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男童坠楼家人放弃治疗殡仪馆外握家人手求生

来源: 发表人: 2023-01-08 浏览量:347
“小皓啊,如果你真的不想‘去’,你就握下婶婶的手,婶婶马上带你回医院”,话音刚落,冯燕的手被小皓紧紧握住,“他把我的手都握弯了”。 1岁9个月的小皓因严重后颅脑损伤,经家族集体表决放弃治疗后,被亲人从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出,在殡仪馆门前等待最后时刻。 小皓躺在家人雇来的面包车上,各项连接生命维持设备的导管被拔除。 6个小时之后,小皓紧紧握住亲人的手,表示他还活着,家人决定砸锅卖铁救下这个孩子。 1天后,他被转送广州。 15天后,他脱离重症监护室。 接着,他脱离生命危险,开始自主呼吸、进食,恢复痛觉、听觉……可以预见的将来,孩子有望生活自理,从事简单体力劳动。 奇迹 2013年12月2日下午1时许,清远市殡仪馆大门200米开外停着一辆面包车。车上陪同在小皓身边的,是其爷爷、叔叔和同村两位叔伯辈村民。 “那些管子是在车上拔的,在办理了自主出院的手续后,我和同村两位村民,被委派来送孩子最后一程”,小皓叔叔麦先生向记者表示,“面包车是花钱雇的,1800元包车,随后是200元每小时的额外收费”。 在孩子的农村老家,有着在外夭亡的孩子不得归葬、没有呼吸的孩子不能回村(死亡)、父母不宜为夭亡子女送葬等一系列殡葬习俗。 但让只有1岁9个月大的小皓孤独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家人于心不忍。麦先生和孩子的爷爷呆在另一辆车上陪伴他,距离不近不远。 根据司机和家人的判断,这个浑身插着管的幼儿,上车就拔完管,一定会“过去”的。但孩子的呼吸,并没有因为大家七手八脚、略显莽撞的拔管而停止,反而愈发强劲。下午5时,麦先生和面包车司机还在等待着结局。麦先生的妻子冯燕(化名)给麦先生打了电话,她想过来看看。 赶到殡仪馆门外时,冯燕犹豫半天,还是钻进了面包车。 “我看到他的时候,他的呼吸好重,比在医院里面插着吸氧管时重多了。感觉他肺里好像有痰一样,吸得很累。我就拿一根手指放在他的手里,开始叫他的名字。叫了几声,我就说‘小皓啊,如果你真的不想去,你就告诉婶婶,你握一下婶婶的手,婶婶马上带你回医院’。我说完,他就真的握了一下我的手。我当时不敢相信,愣了一下,又说‘小皓啊,你再握一下,你再握一下婶婶马上带你回去,就算你是白痴残废都要救你。’我说完,他把我的手都握弯了。”小皓的姑爷爷也对小皓呢喃了两声,孩子也坚定地握住了这位姑爷爷的手。 说到这里,冯燕用左手弯曲自己的右手食指,模拟着当时的场景。 冯燕当时一下就蒙了,又叫又哭地跳离面包车。冯燕自称此生未曾如此癫狂和悲喜交加。 小皓爷爷尝试之后也同样感受到了小皓有力的反馈。 雇来的殓葬车,这次没有通向死亡,它载着小皓飞奔至清远市人民医院。冯燕向小皓履行她的承诺。 清远市人民医院IC U记录显示,小皓的二次入院时间为12月2日18时40分。 放弃 在等候小皓最终消息的同一时间,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一户普通人家里,小皓母亲谢红(化名)流着泪将小皓的衣服、鞋、玩具、奶粉统统打包,扔的扔,烧的烧。 12月2日上午10时许,谢红进入医院IC U看到了脸色黑紫的小皓。孩子浑身插满导管,面对妈妈的呼叫,当时没有任何回应。医生告诉她,小皓的脑组织死亡1/3,如今有严重的脑水肿,预后判断生存率低。11时,她和丈夫签署了放弃治疗的同意书,随后签署了自动出院相关文书,“看着他那样痛苦,我觉得是种煎熬”。 谢红、冯燕告诉记者,其实在签字放弃治疗之前,整个家族包括谢家娘家人都进行了一次集体讨论,初步结论是同意放弃治疗,“大家的意见是,那样花销巨大不说,孩子本身痛苦无比。” 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孟启勇向南都记者表示:“小皓当时是深度昏迷,严重脑肿胀,保持有微弱的自主呼吸。当时预后判断为生存率很低,成年人基本上救活率微弱,绝大部分是救不回来了。”对谢红所作的决定,孟启勇表示理解。 在家人、经治医生的陈述中,时间闪回到2013年11月28日下午2时许。谢红送小皓的姐姐和冯燕的两个女儿去上学,送完后,就在外逛了一下。午睡的小皓和奶奶留在家中。下午3时许,奶奶看小皓仍在熟睡,便独自去后院摘菜,20分钟后回到家中,发现小皓不见了。4时左右找到躺在地上的小皓时,小皓右侧额头有一个大包,右眼高肿,肚子上有擦伤痕迹,怎么叫也叫不醒,“肯定是他醒了找不到人就自己乱爬,从三楼掉下来了。” 小皓被就近送到清新县北江医院抢救。一位医生恰好是临村的熟人,他悄悄告诉谢红,以小皓目前的情况看,必须送到大医院去,县城的医院设备跟不上。谢红等人抱着孩子,一路闯红灯,开了半小时车后抵达清远市人民医院。 “11月28日晚上9时,孩子到医院的时候已神志不清3小时了,当时的昏迷指数评分为5分,为中度昏迷。C T显示有明显的颅内脑血肿,顶骨骨折和肺挫伤”,孟启勇翻看着小皓的病历,当晚11时进行了开颅血肿清除术,“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之前,孩子的自主呼吸非常微弱,用气若游丝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11月29日,谢红进入IC U病房看到小皓时,他浑身插满了呼吸导管、鼻饲管、输液管,连接着各种各样的医疗监护设备。 11月30日再见到小皓,孩子开始出现脸色发黑的情况。 12月1日,孩子的脸色愈发紫黑,脑部更为肿大且对于家人呼唤无应答。 12月2日上午,完成签字手续后,谢红和老公一直在处理孩子曾经的生活用品,“我们无法想象小皓在殡仪馆怎么样了,吃不下也睡不着,在街上像幽灵一样晃荡到深夜”。 他们浑然不知,孩子依然坚强地活着。 医疗技术上的分布不均、技术局限都影响着医生给出最为专业的判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