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计划以后在这里举办百日共修,但是未来会怎样也不好说。人的寿命是无常的,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到明年,即使死亡还没有来临,也不一定能在这里聚会。虽然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是该计划的还要计划。有位上师说得很有道理,一切都是无常的,但是我们建寺院时,应该从长计议,都当成恒常,以这样的心态、观念来做。我们弘法利生的时候不能没有计划,应该视作恒常按计划进行。如果说因为无常就不计划,因为无常就什么都不做,也是错误的。我有很多计划,也许会完成,也许无法完成,但是我不后悔。
人有生就有死,到时候谁也逃避不了,包括我自己也一样,用什么方式死,在哪里死,死在藏地还是死在汉地,谁也无法确定。我不认识阎罗王,没有跟阎罗王打过交道,也没有跟他沟通过,他什么时候来接我,我也不知道。因为业力不可思议,谁知道会显现什么样的业力。我也不顾虑这些,想这些有什么用?
虽然今天晚上我很忙,几个寺院的僧众包括住持都来见我,我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商量,但是我没有间断讲法,因为应该重视讲法,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情还重要。我这样做也是给大家表法,大家都要重视闻法,不能轻易间断。我现在在讲《三十忠告论》,如果间断了,就是间断传承。缘起不可思议,一般情况下不能间断传承,否则缘起不好,生生世世都会间断,都会有障碍。所以再累再难也要忍受,一切都会过去。
今天晚上本来没有开示,我也没有准备什么,但是我想还是不能间断。我们的上师如意宝也发誓发愿,一生中每天不间断地开示,即使临终的时候也在讲法。很多上师会这样安排,比如说一件事情要做完或一部经要讲完,然后再圆寂。但是我们上师的愿力与众不同,他希望这件事没有做完,比如这部经没有讲完就突然离开,预示着他弘法利生的事业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转转经轮?代表正法不息,法轮常转,一直没有结束的时候。今生没有做完,来世继续做;这一世没有讲完,下一世继续讲,永不停止。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样,这一口没有吃完,就准备吃下一口。
上师他老人家也是在表法,其实对他来说无所谓,怎样都可以。他的事业是恒常的,是任运自在的,因为他和佛是无二的。但是他为什么发这样一个特殊的愿?也是在给我们表法,意思是弘法利生的事业永远不停止。我也应该跟他老人家学习,我也希望在没有做完一件事,比如某部经、某部论还没有讲完时就离开,来世再继续做,继续讲。真正成就了以后,死就是换个地方,换个房子,也许换一个更好的,也许换一个更差的。我现在就像在出差,无论在哪里都一样,都不是我要长住的地方,但利益众生的事业永不会停止。
修好加行是通达一切法门的方法
修加行和念修仪轨要结合。修加行主要是以学习理论为主,做早晚课等念修仪轨主要是以实修为主,这二者必须要结合。如果只学理论而不实修是不行的,如果只实修而不学理论也不行,不然就是修偏了。
闻思修缺一不可。闻思可以说是学理论,我们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也需要理论,但是理论掌握得差不多就行,过多的理论也是一种障碍,没有必要。如果懂得太多,就很难把握重点,也会变成一种法执,徒劳无益。我们在喇荣学五部大论,学很多显密经典,是为了考堪布、考法师。你们不考堪布,就不必学过多的理论。但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理论一定要明白,比如四外加行、五内加行的内容,都是必须要掌握的,不然怎么修行?
这些基本的理论相当于眼睛,没有眼睛怎么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到达彼岸?所以也要有理论,这些最基本的道理,最主要的内容,一定要弄明白,一定要掌握,然后再去实修。
偈颂、仪轨有很多,有的非常复杂,出家人要学修这些,居士没有必要学修这些,只学早课、晚课、会供、往生破瓦法等这些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仪轨就行了。这些仪轨的前行、正行、后行都非常圆满,非常完善,都不离三个殊胜的摄持。尽管我们用的这些仪轨比较简单,但是内容也不离加行,都是有传承的。这些仪轨、偈颂,早晚课等实修方法,相当于腿、脚。你只有眼睛,却没有腿、脚,也无法行走。
要知道我给你们传的法是全面的、完整的,这样才能成就佛果,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这些法不管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修方面,都是非常简单、非常方便、非常殊胜的,都有传承的力量。
理论和实修要结合,闻思修要结合,先闻思然后再修持。虽然我们现在都在修加行,但是说实话,修得都不扎实。只是听一听,看一看,生起的智慧也只是闻慧,是非常浅薄的一种智慧。
在闻、思、修这三种智慧里,闻慧是最初的一种智慧,是最没有力量的。虽然你们现在明白了很多道理,有时候也能对治一些烦恼习气,但是没有力量,遇到更大对境的时候根本不顶用。这都是因为力量不够。
思维是你把每一段、每一句真正的含义、精华都掌握了,然后再三地思考,就会越来越明白。越明白,信心会越坚定,越有力量。有的人不会思维,先把词句背下来,然后再去思考,不用这样。每一句、每一段都有它的重点和精华,要抓重点,抓精华,然后再去反复地思考。这是一种禅定,让自己的心专注。什么叫禅,什么叫定?禅是专注,定是不散乱。禅定是能将注意力放在一个正念上,一个正见上,一个正确的道理上不散乱。
修是一点一滴地去体会,去感受,然后落实到生活中、工作中。我给你们讲过,万事万物都在给你表法,都在给你机会,都不离佛讲的这些道理。在任何境界当中都能体会得到,都能感受得到,这才是修慧,才是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智慧,才是有力量的。
力量不够,这是我们的现状。自己觉得好像修得很不错,其实什么也不是。很多人连基本的闻慧都没有生起。有的人有一点点,就自认为已经很好了,别人也认为很好,但只达到了闻慧,根本达不到思慧和修慧。加行的每一段落都不离闻思修,对每一个道理都有甚深的体会和感受的时候,才是圆满。在每一个段落中,真正生起修慧的时候,才是成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