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任鸿隽-人物简介

 任鸿隽(1886-1961),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化学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撰科学论文、专著和译著等身,内容涉及化学、物理、教育、科学思想、科学组织管理和科学技术史等多方面。他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月刊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科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最早综合性科学...

沉痛悼念

你在天堂还好吗?

任鸿隽-家庭成员

妻子陈衡哲, 中国第一位公派女留学生,中国第一位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中国第一个白话文小说家,中国第一位新文学女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博士。(1890.7.12-1976.1.7)笔名莎菲,原籍湖南衡山,生在江苏武进。幼年在亲友辅导下读书。1911年到上海,进爱国女校。1914年考入清华学堂留学生班,成为清华选送公费留美的女大学生之一。

任鸿隽-科学传播历程

任鸿隽,字叔永,1886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垫江县(现属重庆),祖籍浙江归安县(今吴兴县)。1908年,任鸿隽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当时章太炎正在日本举办国学讲习会,他从其学习国学,深受其革命思想影响。1913年,他考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主修化学和物理学专业。在攻读专业的同时,他还经常考虑科学与国家、社会进步的深远关系。他认为:现今世界,假如没有科学,几乎无以立国。他...

郭汉城为戴不凡学术研讨会题词

学用结合 成就斐然 贺戴不凡学术研讨会 郭汉城

贺敬之为戴不凡学术研讨会题词

发扬戴不凡同志的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为我国戏剧理论建设做出贡献。 题戴不凡学术研讨会 贺敬之

周巍峙为戴不凡纪念文集题词

为戴不凡纪念文集题书 谨严治学 悉心探索 周巍峙 一九九0年五月

夏衍为戴不凡纪念文集题词

梨花白尽香犹在 严凌子去气长存 戴 戴不凡同志纪念文集 夏衍敬题

妈,我想您

冬天又要来了,不知道天堂了冷不冷?给您捎去一床棉被,希望您晚上不会冷。我的腿又开始痛了,是在您下葬后第二天扭伤的。我知道那是您留给我的念想,怕我忘了您,儿子不孝,您在的时候不知道孝顺您,可现在一切都晚了。妈。我想你,可是我晚上做梦又梦不到您。 爸爸一个人现在过得挺好的。其实他一个人能够好到哪儿去,所有的事都得一个人扛着,做饭,洗衣服,家务活都得自己做,晚上又要独自一个人面对冰冷的四壁。我和...

阳翰笙为戴不凡纪念文集题词

坚持真理 勇于创新 为戴不凡纪念集题词 阳翰笙 九0年四月

宝贝的生日

宝贝,同学们认可你的生日是五月一日,说真的,把你带这么大,我还没考究这个呢。家里都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六为你过生日。 你出生的时间是一九八八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上午九点四十分左右,生在外婆家,也就是我们现在住的这栋房子,也是你住的这个房间、你现在还睡着的那张床。原先我还说过把这张床永久保留着,等你有出息了,给你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出生证明。那时房子刚建成,定在二十八过火做酒。你的降生外公外婆很高兴,...

郭沫若与陈布雷之间的唱和

  1941年11月,正逢郭沫若先生的五十寿辰,同时又是其从事创作活动25年纪念,为庆贺这位在历史研究、文学创作中有卓越贡献的文化巨匠,全国许多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活动。郭沫若所在的重庆自不用说,远至香港、延安、桂林等地,都举行了庆祝活动,反映出郭沫若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   当时,重庆的庆贺活动最多、规模最大。时在蒋介石身边任职,被人称为文胆的陈布雷,也作为活动的发起人,欣然参加到这次活动之...

坚辞不仕

陶汝鼐原本只想做一名处江湖之远的文人,不问政治,终日以读书为乐。   但在明清之际巨大社会变动下,山河破碎,家业飘零。陶汝鼐不得不走出书斋,投身到当时遍布全国的反清活动中。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时,他受人举荐担任了何腾蛟的监军。南京陷落,弘光政权灭亡后,他又转道广西,参加了永历政权,并官授翰林院检讨。但腐败的明政权贪图享乐,无所作为,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复国无望,陶汝鼐只能再次归隐不仕。 ...

