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闻法方式四(2)

来源: 发表人: 2023-12-27 浏览量:199
二、具足六度。闻法、修法的时候都要具足六度。我们要解脱、成佛,就要学习六波罗蜜多。

  (一)布施。我们到大殿闻法的时候,首先要摆设法座,然后是供曼茶罗、供花、供灯、供香,这是布施度。

  (二)持戒。闻法的时候,要保持身口意清净。大殿内外要打扫干净,打扫时不能伤害到小含生等众生,这是持戒度。

  (三)安忍。闻法时,要能克服、战胜内外的各种违缘和障碍。比如说能够克服心的外散或内收,克服厌倦或疲惫,能够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坚定信念,这是安忍度。

  (四)精进。闻法时恭敬谛听,内心深处满怀喜悦,特别愿意听闻、思维,这就是精进度。

  (五)静虑。闻法时用心、专注,就是静虑度,也就是禅定。

  (六)智慧。闻法时,用心去领悟、体会,领悟不到、体会不到的地方,可以提出疑问,遣除疑惑,这就是智慧度。

  闻法、修法的时候都要具足六度。每天我们有四个段落的实修时间,进入禅房上座的时候,首先观察自己的相续,调整身心,端正身心,遮止不如法的行为,三门保持清净,这就是持戒度。打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腿痛、腰痛、后背痛、昏沉、打瞌睡等,这都很正常,都需要调整。不起厌烦心,不失去坚定的信心,自我调整。

  你应该这样想:就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业障深重,所以才出现这些违缘和障碍。心里应该忏悔,然后下决心,不顾一切困难,坚持下去。坚定的信念非常重要,成就要靠定力、靠决心。当时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座、入定的时候想:若是不能证得数劫当中寻找的菩提果,粉身碎骨也不起来。他下了这样的决心,最后成道了,如愿了。

  我们也应该跟佛祖学。虽然自己业障深重、修行差,但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有这么好的机缘和条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样的机缘,不浪费这样的机缘,百日共修期间一定要取得成就,达至圆满。这样下决心就是安忍。若是闻法、修法的时候,能表里如一地做,不用说真正入定以后,就是心稍微清净了一会儿,内心的禅悦、喜悦也是不可思议,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然后带着满怀喜悦的心情上座观修,就是精进度。观修的时候,学习了哪些内容,就专心致志地观想哪些内容,这就是禅定。禅是专注,定是不散乱。无论你观修什么,静修什么,若是心能一直保持专注、不散乱、不动摇,就是静虑度——禅定。

  思维、观修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如理如法地做,肯定会生起智慧,心里的好多疑惑、烦恼自然会消失。把思维不明白,不知道如何观修的地方记下来,下座以后请教同修道友,或者请问上师善知识,解开这些疑惑,这就是智慧度。

  下座之前观察自己上座的过程,不如法的地方就猛厉忏悔,如法的地方就回向。将观修以及所有的功德、善根都回向众生,愿众生早闻佛法,早证菩提,这就是布施度。这就是实修过程中具足的六波罗蜜多。

  我们用斋饭时也可以具足六度。吃饭时也应该观察自相续,不能以贪心、嗔恨心吃。你的身体是上师三宝弘法利生的工具,吃饭是为了保护这个工具。大乘佛法里讲,尤其是密宗里讲,自身是一座圆满的坛城,为了供养坛城、庄严坛城,以这样的心态去吃饭以及吃饭的时候保持三门清净,这就是持戒。打饭、吃饭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违缘和障碍,都要尽量忍、尽量让,不要抢,不要挑这挑那。众生的根基和意乐都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何种想法的人都有。无论他人的态度如何,行为是否如法,都不计较,心里不存嫉恨,这就是安忍。

  要有智慧,把一切都看成是正常的显现。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习惯不一样,有冲突、有差错是很正常的。什么都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当成是正常发生的事。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没有什么可执着的,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没有什么是可靠的。好是一会儿,坏也是一会儿;好的表现是一瞬间,不好的表现也是一瞬间,都会变。都看淡一点,都看成正常。有智慧,心不动,不记恨,不计较,就是安忍度。吃饭也是一种修行,也是一堂功课,满怀喜悦地吃,什么都不挑,什么都是好的,拿到多少就吃多少,拿到什么就吃什么,心里始终是开心快乐的,就是精进度。用心打饭,用心吃饭,专注不散乱,这是静虑,也是一种禅定。吃饭这样一种平常的行为、普通的事情,也变成了修行;吃饭的过程中,也消除了业障,增长了智慧;自己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这样精进,就是智慧度。吃完饭以后,不能认为是自己把这些东西吃下去了,自己要消化吸收,而是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众生,都要跟着你借光,你做布施给他们。饭菜尽量不剩,实在吃不完,剩下的饭菜以及洗碗水等都不要随便扔掉,先念“嗡啊吽”加持,再念六字真言等殊胜的咒语,布施给饿鬼道众生。很多众生都需要这些,若是能发清净心,能用心做布施,很多众生都能得到,这都是布施度。

