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金塘所围绕“三个注重”,扎实开展向郑树富同志学习活动

为进一步缅怀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金塘所学习省、市各级领导对郑树富同志先进事迹的批示,以及市局、分局领导在召开向郑树富同志学习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辖区实际工作,围绕三个注重,扎实开展向郑树富同志学习活动。 一是注重把握实质。该所通过集中学习郑树富同志先进事迹动员报告会精神、组织座谈会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引导全所民警把握学习弘扬郑树富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突出学习他恪尽职守、无私奉...

网监大队召开向郑树富同志学习座谈会

5月26日,分局在八楼会议室组织召开向郑树富同志学习大会。会上,市局政治部副主任乐松杰宣读了省厅给郑树富同志记一等功的命令,分局政委罗彬涛宣读了《中共定海区公安分局委员会关于开展向郑树富同志学习的决定》。 区委常委、局长夏凯慧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期间,会场上鸦雀无声,秩序井然,全部民警都被郑树富同志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深深吸引和感动。感动他那兢兢业业,爱岗尽职的优良工作作风,敬佩他宁守...

包能伟:200元的棉袄是他最贵的衣服

同事说,他不是轰轰烈烈的人,但你却能在他朴实的身影中读出感动;徒弟说,他不是睿智无比的人,但你却能在他平凡的面孔里看出敬重;妻子说,他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但你却能在他话语中听出责任。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人们却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不平凡他负责审案3000余件无一差错。   他就是郑树富,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分局刑侦大队预审办案中队中队长。去年10月17日,他被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并多处转...

包能伟、姚文杰:舟山一位警察带病工作熬到最后一刻

昨天是父亲节,但郑树富再也听不到儿子的祝福了。 郑树富,舟山市定海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预审办案中队中队长,已于去年11月27日因病去世,年仅50岁。 最近,曾是舟山十佳执法民警的老郑,因杰出的工作成绩,被浙江省公安厅追记为个人一等功。 他办的3000多件案子无一差错 妻子王友娥擦着眼泪回忆,两年前,发现丈夫脑门的头发少了很多,老头啊,你头发越来越少了。没办法,压力大啊...

历史评价

陈寿: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丕:卿兼资文武,志节慷慨。   曹叡: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裴松之:济豺獭之譬,虽似俳谐,然其义旨,有可求焉。   孙盛:蒋济之辞邑(指上疏谢绝诛杀曹爽的封赏),可谓不负心矣。语曰不为利...

《万机论》

《万机论》 蒋济撰,凡八卷。是书纯以推极利弊为主,不尚华词。原书已散佚,严可均《全三国文》辑有一卷。 《三国志》卷三七《庞统传》裴松之注: 蒋济《万机论》云许子将褒贬不平,以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刘晔曰:子昭拔自贾竖,年至耳顺,退能守静,进能不苟。济答曰:子昭诚自长幼完洁,然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唇吻,自非文休敌也。   又同书卷三八评曰裴松之注引《万机论》:   许文休者,大较廊...

郑吉辉(郑树富同志铁道兵战友):一声迟到的道别!

昨天无意之中看到我部战士郑树富的事迹,让人感动.当年英雄参军入伍时,我部住扎在北京密云县古北口公社那里,团部5864部队离河北省管辖区只有8里路,条件非常艰苦.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这两个兵种,实际上就是身穿军装的民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住在简易的军用帆布账篷搭在山窝里,吃不到细粮,只有逢年过节才可以解解馋.所谓的文化生活就是团部的电影组不停下连队跑片放映和每个连队都建成图书室供指战员们业余丰富一下...

春花虽落,夏叶尤青

--记定海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办案指导中队中队长郑树富 总有些事情让我始料未及,就像你的突然离去;总有些情感让我无处藏匿,想象你坚毅的表情。把天空的一个结系紧,把悲伤拉的很低,久置的琴弦悄悄拨起,时间的叶子落地为泥。在海风飞扬的夜晚,那些关于你的一段段记忆,竟如杜鹃啼血般,色泽鲜明。 预审科办公室里,你曾坐了二十多年的那把椅子还在静默地等待,等着你回来再翻翻卷宗,审审案子。恍如昨日,你安静...

盐仓所、冯水英:平凡中铸就伟大

学习了郑树富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是不简单;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就是不平凡。他坚持29年如一日,扎根在政保、预审、刑侦等一线实战岗位上,心系群众,爱民为民,脚踏实地,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是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践行者,是时代楷模的最好诠释。 不竭的工作动力源自对群众深厚的感情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公安民警的宗旨,也是根本要求。警察是群众的心中值得信赖...

历史评价

魏略(为中国三国时代中记载魏国的史书):   ①谧为人外似疏略,而内多忌。又其意轻贵,多所忽略,虽与何晏、邓飏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势屈于爽。   ②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作疽囊。三狗,谓何、邓、丁也。默者,爽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谧尤甚也。

解放所、金朝娜:学习平凡英雄的感悟

分局正在掀起向郑树富学习的热潮,对于郑树富同志,我虽然未曾谋面,但是我们刑侦中队的许多民警却对他相当熟悉,每每忆起他的点点滴滴,总是不胜噓唏。而我总是默默地听着,渐渐地,从大家交谈中,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慢慢清析起来。 他是一个有原则做事格外认真的人,对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在案件定性上他严格把关,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唯其如此,十年来,经郑树富同志经手审核的3000余件各类刑事案件,没有一件出过...

