,又名贵诚。宁宗养子。宁宗病死后继位。在位40年,病死,终年60岁。葬于永穆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宋理宗赵昀,太祖10世孙,山阴尉赵希卢子。宁宗原立赵询为太子,后赵询夭折,另立宗室子赵宏为太子。赵宏因与权臣史弥远不和,又被史弥远废黜。史弥远从浙东访得赵昀,便将他接回临安,由宁宗收为养子,在宫中受教育,后封为沂王,立为太子。宁...

地理记忆

地理记忆 越华书院渺不可寻 叶衍兰早年就读于越华书院,并于在学期间以《鸳鸯诗》而名闻一时,而晚年辞去京官南归后,出任越华书院主讲,培育了大量英才,他一生可谓与该书院有不解之缘。 据介绍,今天的越华路正因越华书而得名,成立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越华书院,原址在布政司后街,即现在的越华路。广中路、正南路一带。1903年,越华书院改名广州府中学堂,若干年后渐衰落乃至被拆...

周景王变法

周景王首创的社会职能制度,直到今天仍然是人类世界的最先进制度 老子文是周景王修义经铸无射的铭文,若说内容主体框架,那就是对社会分封制度的道德失企业服业事业制度变革。 企业道者干群为无为,服务业德者主仆味无味,事业失者官民事无事,它们大制无割为用地分治。周景王创立的社会职能制度,直到今天仍然是人类世界的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比后来秦始皇创立的君主郡县制以及辛亥革命创立的民主郡县制都进步得多。...

跟随曾镜冰同志打游击

1938年国共合作后,福建地方党组织转为秘密活动,公开成立的有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等群众组织,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同时加强党的建设,训练干部,开展城市工作,为不断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但国民党顽固派却继续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他们先是企图利用谈判消灭或收编我红军游击队,而后又到处挑衅,搞摩擦,解散抗日团体,捕杀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福建上空笼罩着分裂...

娘,我错了

您去后,我和二哥为家量老房子的事吵架了.但是我会和他和好,不会让人笑话. 我要家的老房子,主要是您去世后,我没有理由回家.家是我的根,我不想回去时象作客一样. 再者,我不想让老家荒落下去,那是我们的根,是您半辈子的心血. 我老的时候,想回家. 不过您放心,我会和二哥和解的. 后天是您的诞辰,我祝您快乐. 您最小的孩子:建民 2012-10-22

姐姐,生日快乐!

姐,明天就是你的生日了,先祝你在天堂那边生日快乐! 今天晚上,母亲又提到了你的生日,也提到了你离开我们大家的日子。 我们都想念着你,特别是父母,他们怎么可能不想你呢?! 我常常,特别是独自的时候,会想到你,想到与你在一直的时常,想到你对我的关爱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有你在,我们这些做弟弟妹妹的真的非常非常开心与快乐! 姐,想念你,真的非常想念你! 愿你在天堂快乐!

一条蛇

我又有了一份工作,第三天一条 /^\/^\ _|__| O| \/ /~ \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 \ \ / / _-~ ~-_ | | ( ( _-~ _--_ ~-_ _/ | \...

我相信你们一定在惦记着。。。

我的妈妈是被我们:也就是他的孩子们送走的,我们愧对她。甚至她走后我们都没有为她剪一块墓地。 我唯一珍藏的是她的一个白玉般的杯子,从我记事起,我就看见这个杯子,她喂我水,给我洗头。。。。 在妈妈的溺爱下, 我曾经是那么骄傲的一个公主。她希望我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人,我却阴差阳错的选择了一个自以为是会爱我到老的农民的儿子,我为了这个人差点丢掉了一切:工作,青春,甚至是做小女人的权利。我早就想做一...

曹兆海:人文师者的灿烂与静美

亲爱的曹老师走了,愿他的灵魂安息;我们为他祷告,愿他在天之灵与神相伴,永享快乐。   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身正学高,为人师表,今生无悔,泽被后世祝福敬爱的老前辈一路走好!   您走了,带着桃李满园的欣慰/安然无恙地入睡/春夏秋冬,鲜花/竞相盛开/您的学生肃穆仰望/眼泪与追忆,是敞开那沉痛悼念的心扉。   曹徒 网上留言   3月28日,按照曹兆海生前遗愿,他的骨灰从大连...

