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殡葬文化
- 生命感悟
美国富豪匿名捐75亿美元家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2
来源: 发表人: 2023-12-19 浏览量:213
日本人的钱太好赚了,费尼于是请分析师来预测他们的下一个旅游热点会是哪里。当分析师称塞班岛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热点时,费尼发现那里竟然没有机场。1976年,DFS投资500万美元把塞班岛的机场建了起来,这后来为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DFS的发展十分迅猛。1967年,费尼年终分红只有1.2万美元,到1977年就飙升到了1200万美元。目前,DFS已经发展成世界最大的连锁免税店集团。1988年时,美国《福布斯》杂志就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DFS一家店铺平均每平方英尺每年赢利2万美元,换算成现在的水平就是3.87万美元,而苹果专卖店这一数字也不过5000美元。
隐姓埋名做善事
《福布斯》那篇文章估计费尼的财产有13亿美元,在美国富豪中排名第三十一位。但它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费尼的个人财产远远不止13亿美元,二是它们已经不再属于他了。早在1984年,费尼就将自己持有的38.75%的DFS股份转到了大西洋慈善基金名下。
1981年,费尼给母校康奈尔大学捐了70万美元,此后找他要钱的请求纷至沓来。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捐款,费尼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成立了大西洋慈善基金。与其他富豪高调行善不同,费尼竭力隐藏自己的善举。为了避开美国法律关于基金会信息披露的规定,费尼跑到了远离美国本土的百慕大群岛去注册,基金会也没有使用查克·费尼的名字,他甚至要求基金会的员工不告诉家人自己在哪里工作。根据他的严格要求,接受捐赠的机构也不能为他放置一块铭牌。许多受益者不知道资金来源,即便知道了也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如果向外界透露,资助将会停止。费尼从来不以自己的名字为基金会捐献的图书馆或医院命名,总是把这个殊荣留给参加同一项目的其它大亨。康奈尔大学校长弗兰克·罗德曾经无奈地说:“我得想尽一切办法才能让董事会相信这些钱并非来路不正,不是黑手党的钱!”
费尼的捐款并不是不加考虑地大把撒出去,在管理慈善项目上他再次表现出商人的精明。接受捐助的慈善机构得拿出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如果哪个项目偏离了计划,他就停止捐赠。他选择项目也会计算投入产出比,例如为发展中国家的腭裂儿童做免费手术的“微笑行动”就是他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在他看来,只需一个花费250美元的手术,就能显著改变患者的命运。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费尼预感到免税店的利润上升空间正在缩水,于是决定离开DFS。1997年,法国奢侈品巨头伯纳德·阿诺尔特用35亿美元将DFS收购。如此大宗的收购案必须披露相关信息,费尼不能再隐瞒下去,公众这才知道他的股份早就转到大西洋慈善基金名下了。费尼因此获得极大关注,并收获了两个“粉丝”——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受到费尼的启发,他们也先后表示要“裸捐”。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如果你过于执着一件事,它就会成为你的负担。”这是费尼对财富的态度。虽然身家数十亿,但他始终看淡金钱,过着俭朴的生活。他戴一块15美元的卡西欧手表,因为“它走得和劳力士一样准”;他没有轿车,平时都是乘公共汽车、地铁或出租车出行,“因为城市里停车太困难”;他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和旧金山都有房产,不过它们都在基金会名下;75岁之前,他乘飞机只坐经济舱,后来由于膝关节老化才改坐头等舱,“因为头等舱也不会让你先到”;他穿衣服也不讲究,曾自称是“衣衫褴褛的慈善家”。
费尼对5个儿女的要求也很严格,放假时他们都要到宾馆、饭店和超市打工赚钱。费尼的女儿贝利十几岁时,有一段时间打了不少长途电话。费尼发现了长长的话费账单后,立刻切断了电话线,并在家中贴了一张本市地图,上面标出了附近的公用电话。对于费尼隐姓埋名地“散财”,子女们都很赞成。费尼的儿子莱斯利说:“这让我们与普通人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