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陈布雷-人生历程

才华出众,报界奇才   1911年,陈布雷进入上海《天铎报》,他才华出众,勤勉敬业,很快成为上海报界的著名记者。其间,他撰写了大量拥护辛亥革命的时评,反对封建帝制,宣扬共和精神,影响很大;孙中山先生代表临时政府用英文起草的《对外宣言》,就是由年轻的陈布雷翻译成中文最先在《天铎报》上发表的。几年后,陈布雷转到《商报》做编辑主任,不遗余力地揭露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20世纪20年代初,陈布雷身在上海,...

陈布雷-人物生平

  1890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现属余姚市)1907年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就学   1911年毕业,名列第四名   同年秋应上海《天铎报》之聘,任撰述,开始用布雷为笔名   1927年与潘公展同至南昌见蒋介石   同年加入国民党,4月出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5月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   1928年,辞去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

孙逊群-政治历史

孙逊群,又名孙选,乳名汝根,化名王津民,1897年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中兴乡大德村(今属张家港市港区镇)的一个农民家里。 1915年7月于江阴县乙种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到南沙乡三甲里(惠宁庵)小学任教。1924年7月,孙逊群在参加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举办的小学教员暑期学习班期间,认识了共产党员侯绍裘,逐渐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积极投入当时的革命洪流。1925年,5月16日于上海小沙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冒襄小传

冒襄,字辟疆,别号巢民,如皋人。父起宗,明副使。襄十岁能诗,董其昌为作序。崇祯壬午副榜贡生,当授推官,会乱作,遂不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襄少年负盛气,才特高,尤能倾动人。尝置酒桃叶渡,会六君子诸孤,一时名士咸集。酒酣,辄发狂悲歌,訾詈怀宁阮大铖,大铖故奄党也。时金陵歌舞诸部,以怀宁为冠,歌词皆出大铖。大铖欲自结诸社人,令歌者来,襄与客且骂且称善,大铖闻之益恨。甲申...

怀才不遇

冒襄1627-1642年间,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他深感怀才不遇。明代自万历以来已江河日下,特别是太监弄权,朝纲倾颓,已达登峰造极。面对这种危亡局势,一般在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怎不忧心如焚呢?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

逃难生活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亡;随后,清兵入关,建立大清国。南京的明朝旧臣建立了弘光政权。阉党余孽阮大铖投靠马士英,当上了南明的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他要报复复社诸君子。正巧冒襄因风闻高杰将驻防如皋,举家逃往南京。在南京,阮大铖对冒襄游说不成后,便派遣锦衣卫逮捕了他,直至第二年,马、阮逃离南京,始得脱离牢狱之灾。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连夜逃往扬州,靠了史可法的荫庇,才躲掉了这场灾难。 公...

不仕满清

清兵平定全国后,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他,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特荐他。但冒襄以痼疾坚辞。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以明朝遗民自居,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如在水绘园内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即其...

文学著作

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苑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语体文字的鼻祖。

刘天章-被出卖再次被捕

1931年10月21日,刘天章等因叛徒出卖在太原被捕。阎锡山即召专人进行军法会审。在狱中,敌人对他软硬兼施,并施以多种酷刑残害拷打,妄图从刘天章等人身上获取我党的重要机密。但刘天章始终坚贞不屈,经受住了残酷折磨和摧残,保守了党的机密,坚守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并组织难友坚持斗争。11月13日,刘天章在太原小东门外英勇就义,时年38岁。建国后,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市隆重举行刘天章烈士遗体安葬仪式,修...

经历概况

龚鼎孳少年早慧,十二三岁时即能做八股文,亦擅长诗赋古文。崇祯五年(1632)进学,六年中举,七年(1634)联捷成进士时年仅十八岁。是年停馆选,筮得湖广蕲水(今湖北浠水)知县。十四年(1641)秋,因镇压张献忠起义有功,以大计卓异行取入京,翌年授兵科给事中。鼎孳以青年居言路,耿直无畏,尝有一月书凡十七上的纪录。在兵科十月,即有大奸本乎大贪之疏,政本关系安危、已误不容再误之疏、纠论怙恶之疏庇贪误国...