情系白银教育 曹兆海用大写的爱诠释人生真谛

他,一生清贫,但痴心教育; 他,终身未娶,无儿无女,但却备受弟子敬爱。 他,临终遗言将29万元积蓄全部捐赠给自己曾经工作的学校。他就是原白银公司二中(今白银市第十中学)文科教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已故老师曹兆海。 德高学厚 永载史册的教学功臣 曹兆海先生,1938年生人,籍贯辽宁省大连市,满族人。自幼敏而好学,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58年因受政治牵连不幸被打成右派被迫中断学业,被...

无法释怀

想起父母生前点滴,真是心如刀割。 2009年春节过后,接到家里电话,说父亲病危,让我们回家见一面。 日夜兼程赶回家。 当自己回家见父亲时,父亲奄奄一息的状态令自己潸然泪下。抓着父亲的手,父亲开始流泪,但似乎已经说不出话了。当时的父亲已经很长时间晚上不吃饭了。不忍见父亲如此虚弱,问父亲想吃什么,父亲艰难的吐出两个字揪片。当时不知啥是揪片,和先生疯了一样的满大街餐馆找揪片。终于在一家餐馆找到...

清明节忆母亲

娘,您在天堂好吗? 娘,女儿想娘啊,您知道我在想您吗?您在哪里啊?您能感知到女儿内心的痛吗?您离开我已经85天了,您知道这85天来,女儿是怎么过的吗?天天想,夜夜想,不能停止。内心经历着炼狱般的苦难,挣扎、彷徨、孤独和绝望,您走了,我这血肉之躯也已被锯成了两半,一半已伴随您长眠于地下,内心被掏空的感觉啊。娘,您走得那样的匆忙,不给女儿挽留的机会,甚至不等我连夜赶回见您最后一面,您一句话也不留给我...

忠诚龙开富

开国少将龙开富离开我们已三十余年,但他把忠诚留在了人间。 将军的女儿、女婿是我同事,常常讲起将军的趣事,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则是将军的忠诚离世。 将军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后,跟随毛委员上了井冈山。从那时开始,将军一直是毛主席的挑夫。我当兵时的龙政委做指示时就常说,你们一定要学好毛主席著作,那是我从雪山草地挑过来的,两万五千里也没少一纸、一字。每到这时,掌声雷动!将军私下里说,从见到毛主席的第一...

吴耀宗简介

吴耀宗(1893年11月4日-1979年9月17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人,爱国爱教的典范。 吴耀宗祖籍广东顺德。1893年11月4日生于广州一个非基督徒木材商人家庭。1913年进入北京税务学堂。(所以能讲一口标准国语)。毕业后在海关供职。1918年受洗加入北京公理会,1920年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学校部干事,组织唯爱社。1924年去美国纽约协和神学院(属于现代派)及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神...

马步芳、马步青老照片

  马步芳(19021973),字子香,经名胡赛尼,回族,出生于积石山县北藏乡,马麒仲子。少时人寺学经,后随父到西宁国民学校读书。民国四年(1915)进入军界,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一等参谋,继任巡防马队第一营帮带(副营长)。民国八年(1919)娶马朝选之女海力买为妻,次年生一子,取名继援。同年马麒将宁海军扩编为20个营,马步芳任骑兵第十五营管带,后改编为骑兵第一营,驻防巴燕戎。为了扩军,在驻地成...

怀念方令孺老师

2007年09月11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永远记得方令孺老师,庄严地站立在紫红色的讲台上,开口说话的时候,就露出了和蔼的笑容。那一双晶亮的眼睛,射出了多么热烈的光芒。她正在评点一位同学的作文,称赞他将自己乘坐火车时的见闻,描写得如此的活灵活现,接着就欣喜地朗诵起其中的一段文字来。   我惊讶地张望着她,怎么能够将学生的一篇习作,记忆得这样牢固呢?昨天的夜晚时分,她...
  共1348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