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全州议和

  全氏打下全州后,准备同忠清道农民军会合,直取京城。可是,以东学教第二教主崔时亨(海月)为首的一派上层领导,却极力反对农民起义扩大发展。甚至向各地发出通告:借道酿乱,不义也。湖南(即全罗道)全琫准和湖西(即忠清道)徐璋玉,皆为国家之罪人、师门之逆贼。吾辈当聚力而攻之。农民军在全州攻防战中伤亡较大。农忙季节来临,多数农民军战士归乡心切。另外,还畏惧清、日两国军队借口出兵。在这种情况下,全氏不得不暂...

追悼大姐

大姐呀!大姐!亲爱的大姐昨晚听说你病情好转,怎么第二天尺悉你去世的噩耗!你走的这么匆忙!你怎么用这种颠簸!支离破碎!焦头烂额的状态!平凡而无奈地走完了你短暂的一生!我们十分怀念你!大姐! 大姐!亲爱的大姐!你太没福啦!你是有福不会享!人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你总是为家人、亲威朋友和弟妹们默默付出!无怨无悔!怕花钱省吃俭用,为子孙!这我们都理解,可你唯独没有自己呀! 姐,我们姐弟八人失去你...

人物简介

金玉均是朝鲜高宗时期的政治家。字伯温,号古筠、古愚,谥号忠达。6岁时被金炳基收为养子,1872年(高宗九年)文科及第,从玉堂承旨,升至户曹参判。   曾东渡日本考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并在壬午军乱之后,做为修信使朴泳孝和副使金晚植一行的顾问,到日本进行广泛的活动。此时,国内朝廷内戚臣掌权,事大思想极度膨胀,靠着大清国的后援虚张声势,国政日渐昏暗。为此,金玉均决心打破陈规、改革国政,与朴泳孝...

西洋学者

播磨国赤穗郡赤松村(现在的兵库县赤穗郡上郡町)医生小林直辅的儿子。乳名庆太郎。1852年(嘉永5年)通过通过父亲的介绍到闲谷学校学习汉学,儒学,中医医学。在1849年(嘉永2年)上郡时回老家,成为兰方医生中岛意草庵的助手。(这时候把名字改成圭介)1852年(嘉永5年)5月2日兰学修行,在著名兰医学者绪方洪庵的私塾学习了兰学和西洋医学,1854年(安政元年)和私塾时代的朋友一起向江户进发。得到萨摩...

乱世忠臣

  1861年(文久元年)12月,据江川英敏的推荐,作为枪术教师和兰学翻译出仕幕府。1863年8月20日,海陆军兵书取调方出役。兼开成所教授,建议幕府采用两院制议会。1865年1月28日转入幕府陆军,成为旗本。1867年10月23日,成为校级步兵教头,担任幕府陆军的培养和训练。   1868年(庆应4年)1月28日,步兵头晋升。在鸟羽伏见之战后的江户会议上与小栗忠顺,水野忠德,榎本武扬一起...

治世能臣

1872年(明治5年)1月8日根据特赦出狱后,为新政府工作,历任左院少议官,北海道开荒使等,兼任大藏小丞的工作,为了开荒机器的视察和公债发行的谈判的历访了欧美各国。1874年3月,回国后,继续当北海道开荒使,授陆军大佐军衔,工部省四等职员。作为技术官僚为殖产兴业政策献策。工部局局长,主管国营企业。日本的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水泥,玻璃,造船,纺织,石油,铁道,矿业等重要行业的发展,都有他一份功劳。...

“日本工兵之父”

上原是工兵出身,号称日本工兵之父。他陆军三长官(陆相、陆军参谋总长和陆军教育总监)当遍,是继大山岩之后萨摩派的领袖。自山县,寺内死后,长州派逐渐没落。上原自己组织了个上原派,与长州的田中义一激烈对抗。田中的后继人宇垣一成推行陆军近代化,实行军缩。上原派激烈反对。这两个派别的对立成为后来皇道派与统治派争斗的根源。   上原还是日本陆军大将中第一位从陆士毕业的(旧3期)。陆士起初实行的是法国...

人物概述

福岛安正(1852一1930)日本信州人.日本殖民机构关东都督府都督。陆军大将。有日本情报战之父之称。他是一个具有超前眼光的阴谋家、战略家。率先提出了日本的防卫线在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的骇欲妄言;他曾几度潜入中国腹地侦察军事情报,为日本对清朝开战提供了详实的情报依据;一度任驻德武官。1892年从柏林动身,独自骑马穿越西伯利亚、蒙古草原和中国东北地区,精通五国语言使他窃取别国情报游刃有余, 以此闻名...

日本膨胀的鼓吹者

他在《日本国民的膨胀性》一文中认为,日本过去的几百年的历史,是收缩的历史,将来日本几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是膨胀的历史,预言将来日本的历史学家来编写日本的膨胀史,那真是一件快事,而我辈实际上正在成为日本膨胀史的史料。高山下有深谷,闭关后有开放,今天我们已经走过了闭锁的隧道,进入开放的天地。维新开国二十余年来,我们的国民正如脱缰的悍马,出笼的猛鹫,正在尝试大胆的运动。他称日本人本来就是天孙人种的子孙,...

