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给爸爸的一封信

爸爸:今年11月28日是您诞辰100周年,我们都来看您了,也让您看看我们。您离世32年我们都没有照过全家福,前些年无瑕顾及,这上十年是因为眉和帆在德国,总凑不到一块。直到今年11月2日才有了唯一一次机会:张帆从弗莱堡经北京回汉,下午才到,三年都没回家了,这次因签证等问题也很费了一番周折,差点赶不回来。杨眉三口子虽然都在武汉,但弗兰克第二天就要离汉回国。总算老天保佑给了我们一次珍贵的机会,同时给张...

读你

试着翻译了一首你即兴写下的无题小诗,嘿嘿! 今夜你又踏着月色 Tonight you walk in the moonlight 来找寻前世的盟约, To find an oath in previous life. 于我留下的只是一个 Just leaving me 凄婉的转身, A sorrowful reincarnation, 这转身使我忆起 Which remi...

想念姐姐

姐姐,现在是深秋了,树叶变红了,我更加的想念你。记得过年后我去北京参加考试,你和哥哥当时在休假,我却很不客气的当了3天的电灯泡。那几天我们去了早市,淘衣服,本来哥哥和我们一起去的,可是中间他说自己没电了(困了),就回家睡觉去了,剩下我们继续奋战。淘到了许多,现在身上还穿着你给我的衣服,感觉好温暖啊。我们逛完早市之后去吃了小吃,你和我讲了我不知道的小吃的来历。之后,我们坐公交车回家,途中你还问我这...

艺术经历

时慧宝幼年聪慧过人。由汪桂芬的师兄刘桂庆开蒙学老生。9岁就在鹞儿胡同平济会馆登台,并曾向陈福盛、刘景然学戏,以后又拜杨隆寿、姚增禄为师学《探母》、《黄金台》等戏。儿时曾随父与谭鑫培合演《汾河湾》。16岁嗓子倒仓埋首数年,至23岁(1903年)再度出山,日渐扬名,26岁时由其舅陪同往汉口挂头牌,其长兄时炳奎为其操琴,从此红遍大江南北。清末民初有孙派(孙菊仙)传人之誉。   一生曾赴奉天(今...

艺术特色

时慧宝的艺术特色为嗓音高亮清澈,演唱酣畅痛快,但调高腔直而乏于韵味;动作形体虽学孙菊仙不重做派,然抬手投足随心所欲并不拘泥于舞台规范又为所长,故被当时的剧评界称为名士派。

想你

二姐,你平时对我好的点点滴滴,经常在我的脑海里穿梭,越想心里就越难受。你的理解,你的宽厚,你的大量,想起倍感心痛,不禁放声大哭。 耳边 经常回荡起你以前叫我名字的声音,是那样清晰,那样耳熟,似乎就发生在眼前,感觉到你并没有走,只是去远游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又回来了。 二姐,我经常穿你的衣服,想你。

人物评价

为京剧孙派(孙菊仙)老生传人,与当时汪派(汪桂芬)须生王凤卿、谭派(谭鑫培)须生余叔岩并称清末民初青年老生三杰。   时慧宝尚精通书画,通诗文,他从魏匏公习书法,运笔工秀,剧界可谓第一人也。   时慧宝平日生活清苦,乐于助人,因而深受剧界敬重。

从艺经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林树森与李洪春都到汉口演出,花园公司与汉大舞台为招揽生意,各打着威镇华南文武老生、王君鸿寿老三麻子授业弟子,红生泰斗林树森及威镇华北文武老生、王君鸿寿老三麻子入室弟子,红生泰斗李洪春的牌子,沿街宣传。这时师兄弟才知道对方的到来。在同门师兄弟中,他们俩友谊最深,李洪春长子李金声就是林氏弟子。为了打破老板让他俩打对台的花招,他俩暗地商量了对付的办法,决定第一天都唱《古城会》,给他们...

素华二姐,走好

二姐,你走的好冤。不是大自然害了你,你是那样善良,那样为别人着想,老天爷不舍得这样做。旅行社错误的决定让你走上不归路。本想一定为你讨回公道,可是,势单力薄,涉及两岸的关系,权势的力量太过强大,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不过,二姐,我再去咨询律师,看有没有可能还你公道。 二姐,本性善良的你在极乐世界肯定会受到上天的眷顾,会回到大陆来的,回到珠海顺峰山,那里有你的头发和埋你的泥土,还有你...

人物经历

崔德荣(崔灵芝的原名)因多年生活在城关八里庄村岳父家,常被城关的老辈人忆起。崔灵芝幼年家境贫寒,全家靠父亲当车夫挣钱维持。他十三岁被父亲送到城里魁庆班剧团学唱河北梆子,之后在魁庆班勤学苦练,加上天生男性女相和一副好嗓子,很快就得到师父信赖,学戏几个月就登台跑龙套,开始崭露头角。   崔灵芝从师何人已难考证,但一夜走红是清光绪十三年(1887)他17岁时,随师在上海大戏院唱的第一场戏《苏三...

