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思念爹娘

我那慈祥善良的爹娘啊,你们离开女儿已有二十多年了,在失去你们的日日夜夜里,女儿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思念,怀念您那似海的恩情,伟大母爱。你们给我生命、智慧和勇气,用你们那宽阔的胸怀呵护、关爱、哺育了我。 二十多年前,病魔残酷的折磨着你们的身体,又无情的夺去了你们那宝贵的生命,使你们无奈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告别了爱您的儿女和你们热爱的生活。从这一刻起我们父子、母女天隔一方,永世不得相见。 每次回...

怀念代远 ———— 作者:林一

1974年12月1日,刚满70岁的代远就匆匆忙忙地走了。他没有看到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也没有看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没有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我和代远结婚几十年,代远身上那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不仅给我及家人树立了榜样,同时也给熟悉他的同志及铁路职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在...

常德上空的惊雷 ———— 作者:索米亚

1926年4月8日,湖南常德发生了震惊全省乃至全国的二师惨案(亦称二师事件)。这次惨案使左派学生三十余人受伤,其中重伤一人,四人被捕入狱,滕代远等四十一人被学校挂牌开除。 常德是个古城,位于湖南省西北,沅江下游,洞庭湖西侧。辖武陵、鼎城二区及津市市和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石门六县。有机械、食品、纺织、化学、造船、建材等工业,农产品以稻谷、棉花为主,油菜籽、莲等次之,富产鱼类。交通方便...

滕代远的“诫子书” ———— 作者:石俊美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翻阅着滕代远给儿子们的几十封亲笔家书,不禁使人联想到三国蜀汉政治家诸葛亮的《诫子书》、唐朝诗人杜甫的佳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是啊,从古至今,凡是父母,都怀揣着望子成龙的梦想,对子孙言传身教,谆谆嘱咐,声声告诫。 滕代远和天下的父母一样,他那一封封力透纸背的家书,字字句句彰显出这位开国...

追忆我的父亲大人

亲爱的爸爸; 您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一个月了;我们大家一直都在想您,也不知道您在那里好不好。 冷不冷,多希望您每个夜晚都能来到我的梦里,和您聊聊天和您叙叙家常。您老人家生前就没过福,好吃的,好用的都 给了儿女们,而女儿们却总是让您不省心,我们现在后悔呀,为什么老是和您顶撞惹您生气。每当看见和您同龄年纪的 老 人时我就会想起你生前的音容笑貌,明天就是您老人家的五期了,女儿回给您送花和寒衣的...

1102

永远不能忘记人民 ———— 作者:滕飞

  我敬爱的爸爸滕代远为追求共产主义这个宏伟的目标,艰苦奋斗了一生。他传奇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放民族和振兴中华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2004年11月2日,是爸爸的百年诞辰,我在往事浩渺的历史长卷中,信手撷取了几个片段,以作为我对爸爸深情的怀念。   这是一块浸透烈士鲜血的土地。你要对得起牺牲的烈士,为中国的尖端武器发展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贡献来   我在念小学一、二年级时,爸爸就要求我养成写...

滕代远转战修水 ———— 作者:佚名

滕代远转战修水 2010-07-20 13:3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滕代远是我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1928年平江起义起,滕代远就和他的亲密战友彭德怀等,率领红五军和红三军团,驰骋、转战湘鄂赣边,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搜集...

回忆父亲滕代远————纪念父亲诞辰106周年 作者:滕久昕(苗族)

悠悠岁月,斗转星移。2010年11月2日,是我的父亲滕代远诞辰106周年。他是苗族人民的优秀儿女,1924年参加革命,从投身蓬勃兴起的湖南农民运动到组织领导著名的平江起义;从率领部队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瑞金苏维埃土地革命;从延安王家坪中央军委的日夜操劳到太行山麓辗转迂回与敌人战斗;从建国伊始奠定和发展人民铁道事业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来,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勤恳恳地为人...