忆“老郑师傅”

老郑师傅是许多办案民警对分局刑侦大队预审办案中队中队长郑树富同志的尊称。在他从警的三十年里,一直在基层一线所队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9年4月16日被省公安厅追记一等功。当前,全市公安系统正轰轰烈烈开展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因为和老郑师傅在同一层楼上班的缘故,这么多年和他的交往也是在日常平平淡淡中渡过,然而现在,一切思绪又回到了2000年。。。。。。 记得当时我刚参加工作...

书写人民警察平凡、完美的一生

也许你真的是太累了,面对着山一样的案卷,也需要休息一下了。   在舟山市定海区公安分局的网站上,同事们缅怀着一位离去的英雄。他叫郑树富,生前系定海分局刑侦大队预审办案中队中队长。   他走得无悔,因为他用27年时间写下了一名警察平凡却堪称完美的一生忠于法律,忠于人民。   前不久,郑树富被省公安厅追记一等功。目前,舟山市公安机关正在开展向郑树富学习的活动。   他的遗物里...

郑树富同志生平简介

郑树富,男,汉族,1958年2月21日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共党员,一级警督,原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分局刑侦大队预审办案中队中队长。 郑树富同志1976年7月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1976年8月到定海县白泉富强村插队,1978年3月应征入伍,在北京铁道兵十三师六十四团服役,1981年12月转业分配到定海县公安局工作,先后在解放路派出所、政保科、预审科和刑侦大队工作。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

历史年表

黄初末,出为长史。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入为黄门侍郎,子尚公主,迁为并州刺史。   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守塞鲜卑步度根与叛鲜卑轲比能私通,毕轨上表欲对外出兵威吓轲比能,对内镇压步度根。明帝即遣使下旨:步度根因和轲比能私下联系,心中必定自疑。今若出兵,必促使双方联合。即便用兵,亦不可越过边塞。诏书未到,毕轨已至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击。轲比能遣子将千余...

陈无畏:父执赵俪生先生

著名历史学家、兰州大学教授赵俪生先生2007年11月27日因肺部弥漫性感染导致呼吸困难,最终引发缺氧性休克去世。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就像失去了亲人一般。赵先生是我的父执,家尊陈赓平先生在兰州大学任教期间,要数知己朋友,当然是赵先生了。 1959年8月的一天,在西北师大家尊寓所我初次与先生谋面。那时他才40出头,着白色衬衫,魁梧的身材、乌黑的头发、开阔的天庭、白皙的脸庞,隆准上架着副...

历史记载

  魏略曰:邓飏字玄茂,邓禹后也。少得士名於京师。明帝时为尚书郎,除洛阳令,坐事免,拜中郎,又入兼中书郎。初,飏与李胜等为浮华友,及在中书,浮华事发,被斥出,遂不复用。正始初,乃出为颍川太守,转大将军长史,迁侍中尚书。飏为人好货,前在内职,许臧艾授以显官,艾以父妾与飏,故京师为之语曰:以官易妇邓玄茂。每所荐达,多如此比。故何晏选举不得人,颇由飏之不公忠,遂同其罪,盖由交友非其才。

赵俪生-学术贡献

综述   在1949年前赵俪生是典型的左派学者。他不仅全程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山西新军并曾任营指导员之职,而且后来卸甲读书后也仍然以左派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治学所依的主要思想资源。先生自谓平生不喜饾饤之学,重视宏观研究和理论分析。在1949年前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体系中,赵俪生实属于贡献最大者之一。向达先生曾不无讽刺地称当时的新史学为五朵金花,即主要讨论古史分期、农民战争...

赵俪生-建国之后

北京解放后,赵俪生被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在编译局他看不惯一些人的做法,给人民日报社写了信,结果被另眼相看,最后只好辞职。当时中科院编译局要求他在五天内全家搬走。万般无奈中他向艾思奇求助,在艾思奇的介绍下,1950年秋到长春,在东北师范任教授。同年冬又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1957年夏,赵俪生奉命到兰州大学任教。1958年被划为右派,被剥夺了教课、发表文章等权利。很快,兰大文科下马,赵俪生被...

赵俪生-初识史学

在山西,赵俪生呆了约两年半。开始在太原国民师范接受牺盟会的军政训练,后来分配到离石,在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会工作。不久,日军进逼,就在离石、碛口、军渡三角地带打游击,曾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在王老婆山上》,刊在胡风主编的《七月》。后来渡河,从陕北辗转到晋南,在夏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当连指导员,后来部队改编为第二战区政治保卫队,赵俪生任营教导员。这几年的实际锻炼,对赵俪生也有极大的好处。晋东南、东北、西北、...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