从艺经历

19岁时拜陆宝琳为师学文场,后又拜在徐兰沅门下深造,从而有机会得梅兰芳指教。20岁始便在社内执教,达十年之久。世、元、韵三科旦角,均得其教益。富社解散后,曾于叶盛章之金升社、毛世来之和平社、张云溪和张春华之云华社操琴。1952年参加解放军总政京剧团,任乐队队长、艺委会委员。1955年随团至原中国京剧院四团,曾为班世超、王天柱、李鸣盛、李丽芳、王吟秋等主演之《红色卫星闹天宫》设计唱腔。1958年随团...

活动年表

1931年6月13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八日:李家载、宋湛清向言菊朋问艺   言菊朋在大舞台演出《法场换子》。经老友任见禅(凤苞)介绍,时年十六岁的李家载、宋湛清向言氏问艺。   1959年12月17日,农历己亥年十一月十八日:上海举行言菊朋诞辰70周年纪念会   剧协上海分会等单位举行言菊朋诞辰70周年纪念会,言少朋、言慧珠、张少楼、李家载等为上海文艺界演出言派名剧。 ...

共勉

父亲, 在我们心中 是不落的太阳 是不倒的喜马拉雅山 但, 有一天 我们竟然 牵不到他的手了 他让我们 独自勇敢前行 一定 一定好好活啊 要告慰 九天之上 我们生死难舍的至亲 愿天下 所有爱我所爱 痛失所爱的人们 共勉,相依

共勉

共勉 数载春秋迎风雨 慈父安然又何惧 岂料天妒夺人爱 追寻天涯无处觅 似海情深永不忘 痛定思痛定崛起 音容教诲今犹在 重任不辞千万里 雄鹰折翅更冲天 骏马挫阻愈奋蹄 待到功成家盛时 家祭何须忍泪滴

演艺作品

他拍的第一部影片是1944年的《新生》,在该片中饰配角,之后又在影片《天桥》中饰主角天桥艺人穆小楼。1959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曾在故事片《分水岭》中饰地主阎万山,《战上海》中饰巴队长,《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饰苗先生,《雷锋》中饰大个子,《夺印》中饰富裕中农,《南海风云》中饰越南大副,《奸细》中饰地下交通员老明,《虎年奇案》中饰马戏团长,《三等国民》中饰新民会会长,《间谍战与女色无关》...

艺术特色和代表剧目

  他嗓音高亢明亮,扮相端庄凝重,咬字清楚,闭口音强,很有汪派特色。擅演剧目有《文昭关》、《取成都》、《朱砂痣》、《鱼肠剑》、《取帅印》、《华容道》、《战长沙》等。

颜福庆-抗战救护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颜福庆担任上海市救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发动学校的广大师生和医务人员组织医疗救护队,奔赴抗日的前方、后方,为伤病员服务。   他曾撰文指出:在此抗战时期,不论对于前方之战士,及后方之民众、难民,均需有卫生医疗救护防疫等措施。因此医师、护士等各项医事人员,至为重要。   唯此项人员原属为数有限,必致求过于供,故在战时,必须依赖各医学教育机关以最短之时间,产生最多量之医事...

中华医学会

颜福庆除热心于兴办医学教育事业外,他还联合了伍连德等在上海的医务工作者,在1914年5月,发出了组织中华医学会的倡议,并于1915年2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颜福庆被选举为首任会长。   1914年4月14日颜福庆发表《中华医学会宣言书》,宣告学会宗旨是:巩固医界交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   1914年11月创刊了《中华医学杂志》 (中英文并列)。 ...

人物介绍

  范宝亭[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年)~1944年2月7日(农历甲申年正月十四日)],男,北京人,著名京剧武净。父亲范福泰也是闻名的武花脸演员。科班出身,自幼坐科福寿班,和许德义同门。任荣春社教师、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净行教师。享年五十七岁。   范宝亭戏路极广,能演长靠戏、短打戏、油花、毛净戏,经常参加名演员创演的新戏。在杨小楼班中是排在钱金福、许德义之后的第三位,但他比钱金福、许德义多...

颜福庆-大学医学院

1926年秋,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北伐革命军抵达长沙。湘雅医科大学爆发了学潮、工潮,一些学生投身于北伐革命军营,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逐步深入,学校的外籍教师离校回国,颜福庆等中国教师也纷纷离开长沙。颜福庆被聘到北京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   在协和医学院任职期间,他深感外国人把持学校大权的弊端,决心要创办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办的、规模比较大的、设备比较齐全的医学院。   于是他...
  共1347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