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战后经历

1945年8月20日,马歇尔给杜鲁门总统写信要求卸任: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军队正积极复员,有关削减军备生产的重大军事决策已经作出战后军事计划也进入相当深入的阶段,现在我觉得,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要求辞去参谋长这个职务 了。马歇尔信中还写道,我在陆军部服务7年有余,其中6年任参谋长,深知任务之艰辛繁重,如能获得解脱,则幸甚矣。最后马歇尔提名艾森豪维尔继任参谋长。杜鲁门总统考虑了一些时候,终于接受了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MarshallPl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他说,当时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

性格特点

在二战期间,马歇尔大胆启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军官,这批军官用战场上卓越表现和战绩,回报马歇尔的知遇之恩。这些在大战中获得奇功伟绩的著名将领。就是马歇尔上将知人善任的注脚。   马歇尔有一本黑色皮笔记本,上面记着一些有才华和培养前途的壮年军官的名字。第3集团参谋长艾森豪威尔上校的名字便在其中。根据艾森豪威尔上校在演习中的出众表现,马歇尔建议予以破格提拔,担任陆军作战计划处长,艾森豪威尔后...

人物品格

鉴于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卓越的功勋,1943年,美国国会同意授予马歇尔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马歇尔坚决反对,他的公开理由是如果称他Field marshal Marshall(马歇尔元帅),后两个字发音相同,听起来很别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将使他的军衔高于当时已病倒的潘兴陆军四星上将。马歇尔认为潘兴才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军人,自己又多受潘兴提拔和力荐之恩,马歇尔不愿使他最崇敬的老将军...

人物评价

早在大战刚刚结束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就给马歇尔写过这样一封信;在这些殚精竭虑的岁月中,我对您英勇精神和宏伟魄力始终怀有饮佩之情;正是您这种精神的魄力, 使得您共渡艰危的战友们获得真正的慰藉,而我切望自己能被公认为您的这些战友之一。   在马歇尔将军的葬仪上,已经卸任的杜鲁门说;他是我们这一时代伟人中的伟人,我衷心地希望,当我跨入另外一个世界,马歇尔能收留我当他的部下,从而我得以努力报答他为...

人物语录

真正的伟大的将领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斗,战役无非是一系列克服的困难而已。一个真正的将领土不论困难如何艰苦,都能够展现才华,转败为胜。   遗言:简葬我,一如军中忠诚为国之寻常将士。切忌铺张,典式毋盛,追悼会宜简,到场只限族亲,尤须悄然为之。葬礼按其遗言进行。其肃穆,简朴,有序无哗,宛若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生平指挥作战之状。这位为打败法西斯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一代英才静静地长眠于阿灵顿公墓。

经历概况

1942年任第82步兵师师长,主持将该师改编为空降师。1943年7月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指挥该师实施美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1944年6月率部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8月升任美第18空降军军长。随后参加市场-花园行动、阿登战役和鲁尔战役,进抵易北河。战后,任地中海战区总司令和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委员会代表。1948~1949年任加勒比地区美军司令。1949~195...

大事年表

1917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1918~1926年在其母校和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后在中国、尼加拉瓜、巴拿马、玻利维亚、菲律宾、巴西和美国各地服役,并先后进指挥与参谋学校和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37年毕业于陆军军事学院。   1939年在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任参谋。   1942年任第82步兵师师长,主持将该师改编为空降师。   ...

主要贡献

李奇微主张各军种均衡发展,在朝鲜战争中,军事史学家大多认为,是李奇微把第8集团军从失败、濒临崩溃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并最终阻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他在此期间表现出的身体力行的领导艺术、以及对军事作战基本原则的深刻领悟,在美国陆军历史上树立了令旁人难以企及的领导榜样。他写的回忆录《军人》和《朝鲜战争》等对军事学者的研究起到很大的意义

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黄启才同志

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黄启才同志,因病于5月24日上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逝世,终年41岁。   黄启才是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法制科民警。他在身患绝症、家庭屡遭不幸、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给组织添麻烦,依然忠于职守,带病坚持工作。去年大年除   夕夜,在连续第29天参加金盾09行动的夜间巡逻任务后,他瘫倒在自己的家门口。第二天被送往医院后,医生从他的胸腔里抽出了3盐水瓶的积...

妈,我又梦见您了……

妈,昨天晚上我又梦见您了,当时我感觉一切都很真切,等醒来后是一片空白。

《任鸿隽陈衡哲家书》:一代才女陈衡哲

陈衡哲是任鸿隽终生相敬如宾的伴侣,也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被称为一代才女。任鸿隽、陈衡哲与胡适三个朋友的故事成为文坛传诵的佳话。 陈衡哲墨迹 三姊: 你的两封信都收到了。我在两月前才把《西洋史》的上册赶完,但已经赶得头昏眼花了。接着又还了许多零碎的文债,所以至今才能给你写信。 你们居在重庆的苦是可想而知的。大嫂、二嫂不容易下来,你为什么不来上海避避呢...

任鸿隽-人物简介

 任鸿隽(1886-1961),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化学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撰科学论文、专著和译著等身,内容涉及化学、物理、教育、科学思想、科学组织管理和科学技术史等多方面。他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月刊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科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最早综合性科学...

沉痛悼念

你在天堂还好吗?

任鸿隽-家庭成员

妻子陈衡哲, 中国第一位公派女留学生,中国第一位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中国第一个白话文小说家,中国第一位新文学女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博士。(1890.7.12-1976.1.7)笔名莎菲,原籍湖南衡山,生在江苏武进。幼年在亲友辅导下读书。1911年到上海,进爱国女校。1914年考入清华学堂留学生班,成为清华选送公费留美的女大学生之一。

任鸿隽-科学传播历程

任鸿隽,字叔永,1886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垫江县(现属重庆),祖籍浙江归安县(今吴兴县)。1908年,任鸿隽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当时章太炎正在日本举办国学讲习会,他从其学习国学,深受其革命思想影响。1913年,他考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主修化学和物理学专业。在攻读专业的同时,他还经常考虑科学与国家、社会进步的深远关系。他认为:现今世界,假如没有科学,几乎无以立国。他...

郭汉城为戴不凡学术研讨会题词

学用结合 成就斐然 贺戴不凡学术研讨会 郭汉城

贺敬之为戴不凡学术研讨会题词

发扬戴不凡同志的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为我国戏剧理论建设做出贡献。 题戴不凡学术研讨会 贺敬之

周巍峙为戴不凡纪念文集题词

为戴不凡纪念文集题书 谨严治学 悉心探索 周巍峙 一九九0年五月

夏衍为戴不凡纪念文集题词

梨花白尽香犹在 严凌子去气长存 戴 戴不凡同志纪念文集 夏衍敬题
  共1348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