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安息吧,妈妈!

去张行了,代老九和全家祭奠您周年!爸爸也去了,他告诉我,晚上,没人时,抱着枕头哭!哎,还是哪样,急脾气!

亲爱的世祥:你永远在我的心中

亲爱的老头子:今天我到风凰凌去看你,其实我总认为你在家里,和我做伴。我不寂莫!我也不哭了。我自控了。你知道了,肯定高兴!我现在生活的很好,你知道的,我什么都不缺,很富足的------因你富有,我富有。 其实我每时每刻都在想你,你也能体会到:只是只见影------像。不见人-------你已上天堂。 我愿你在天堂欢乐,愉悦!不要忙忙碌碌。闲下来还象在世时下下棋,打打扑克【有青山绿水和你做伴】,我...

人物简介

马汉1840年9月27日出生在西点军校的教授楼里,其父老马汉28岁时就成为了当时西点最年轻的教授。他给儿子取名赛耶是为了纪念为西点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赛耶校长。1854年马汉进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学院。虽然老马汉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马汉却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在两年后转入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官校三年级就读。1856年马汉进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学习,1859年以第二名优异成绩毕业并进入海军服役,曾任炮舰舰长...

萨摩少年

东乡平八郎自幼修文习武,后来他又专心研究过炮术。1863年参加过抗击英国人的萨英战争,当天在炮台开炮的炮手就是后来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的满州军总司令大山岩元帅,搬运炮弹的除了东乡平八郎还有一位更牛的牛人,日本海军之父山本权兵卫。1866年萨摩藩成立了海军,东乡平八郎参加了海军,开始步入军界。   国内战争期间,东乡平八郎拥戴天皇,主张统一,建立天皇制政府。1868年初,他作为海军士宫乘坐...

联合舰队司令

1900年,东乡平八郎任日本海军常备舰队司令官,率舰队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一系列的征战行动,使东乡平八郎在日本海军中的地位日趋上升。日本当时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的东北。由于俄国的阻挠,日本没能得到辽东半岛,反使俄国得渔翁之利,颇不甘心。1902年英日结成同盟,经过七八年备战,加上中国甲午、辛丑两次巨额赔款,日本实力大增。当时俄国占据着中国东北,日本人豪爽地替中国说话,要俄国人立即撤军。 ...

父亲,今夜

我在陌生的城市对望团聚的明月,手捧共看明月应垂泪的诗句,我又看见了父亲,他脸上的微笑流水一般在我的身上流淌着,我竟不知是梦,翻身坐起心中温暖而喜悦,待完全清醒泪水早已淋淋漓漓思牵今夜肠应直,月冷亲魂吊客书!父亲,从此后每月的月圆,我竟不能入眠,阴阳相隔,只有摧心折骨的思念还把我们牵连着虽然才六十天,但我饮过多少思念咽过多少渴望,记忆的灰蝴蝶纷纷翩跹,飞来又飞走,留给我的只是这一轮不变的冷月,而我...

韩世昌-活动年表

1925年7月,农历乙丑年: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分会举办救济陕甘两省难民义务戏   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分会举办救济陕甘两省难民义务戏。马连良随同当时声誉鹊起的杨小楼、梅兰芳、程艳秋、韩世昌到津,马与程合演的《审头刺汤》,顿即赢得观众的赞美。   1949年7月28日,农历己丑年七月初三日,9时: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举行   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在北京饭店举行。  ...

韩世昌-人物经历

建国前    韩世昌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弟兄排行在四,所以全家人都叫他四儿。1909年他年满12岁,父韩玉琢特意请来一位饱学的老秀才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世昌。随后将小世昌送入了本村的戏班庆长班。   韩世昌在庆长班学戏大约一年,随后就和原班人马转入荣庆社。到1916年他已开始登台唱应二戏,即主角戏,成为河北一带新兴的昆曲名角。1917年冬,迫于河北灾荒,荣庆社决定到北京寻找出路...

韩世昌-相关报道

  张中行   我喜欢昆曲,起初,不是由于看演听唱,而是由于读《西厢记》和《桃花扇》等,觉得人物雅,辞句雅,有诗意。可是到北京之前一直没看过。30年代初来北京之后,一因为一直很穷,二因为精力的大部分放在故纸堆里,连当时大为流行的京剧也很少看。其时昆曲已经很不景气,现在回想,简直不记得哪里曾经上演过。大概是1931年的秋冬之际,记得由俞平伯先生主持,在崇文门外木场胡同广兴园演了一场昆曲。...