宝贝,万超来过咱们家

宝贝,万超来过咱们家了。13:10,我和你妈把他送上攸县到长沙的直达车。我们在泓馨吃的中饭,也就是我们常去吃饭的建平舅舅家。预计他能在下午四点半到达长沙南站。 他是昨晚到的,这几天天雨,现在还在下呢。我知道他不知道我们家的详细住址,更不知道网岭有两个下车点,就特意打电话叫他到镇上下,结果他还是在铭德宾馆下了。接到他已下车的电话,我和你舅舅驾车去接的。好在你舅舅带车来了,要不然天雨真是不方便,不像...

孩子走好

我 是 一个4岁孩子的 父亲, 当我知道 你的不幸 深深的 感到痛惜 你还没有完全感受到人世间的爱 就匆匆凋零 一路走好 也许

单位的悼词之二

他如同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组织上党把他拧在哪里,他就在哪里闪光发亮。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洒下他心血点点,润花蕾、育挑李,春华秋实,他拳拳赤诚一片。 36年的工作经历,他为政清廉、积极进取,他为原辽宁商专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多年的积劳成疾,他病倒了,救护车的笛声牵动着亲人们的心,善良的妻子为他端饭喂药,孝顺的儿女为他忙前忙后。老人在弥留之际,尽享了天伦。但无情的病魔在折磨着老...

单位的悼词之一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渤海大学离休老干部单丙全同志的遗体告别。 惊悉:单丙全同志于2010年9月22日上午10:20分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2岁。 今天前来参加单丙全同志遗体告别并向灵堂敬献艺花圈和花篮的领导和单位有:(略) 单丙全同志生于1928年11月,中共党员。 1949年2月~1950年5月在沈阳东北商专读书(享受供给制) 1950年5月~1954年2...

外公和外婆

可能因为年龄的缘故,我对外公和外婆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外公走的太早了,以至于我根本记不起你的样子,外婆走的也太早了,但是稍微有点印象!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没有机会孝顺你们二老,我知道你们都是因为当时的条件有限,没有机会接受更好地治疗才会走的那么早,如果在现在根本就不会走的那么早!也许你们也带着遗憾走了,大舅舅也得病离开了我们,不知道大舅舅有没有去找你们,在另外一个世界与你们相认,妈妈常说你们是好人,...

都用自己的方式爱你

离别的伤痛像野火燎原一样蔓延、、、、、、 亲人间相互安慰着,失去了亲人,令亲人间更加懂得了珍爱、感恩,相互更加依赖、关怀,自己痛着,却常为身边一样痛的亲人忍泪,现笑脸,最想的人是沵,最回避的人也是你,没有人干提起沵,可每个人心里装满了沵。相互又都知道谁都在想你,谁都很伤心、、、、、、、 看着家里的一切,谁的眼睛直了,那是直向那物有勾起了回忆,这时,看见的亲人会很心疼的插话问其吃什么?或者出去散...

人物概述

徐骝良于清末参加同盟会,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组织铁道大队,配合北伐军抢修铁路。1916年,袁世凯称帝,积极参加讨袁护国运动,遭到通缉。关心家乡建设,修建沪杭铁路时,认股1万银元,并为争取铁路通过硖石尽力。1917年回硖石小住,出资改建花园桥,以方便行人。长期在铁路工作,家属从不免票乘车。   徐骝良先生长期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也是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担任过沪杭...

主张并实践男女平等

徐骝良认为男女应平等,要解放妇女。他认为男女都要受教育,所以他的子女一律进学校读书。1920年7月,他在家为父亲守孝期间,在硖石北关桥北堍天主堂内,办了一期暑期讲习会,取名平社,表示社会平等,男女一样看待。   按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习俗,男人名字方可入家谱,女人名字不能入家谱,亦不必按字辈取名。徐有栋介绍说:我祖父认为这是歧视女性,所以我的三位姑母同父亲一样,也是按善字辈分别取名为:善宪(...

修城防,大骂汤恩伯混账

徐骝良为人耿直,但脾气很倔强,被称为徐铁头。1935年抗战前夕,他在南京修建城防工程时,有一次,他正在楼上书房里为工程方面的事烦心,正巧当时的南京城防司令汤恩伯求见,说有要事相商,要管家上楼通报。他在楼上听见了,知道是为工程的事,所以不想见汤恩伯。当管家上楼通报时,他火气一下子上来了,说:不见!不想见这混账王八蛋!管家提醒他,汤恩伯就在楼下。他说:怕什么?听见就听见,就是不见这混账王八蛋!管家只...

自创45度斜体字

  徐骝良天资聪慧,大处有大智慧,生活细节处也不乏小智慧。旧时中文是竖排的,他认为,一篇文稿两人同时看,这样的写法很不方便。所以,他借鉴西文45度横写的方法,将汉字也按45度斜体竖写,这样两人就可以同时坐在一起看文稿。他还曾一度想推广他首创的45度的斜体字呢。此外,他还研究出一种可以将西历与农历结合起来看的历法《子午历》,共48卷,现仅存第21卷。

社会评价

海宁市文联副主席任少云说,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在《辞海》里却找不到。詹天佑先生的事迹因为进了教材而广为人知,但是徐骝良在铁路事业上的成就也确实是了不起的。他和詹天佑一样有着浓烈的爱国情怀,有着坚定的民族精神。徐骝良先生爱国爱家乡的精神,他的坚持真理和创新的精神,在我们这个动车组的时代,仍是十分需要的。   在纪念会上,特地从上海赶来的上海铁路博物馆馆长卞扣明也对记者强调:徐骝良先生那种为...
  共1347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