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精彩人生
春华秋实,寒暑交替,季节有各自的风采。人间万象,芸芸众生,生灵有各自的情态。然而任何物事却绝没有一成不变且循环往复的轨迹,这是一个时刻变化的世界,于人于物只要是能运动的事物,不管你刻意或者随意,绝不会出现完全重合的痕迹。鲁迅先生在《故乡》里曾经说过“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跟行路一样,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关键是第一个在没有路的地上走过去的人才是这路的创始人。基于这世界没有两片形状相同的树叶这样一个规律,任何人或者任何东西的形状即使极为相似,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一切模仿是学习的过程,然而模仿来的东西终究是别人咀嚼过的馒头,这种馒头重新入口的话不会有那种第一次经过牙齿的快感和香味。由于羡慕或者说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人都有跟风模仿的性格,一件衣服穿在别人身上尽显人体的曲线和大方,于是乎看别人穿的得体潇洒,自己也立马弄一件相同款式、相同颜色、同一种布料的衣服,等穿上新衣服对着镜子自赏时发现竟是那样的别扭和丑陋。那些具有修长而瘦直美腿的女人,穿上紧身的健美裤时会更加彰显其美腿苗条而圆润的美丽,然而那些拥有大象腿的粗壮、老黄瓜般弯曲的歪腿女人,如果效仿拥有美腿者去弄一条紧身健美裤穿上时,其粗壮而又弯曲的两条腿一霎那间便把歪腿的缺陷充分暴露,这不是美,而是一种显露丑陋的无知。
众所周知,作画的人有两种称谓,一种是画匠,另一种是画家。画匠是拥有绘画这样一门专业技能的人,他们的作品多以摹仿前人的粉本,抑或重复前人或今人的技法,很难看到他们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说白了画匠近似于现在的复印机,蓝本怎么样,他们的作品也就怎么样,即使他们的作品描摹的惟妙惟肖,那也只能是赝品。而画家不但能够全面地掌握绘画技术,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中有着十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成为一个一流的画匠很容易,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就不那么简单了。同理,学习书法的人,如果临摹一辈子字帖而毫无创新的话,那只能是画字。生活里跟风模仿的人,只能算作是生活里的模仿秀,弄不好就会沦为生活里的小丑。
做人跟学习一个道理,模仿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为了应对生活里出现的诸多难题。如果把做人等同于学习的话,我们识字、识词、学习语法是为了写出一篇条理分明、主题明确的文章。而做人时去模仿那些优秀者待人、接物、处事等方面的机敏和方法,不谓是一种借鉴和提高。而如果死搬硬套的一昧去按照学到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麻烦,往往会出现一种收效甚微抑或是适得其反的状况。模仿别人是一种学习,被人模仿是一种肯定,然而时时事事的模仿会使人觉得无聊和无知,时时事事被人模仿是一种欺负和侮辱。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样一句名言,好多人在受到别人指责的时候会以此为自我开脱的根据。然而可能会很少有人想自己走的路是不是别人走过的错路,自己现在走的这条路是不是通向光辉彼岸的通途。如果执迷不悟的藐视别人的言论,随心所欲的去走自己的路时,或许自己认为的正确,往往会把自己引向无法回头的死胡同。不时的借鉴和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合理的模仿,时时事事的模仿是一种可耻的剽窃。人生,谁也无法丝毫不差的印着成功者的脚步去走完生命,有时会因盲目的契合而导致自己摔跟斗,借鉴成功的经验,走自己的路,活出一个具有个性的人生,才能不负来之不易的生命。
做人跟穿衣和学画有着本质的相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是说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超乎规律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者。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缺陷,不因有人可以飞天而去希冀自己拥有一双翼翅,不因同路者掉下悬崖而停住自己前行的脚步,拥有个性才能拥有不同于别人的精彩人生。作者: 雨梁山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