韩世昌-基本介绍

韩世昌(1897~1976) 中国北方昆曲演员,工旦。河北高阳人 。幼年搭庆长班从白云亭、王益友学艺,初习武生,后改正旦、贴旦及小旦。1917年在北京组荣庆社,拜吴梅、赵子敬为师,也曾师从吴畹卿。在音律、唱法及表演上日益精进。1928年东渡日本 ,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地演出,并观摩能乐等日本古典剧艺 。 基本介绍   他戏路极宽,除工正旦、闺门旦外,兼精刺杀旦。尤擅运用手势、眼神和面部丰富的表...

烈士故居

  在《红岩》这部小说的人物长廊中,有许云峰、江姐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志士,许晓轩就是许云峰的主要生活原型之一。1997年9月28日,故居修缮完毕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是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青砖小瓦,古朴庄重。正门顶上挂着一方匾额,匾额上许晓轩故居五个镏金大字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许晓轩烈士生平事迹展陈列于故居六间房间中,沿墙布展,由100多幅珍贵照片,烈士的10多件遗物以及一组群雕组成,分为少年时...

社会影响

  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许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许晓轩故居是江都城区重要的旅游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1998年8月23日。《红岩魂》展演团负责人和演员抽出时间来到许晓轩烈士家属居住的江宁街道,与居委干部、学生、侨台属等近百名代表一起举行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座谈会。贵阳市文化局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他们此行是为了寻访革命烈士许晓轩在息烽集...

诗词作品

  赠别①   相逢狱里倍相亲,   共话雄图叹未成。   临别无言唯翘首,   联军已薄沈阳城。②   吊许建业烈士③   噩耗传来入禁宫,   悲伤切齿众心同。   文山大节垂青史,④   叶挺孤忠有古风。   十次苦刑犹骂贼,   从容就义气如虹。   临危慷慨高歌日,   争睹英雄万巷空。⑤   注释   ①这首诗,是晓轩同志1947年底在白公馆集中营中写的。...

就义感言

  许晓轩就鼓励同胞们说: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许晓轩临刑前,许晓轩高举双手,向每间牢房的战友道别,平静地对同胞们说:胜利以后,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随后,他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蔑视地申斥敌人:你们这些狗东西也活不了几天,人民就要审判你们了。临刑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个人历程

  1931年九一八事变,许晓轩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5年,到无锡公益铁工厂当会计,参加了抗日救亡组织无锡学社。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发起组织护厂大刀队,厂方决定将机器设备转运武汉,他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将帐册、资料装进枕套徒步到达常州,几番周折到达汉口,接着又迁往重庆,他主动负责管理生活,使工厂迅速恢复生产。1938年初,在重庆复兴铁工厂当会计,由救国会负责人沙千里介绍,参加杨修范...

太宵馆

我亲爱的爸爸,我们都好想您,您知道吗?您是我们的好父亲,我们以您为骄傲,您的离去让我们悲痛万分,我们会永远怀念您!希望您在天堂过得开心,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健在的母亲,让她老人家在悲痛中走出来,开心的过好她的晚年生活,爸爸您安息啊~~

艺术出自人生 人生尽如艺术

我的大表叔黄宗江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我身在大洋彼岸的澳洲,这天只能面对故土,用我的笔触表达我对他的哀思,并出自心底深处为他送行 黄宗江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剧作家、演员、编导身兼数职,他曾说:艺术出自人生,人生尽如艺术!他的一生可谓尽如艺术。 10月19日当我小弟怀康告我黄宗江去世消息,我心如铅石,非常难受,自我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在我心目中如同生父。我们家与黄宗江关系追朔到祖辈...

唱功特点

唱念用北京字音,宗张二奎,唱腔亦近奎派,又吸收孙菊仙的唱法,但改变了二者平直朴素的风格,有大量的创新,如将《斩黄袍》中孤王酒醉桃花宫的二六板唱词,由14句删为6句,每句都唱得新颖、华丽;又如《辕门斩子》中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溶入娃娃调,独创新回龙腔,旋律优美动人。刘派的戏路很宽,不仅拥有奎派各剧,其他如孙、谭各派的剧目,一经移植,也都能赋予刘派特色。刘鸿升跛足,又无幼工,故基本没有靠把戏、武老...

代表剧目

刘派常演剧目极多,代表剧目最突出的有三斩一探《斩黄袍》、《斩红袍》、(即《打窦瑶》)、《辕门斩子》、《四郎探母》及《上天台》、《逍遥津》、《空城计》、《斩马谡》等,此外还有《敲骨求金》、《黄金台》、《完璧归赵》、《御碑亭》、《苏武牧羊》、《乌龙院》、《法场换子》等。演唱风格高昂清越,刚爽甜脆,对当时及后来的一些老生流派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刘派的演唱对演员的嗓音条件要求极高,刘鸿升又中年而逝,故摹...

思念

妈、爸:您俩在天堂可好,儿等用现代的网络通讯向您俩问候。
  共1347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