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殡葬文化
- 生命感悟
失独者生女,悲壮的“私人订制”3
来源: 发表人: 2023-12-21 浏览量:232
个案背后,仍是失独者的自救之困
经济之困:大多失独家庭生活困苦
据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超过百万个。随着这一群体数量的日益增多,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也日益明显。北京市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多达七成的“失独”家庭月收入在1500元至3000元。而2012年北京市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人均值约为41100元,可见“失独”家庭的经济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下。而北京市在全国的经济水平属于领先水平,可想而知,在经济较落后地区,“失独”家庭的生活会更加困苦。
另一方面,“失独”群体年老后不仅没有儿女所给予的生活费,而且由于承受了丧子之痛,身体状况往往每况愈下,有很多“失独”者都要常年靠药物维持身体状况,医疗方面的开支较一般有子女绕膝、晚年幸福的老人更大。更有部分“失独”者仅仅依靠国家的“低保”补助度日,想要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都己经十分困难,虽然他们有心想通过再生育或领养子女弥补心灵上的痛楚,却也无力负担抚养一个孩子的经济开销,只能在贫困与凄凉中度过残生。
养老之困:没有赡养人,火化都是问题
而对于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养老的问题。社会养老院及福利机构也许是他们唯一的选择。目前,我国的养老院分为公办养老院与民办养老院。对于管理较规范、收费低廉的公办养老院,现存的普遍问题就是“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院不仅管理不够规范,而且收费颇高,条件稍好的收费都在两三千元以上,对于本就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失独”家庭來说难以承担。
而对于“失独者”们来说,有一个问题更为严峻:即使找到收费合适、有床位的养老院,却没有赡养人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签字。济南的“失独”后未再生育、领养子女的夫妻想找一家养老院为自己养老送终,然而找了十余家养老院,包括公办养老院和民办养老院,竟无一家养老院愿意收留这对“失独”夫妻。养老院的理由也颇有道理:一來没有子女的老人住养老院的费用无人承担;二來倘若老人在养老院出现问题也无人负责,甚至连老人去世时都无人在火化协议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