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1)

来源: 发表人: 2023-01-02 浏览量:201

千古名刹——开封大相国寺,座落于“七朝古都”开封市市中心。日前,记者慕名前往参访,只见整座寺院规模宏大,院落深广,殿宇辉煌,巍峨壮观。“大相国寺天下雄”,这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果然气势不凡。

据僧众介绍,此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原名建国寺。传说中,原为战国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宅院。后寺院毁于战火,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重建。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御书“大相国寺”寺名,以纪念自己从相王当上皇帝。到了宋朝,大相国寺作为京都最大的佛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成为名动天下的皇家寺院,鼎盛时期辖64禅院、占地540亩。宋太宗、真宗均出资对大相国寺进行大修,寺内更是名僧辈出。

中国佛教寺院与社会各阶层有着密切联系,这一特点在大相国寺表现尤为突出。它既是佛事活动的集中地,又是社会文化、经济活动的汇聚区。唐宋时期,皇帝诏旨任命方丈、颁发度牒、迎请或题赞佛牙等活动时常在这里举行,佛诞日、佛吉祥日、腊八日,这里均有烛照香熏、内容繁复的佛事活动。高僧、达官、文人、使节、民众出入其间;佛事、巡幸、娱乐、参访、商贸汇集其中。名人荟萃,雅士云集,极一时之盛。唐睿宗、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徽宗、明显宗、清高宗等为寺院题额;吴道子、石抱玉、车政道、李邕、王温、杨惠之等或留下壁画、或留下塑像、或留下碑刻;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梅尧臣、赵明诚、黄庭坚等人所写有关此寺的作品,都成为传世之作;赵普、寇准、狄青等名相、名臣,均在此留下足迹。

香烟缭绕,彩幡飘舞;梵钟之音,远播千里。大相国寺成了中外佛教交流的重要场所。唐代,日本高僧空海赴长安学习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回日后,他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创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宋代,每逢海外僧侣来华,皇帝多诏令大相国寺接待;四方使节抵汴,必定入寺巡礼观光。宋神宗时,日僧成寻曾率第子前来巡拜。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中土佛教之风,将禅寺中高等级者列为“五山十刹”。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大相国寺在一次人为的黄河决口中被大水淹没。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皇帝下诏两次重修,弘历皇帝亲题“敕建相国寺”匾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黄河决口,大相国寺再遭厄运,损毁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依循古制,几度维修,宝刹重光,再现辉煌。大相国寺自1992年起恢复佛事活动,并复建了建钟鼓楼、放生池、山门殿、牌坊等建筑。

千年古寺,再现旧貌;名城名刹,清香远播。1992年11月6日,海内外4000余位高僧大德参加大相国寺举行的“佛像开光、迎奉藏经和方丈升座”等庆典活动,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出席,并赠送大相国寺《乾隆版大藏经》一部、共7000余册。日本相国寺尾谷宗忍长老一行19人,也参加此次庆典,并与大相国寺签署了缔结友好寺院的协议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