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世尊。心自念言。频毗娑罗王。往昔于我。有约誓言。道若成者。愿先见度。今日时至。宜应往彼满其本愿。作此念已。即与迦叶兄弟及千比丘眷属围绕。往王舍城。诣频毗娑罗王所。尔时频毗娑罗王。昔以聚落。给优楼频螺迦叶者。既见迦叶及其弟子。悉为沙门。即还启王。说如此事。王与诸臣。既闻此语。心大惊怪。默然无声。时外人民。闻此语已。各相谓言。优楼频螺迦叶。智慧深远。无与等者。年又耆老。已得阿罗汉。云何反为瞿昙弟子。终无此理。乃可说言。沙门瞿昙为弟子耳。尔时世尊。渐近王舍城。住于杖林。时优楼频螺迦叶。即便遣其常所使人。白频毗娑罗王言。我今于佛法中。出家修道。今随从佛。来至杖林。大王宜先礼拜供养。王闻来信说此言已。方决定知优楼频螺迦叶。为佛弟子。即敕严驾。与诸大臣。婆罗门。及人民众。往诣佛所。至杖林外。王即下舆。除却仪饰。步至佛前。尔时空中有天。而语王言。如来今者在此林中。是诸天人最上福田。大王宜应恭敬供养。又应宣示国中人民。皆悉令其供养如来。时王既闻彼天语已。心大欢喜。倍增踊跃。便进林中。遥见如来。相好庄严。又见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并其弟子。前后围绕。如盛满月处众星中。步步踊悦。不能自胜。既至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我是月种摩竭提王。名频毗娑罗。世尊知不。佛即答言。善哉大王。于是频毗娑罗王。却坐一面。时婆罗门。及以大臣。诸人民众。皆悉就座。尔时世尊。既见来众皆安坐已。即以梵音。慰问频毗娑罗王言。大王四大常安隐不。统理民务。无乃劳耶。王即答言。蒙世尊恩。幸得安隐。尔时频毗娑罗王。及余大学婆罗门长者居士。大臣人民。既见迦叶。为佛弟子。自相谓言。呜呼如来。有大神力。智慧深远。不可思议。乃能伏于如此之人。以为弟子。尔时复有诸余人众。心自念言。优楼频螺迦叶。有大智慧。普为世人之所归信。云何当为沙门瞿昙。而作弟子。心怀狐疑。尔时世尊。知彼心念。即语迦叶。汝今宜应现诸神变。于时迦叶。即升虚空。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复现小。或分一身。为无量身。或现入地。还复踊出。于虚空中。行住坐卧。举众见已。叹未曾有。悉皆称言。第一大仙。尔时迦叶。现此变已。即从空下。到于佛前。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实是天人之师。我今实是尊之弟子。如是三说。佛即答言。如是如是。迦叶汝于我法见何等利。弃舍火具。而出家耶。于是迦叶。以偈答言。
我于昔日中。所事火功德。得生天人中。受于五欲乐。
恒如是轮转。没于生死海。我见此过患。所以弃舍之。
又复事火福。得生天人中。增长贪恚痴。是故我远离。
又复事火福。为求将来生。既已有生故。必有老病死。
已见如此事。是故弃火法。施会修苦行。及以事火福。
虽得生梵天。此非究竟处。以是因缘故。所以弃事火。
我见如来法。离生老病死。究竟解脱处。是故今出家。
如来真解脱。为诸天人师。以是因缘故。归依大圣尊。
如来大慈悲。现种种方便。及诸神通力。而以引导我。
云何而复应。奉事于火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