作品一览

他年轻的时候曾加入过复社,才华横溢,诗文书法俱佳,名动海内,被当时的人称为楚陶三绝。著有《广西涯乐府》、《嚏古集》、《寄云楼集》、《褐玉堂集》、《嘉树堂集》等。另有合刻的《荣木堂文集》、《荣木堂诗集》共三十六卷,流传至今。《清史稿》卷五零一有传。   他的诗多感慨兴亡,自伤身世之作,激越凄楚,声情并茂。如《白水六月五日》一诗:此地余茅屋,相邻近钓矶。村香吹岸帻,竹粉■披衣。野旷人烟贵,兵...

陈布雷-与女儿共赴自杀路

 陈琏是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的女儿。她出生于1919年,在她出生后不久,母亲杨品仙就患产褥热去世。   陈布雷和女儿--两代悲歌   情深的陈布雷把这一悲剧归罪到了女儿身上,一天精神失常竟将哇哇啼哭的小陈琏塞进了痰盂。当惊闻哭声的家人们赶来相救时,陈布雷却疯狂地将陈琏扔往窗外,幸亏窗户外的篾棚托住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女婴。清醒后的陈布雷得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后,十分内疚不安,至此倍加疼爱陈琏...

抗清志士

他的文章中也有一些记载抗清志士轶事的文章。如卷八《扬龙友中丞传》中详实记叙了友人扬文骢(龙友)坚持抗清,不屈不挠,被俘之后,不为清政府威逼利诱所动,慷慨赴义的经过。《黎平何公殉节传》记述了南明督师何腾蛟受伤被俘,誓死不降,绝食五、六日,终于被杀。作者曾做过何腾胶的监军,朝夕相处,共同斗争,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写到何殉国时,说天为之■,又云:呜呼!公于是成仁无憾矣。封疆大臣能鞠躬尽瘁,从容而死节...

创作背景

作者是一个寄情山水,率性而为,疏离政治的人。因此《荣木堂文集》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他的游记。如《月夜游君山记》叙述了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仲冬与友人月夜游洞庭湖君山事甫及中流,月光渐吐,波粼粼有金色,余灭烛受月,君山青影若岸,取径入山,修篁古木掩翳有声,月明烟淡,薄暖如春,斯时也,气若椒兰,响无虫鸟,倚杉下长啸,极目湖霜缕缕白而青天无纤生,遥指人寰,如隔瀛岛,神仙可接。   又如《淞...

张淑范同志生平

孩子们的伟大母亲、忠于自已丈夫的好妻子、热爱社会主义共公益事业、坚信共产党领导一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好党员,张淑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二O一O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二十七分在长春与世长辞了,终年七十七岁。 张淑范同志生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七日,幼年成长在农村。少年时期正值解放长春,她就满腔热忱地参加支前抗敌和农村土地革命运动,一九四七年参加了儿童团和妇救会组织,积极参与送军粮做军鞋,筹集支前物资...

陈布雷-人物评价

陈布雷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与陈诚并称为蒋介石的文胆武将。   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而颇有争议的人物。陈布雷为人谨慎,也非常熟悉为臣之道,对蒋介石或同僚总是恭敬有加,无盛气凌人的傲气。作为蒋介石御用笔杆,他廉洁自律,不拉帮结派,不贪污腐败,颇有贤相之风,被蒋介石称为完人。陈布雷为蒋介石撰写文稿无数,有诸多名句广为流传。如蒋介石在著名的庐山谈话中的如...

广交文人

陶汝鼐交游广泛,与晚明的许多文人,如陈继儒,董其昌、钟惺、黄周星、杨文聪等都多有往来。文集中许多相关文章可以作为研究他们的佐证、参考。另外,文集卷八是陶汝鼐所撰补续的《长沙府志》中的人物列传,数量亦颇为可观,而且他所记的又多是明末清初的人物,亦可以用来补正史方志的缺失,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共1348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