文学成就

鼎孳有清才,在明即与文人学士广泛交往,著名者便有吴伟业、钱谦益、冒襄、方以智、阎尔梅、万寿祺、曹溶、余怀、纪映钟、杜浚、龚贤、陶汝鼐、周亮工、李雯、曾灿、顾与治、邓汉仪等一大批,另有王紫稼、柳敬亭等艺人。又因能保护文人学士,为民请命而享盛名,而且惜才爱士,对困厄贫寒名士常倾力相助。有穷交则倾囊橐以恤之,知己则出气力以授之的名声。吴伟业称赞龚鼎孳为官唯尽心於所事,庶援手乎斯民。清代著名词人陈维崧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记忆中拾出一个故事,为我的母亲献上一朵康乃馨。 那是在1962年的夏天。母亲亲手为我做了一双绿色的蝴蝶结凉鞋。鞋的底子是棉布一层层沾好,用麻绳纳成的。鞋面的蝴蝶结是用绿色条绒一针针缝的。这双凉鞋,是我在孩童时代穿的许多双凉鞋中。唯一记得的。也是我们那个大院孩子们中,穿得最漂亮的凉鞋了。小时候的我。跑跑跳跳地,不闲着。鞋穿得很费。母亲做好这双鞋后,就花了六毛线钉了一双胶皮鞋掌。为得是让我能多...

唱给母亲的歌(自填词)

大概夜里没有睡好,头有些晕。加之这几天每每想起亲人的往 事, 心中有说不尽的温暖和悲伤。偶得一笔:是在母亲病床前唱给母亲听的,现在再一次唱给母亲听,母亲在天堂听到了也会象从前那样幸福地笑了。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玉,(母亲的闺名)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这就是,我的妈妈,这就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好漂亮。

Fly

Fly, fly little wing Fly beyond imagining The softest cloud, the whitest dove Upon the wind of heaven's love Past the planets and the stars Leave this lonely world of ours Escape the sorrow and ...

个人传记

图尔格,满洲镶白旗人,额亦都第八子也。少从太祖征伐,积功授世职参将。尚和硕公主。太宗即位,八旗各设大臣二,备调遣,亦号十六大臣,以图尔格佐镶白旗。寻迁本旗固山额真,列八大臣。天聪元年,上伐明,图尔格率所部从攻锦州,不克,隳大小凌河二城而还。二年,追录其父额亦都功,进世职总兵官。   三年,从伐明,克遵化。四年,上还师,命贝勒阿敏护诸将屯永平,而图尔格与正黄旗固山额真纳穆泰,正红旗调遣大臣...

王霄-介绍

王霄,英文名Kelvin Wong,是一个活跃在港台演艺圈的影视演员, 从80年代早期到现在,他的身影出现在许多影片中,现在又开始演电视剧了.他经常演坏人,恶棍之类的角色,在反派角色的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因而被类型化,总是出演此类角色。虽然有时也会塑造其他不同风格的角色, 但在香港观众看来,他仍然是一个反派演员.正是因为频繁地出演坏人配角, 所以导致他无法得到饰演主角的机会. 然而,这些年来...

王霄-演艺生涯及出演作品

电视剧   一代枭雄(中港合拍)   李师师吕将   情证(2000,原名致命第六感)燕青,燕南 电影   北京故事/A Great Wall (1986)刘一达   血玫瑰(1986年)记者萧小豪   我在黑社会的日子(1989)小华   飙城(1989)   自由与人格(1989)美国派拉蒙公司出品   敦隍夜谭(1991)孙志明...

王霄-基本信息

姓名:王霄   英文名:Kelvin Wong   性别:男   身高:1.80米以上   职业:演员,导演   出生年份:1962年   生肖:虎   忌日:2004年11月13日   籍贯:上海   学校:美国伯克莱大学导演系,纽约电影学院   语言:中文,英语,德语,法语,粤语   爱好:影视表演,唱歌(...

唱音特点

他嗓音虽带沙哑,然唱念苍劲有力,讲究音律韵味。在表演艺术上,既不失传统风范,又善于融化发展原有程式动作,注意身段、台步的飘逸优美,更重视通过面部表情及眼神的运用,正确而有分寸地抒发人物的喜怒哀乐内在情感,扮演的各类人物、无不形神兼备,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曾被曲界誉为昆曲麒麟童。戏路宽广,能戏极多。如《卖书》、《纳姻》、《追信》、《拜将》、《搜山》、《打车》、《卸甲》、《封王》、《卖发》、《别坟》、...

从业经历

20世纪30年代后期,传字辈未行演员因转业、病逝等原因而骤减,他在班内独挑老生、老外、副末大梁,声誉更佳。尔后,一度出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师,为京剧正字辈学生传授昆曲。上海曲友向他习艺者亦颇多,赵景深教授所演《狮吼记跪池》中的苏东坡即由其所授。他还先后应聘至上海雪声、芳华、玉兰、云华、合作、少壮、春光、合众等许多越剧团从事剧务工作,参与了《金山战鼓》、《绝代艳后》、《梁祝哀史》、《西厢记》等大量越剧...
  共1346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