  以前有一位阿罗汉,以神通到饿鬼道时,遇到了一个饿鬼母。饿鬼母对他说:“如果你要去卫藏,就帮我捎个信儿,我丈夫去卫藏找食物,已经去了好多年了,一直没有回来。你如果看到他了,就告诉他,若是找到食物了,就尽快回来,不然我和孩子们都快饿死了。”那位尊者说:“有那么多饿鬼,我怎么能认出他呢?”她说自己的丈夫具足了九种丑相,一看就能认出来。尊者就把饿鬼母丈夫的一些特征记了下来。到了卫藏以后,有一天,看见有很多饿鬼在一起抢东西,其中有一个饿鬼具足了饿鬼母说的丑相。尊者就把饿鬼母托他带的信儿跟这个饿鬼说了,果然他就是饿鬼母的丈夫。那个饿鬼说:“这么多年了,我历尽了千辛万苦,但是一直没有找到食物,只是找到了这个东西。”他张开手,尊者看到了丑饿鬼的手里只有一口痰。丑饿鬼说:“这是因为一位比丘吐痰时发心了,所以我才得到的。”

  我们也可以发清净心,这样饿鬼道的很多众生都能得到,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了债、还债。如果怕有鬼,怕有违缘,就要这样做布施,这样才能了债、还债,以后这些众生不仅不会再来找你,还会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的护法。这是多好的一种方法啊!但是大家都不会用。都以为到大殿做课,听上师开示,才是真正的修行;在禅房上座、打坐才是真正的修行。其实真正的修行在生活当中,真正的修行在我们的一举一动当中。造业是在这个时候造的,积福也是在这个时候积的。希望大家把佛法都运用起来,运用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去,运用到一举一动当中去,这样才会受益,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做一些普通的事也可以发心,包括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具足六度。很多人睡觉时就是一躺,然后呼呼地就睡过去了,就像动物。有的人睡眠不好,每天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然后就叹气。不应该这样,睡觉也可以发心,躺下以后观察自己的相续、心态,不能贪睡。

  睡觉也是保护身体的一种方法。若是不休息,我们的身体就受不了,身体就毁坏了,就等于毁坏了坛城。若是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修行啊!休息是为了健康,健康是为了修行。为了保护坛城,保护上师三宝弘法利生的工具,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行,这是一般的发心。大乘佛法,尤其密宗里讲,睡觉也是一种入定,可以进入大光明的境界,也可以这样发心。把佛或上师观在心间,一心祈祷,让佛或上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心合二为一,这是一种禅定。

  睡不着更好,就多思维、观修当天的闻法内容,多念些咒语、佛号,心态一放松就睡着了。业障嘛,很多人一念咒,一观想就睡着了;若是不念咒、不观想,就睡不着,越想睡越精神。很多人睡眠不好,这是改善睡眠很好的方法。不要总吃安眠药,对身体不好。不要总想睡不着怎么办,明天工作怎么办,越有睡不着的心,就越着急,越紧张,就越睡不着。你不要把它当回事,睡不着也很正常,这也是修行的机会。

  睡觉时能保持三门清净,睡觉也是持戒;睡觉时能一心一意祈祷,睡觉也是禅定。很多时候虽然睡着了,但总做一些没有用的梦;有时候做一些好梦就高兴,有时候做一些恶梦或不好的梦,就在那边哭。这说明你睡觉的时候没有专心睡觉,心没有定下来,所以就散乱。

  若是你睡觉之前心能静下来,定下来,就不会做梦了,这也是一种禅定、静虑度。有时候睡不着,心里特别厌烦、着急,如果能观想或持咒,就是安忍度;睡觉也是一种修行,满怀喜悦地想:我现在可以躺着修行、入定了,可以和佛、上师合二为一了,这样欢喜地睡觉,就是精进度;这样睡觉,梦境也是大光明,处在一种喜悦、智慧的状态,就是智慧度;这种功德和善根也可以回向给众生,是法布施,这就是布施度。这样,睡觉也可以具足六度。

  其他的行住坐卧都一样,都可以具足六波罗蜜多。这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我今天做布施,拿很多东西分给大家。”以为这是布施度。“我今天要受持好多戒律,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认为这是持戒度。“今天别人说我了,我不高兴了;别人骂我了,我伤心了。但是,我并没有以牙还牙,我修忍辱了,要不然我应该说他几句。”认为自己修忍辱了。已经动心了,已经生起嗔恨心了,这叫忍辱啊?

  然后就是外散和内收。这些过患都没有去掉,就开始在那里打坐。有时候心走了,外散了,有时候内收、昏沉、打瞌睡了,还认为这是禅定:“我上座了,我修禅定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听一听、看一看,明白了几句佛法,就拿来评说别人,认为自己有智慧了,可以指责别人了。这哪是智慧呀?

  精进也是,都是装模作样地修行,其实心里一点欢喜、喜悦之心都没有。但是要在大家面前装修行人,于是勉强地做,当成任务念:“是不是该上课了,今天的任务得完成啊!”上课也高兴不起来,但是没办法,就这样进大殿了,勉强地跟着念,当成任务念。打引磬了,要上座了,也不是很愿意。这就是现在很多人所谓的精进:勉强!

  很多人在表面上念了很多经,念了很多咒,也磕了很多头,把头都磕破了,认为这就是精进。这样修六波罗蜜多是不会成就的。你念了这么多年的佛,修了这么多年的法,到了关键的时候,到了临终面对死亡的时候,你会大失所望的。所以不要欺骗自己。

  布施是有施舍心,没有贪恋;持戒是三门清净;安忍是心如如不动,无论面对何种顺境、逆境都能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地接受、面对;精进是特别欢喜、特别喜悦,期盼着上课,期盼着上座,期盼着感受那种喜悦;禅定,禅是专注,定是不散乱;智慧是无我、空性的智慧,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佛说,除了无我、空性的智慧,其他的都是知识,不是智慧。

  希望大家要明白这些道理,这是我们闻法、修法的时候,应该具足的六波罗蜜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