我的父母,我现在感觉到好孤独

父母,你们都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孤苦伶仃的活着,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无依无靠,凄凄惨惨! 天冷了,我的心也冷了。以前还有个人惦记着我,也有一个我惦记着的人,可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个人,还活着。我的爸爸妈妈,你们可知道我现在是多么的凄凉,多么的无望????!!!! 有的时候,我都想到了死,活着真的好累,还没意思。 我的父母,你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了无牵挂了吗?你们知道我是多么想念你...

怀念滕代远部长 ———— 作者:舒展女士(即林印)

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文章是荒芜夫人舒展女士(即林印)2005年年初写的,她已经是83岁的 老人了。荒芜大远后的10年间,她独自生活,但从不悲己。 大约1940年,还是高三课代表的她与老师荒芜一同参加抗日学潮,后结为伴侣,直至白头。 那时在重庆,经周恩来介绍,她参加了抗日救亡总会的工作,不久后进入设在重庆的美国新闻处,在刘尊棋的领导下工作。 1949年,当荒芜进入国际新闻局工作...

滕代远受命组建军委铁道部 ———— 作者:廖诗权 张宏一

一 1948年11月,东北解放。中央军委命令四野迅速入关,包围平津;二野、三野分进淮海,开始了平津、淮海战役。中国革命进入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重大转折时期。这时,党中央正运筹着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重大决策。中央军委为保证这一决策的实施,发出电令,决定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滕代远为中央军委铁道部长,并要他以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和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为基础,把军委铁道部组建起来。 接着...

情系武汉长江大桥 ———— 作者:滕久昕(苗族)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 引 子 长江,古称天堑,源远流长,水深浪阔,是我国第一大江。从古到今,在长江上没有修建过一座桥梁。 武汉,是由汉口、武昌、汉阳三个城市组合而成,当年有二百多万人生活于此。由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了生产、工作和生活上的必需,人们往返于三镇之间的次数日益频繁。 烟波浩瀚的长江,全长5591公里,虽然灌溉着流域两岸的辽阔地区...

滕代远:两根铁轨上的工作岗位 ———— 作者:佚名

滕代远(1904年1974年)是湖南麻阳人,苗族。1925年入党。擅武能文,曾任红三军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央军委参谋长、抗大总校副校长兼副政委、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抗战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和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铁道部部长、铁道兵团司令兼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

怀念代远 ———— 作者:滕代远同志的夫人林一

1974年12月1日,刚满70岁的代远就匆匆忙忙地走了。他没有看到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也没有看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没有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我和代远结婚几十年,代远身上那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不仅给我及家人树立了榜样,同时也给熟悉他的同志及铁路职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在...

滕代远同志在军调部 ———— 作者:前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在中国国内,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集团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以消灭共产党为目的的国民党反动派此时虽然颇想发动内战,但由于美、英、苏三国从...

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同志诞辰106周年 ———— 作者:佚名

2010年11月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人民铁道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滕代远同志诞辰106周年,我们在此上传一些各地怀念文章,以示纪念。

天堂的你,好吗?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每当读着苏轼 江城子 ,听着悲伤的音乐《琵琶语》,不禁潸然泪下,想你,想你,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虽然已过十二年了,我的心依然很痛、很痛,你的离去在我心中永远是迷,或许不是...

在三周年忌日的纪念

农历九月二十三,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就如昨天一样,定格在了2007年11月2日。 由于天气好,您说带着小孙女到街上转一转。天气暖暖的,照得人懒洋洋的,您从南门出去,为父亲的衣服上拉链,您转到了西门,在10点一刻左右,您遇到了一辈子最害怕的事情,最终它要了您的命。事实是无情的,是无法返回的,当见到您时,你已经冰冷地放在市二院的地下停尸房,进去时,阴冷黑暗,您全身已经冰冷了,摸着您皱皱的手,...

荣誉

1.哈勃太空望远镜   (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HST),是以天文学家哈勃为名,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望远镜。他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他已经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口,帮助天文学家解...
  共1346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