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供养地藏菩萨,有求必应,有愿必成

来源: 发表人: 2023-08-26 浏览量:308

供养地藏菩萨,有求必应,有愿必成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

  这是第五段,用现在的话来说有求必应,有愿必成。这是世间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中国或者是外国,可以说没有一个众生没有这样的希求。人人都有愿求,几个人在一生当中能满自己的心愿?毕竟是求愿的人很多,真正满愿的人是非常非常的希有。世间人有求,这个愿实现,绝大多数还是他命中所有。他求财,他命里确实有财,时节因缘成熟他发财;命里面有地位,到时候因缘成熟,他也得到了高官,可见得都是命里有的。这个地方所讲的希求,是你命里头没有,命里没有你求到,那才叫有求必应,命里有的不算,是命里没有的。没有,要求得是很难,不容易,这是诸佛菩萨威神的加持,加持实在讲还是属于增上缘,真正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自己依照佛的教诲,认真努力的修学,现前修现前就得感应;这不是宿世,宿世你命里没有,现前造的。这里头因果关系,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你就不会怀疑,也不会去怪菩萨为什么保佑他,不保佑我?他照做,我没有照做,明白这个道理就行,真的是有求必应。

  前面说能求的人,所求的事,经上讲得很清楚,特别说“若未来世”,这一段每一节里面都是讲未来世,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包括在未来世里面。条件,这个人,求愿人的条件,一定是“善男子、善女人”,‘善’是关键的字样;如果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你依照这个方法求,未必得感应,所以这个字是关键的字样。我过去讲《地藏经》,有听众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他依照这个经典修学,也很恳切、也很诚心,所求得不到?所以他怀疑经上讲不见得可靠。来问我,我就点这个字,我说:这个字你有没有做到?他一想明白了。因为这个经是大乘经,你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你求的是小愿,你有小善就行,你要是大愿的话,那你一定要大善。善的标准在三福,你想求人天的胜事,殊胜的果报,人天当中殊胜的果报,你人天善要去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没有?如果你果然做到,你是世间的善男子、善女人,求世间殊胜的福报你能求得到。你求出世间殊胜果报,你未必能求到,为什么?那个善还要加强。

  所以你希求二乘果报,那你一定要‘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三句话听起来好像不难懂,其实不容易,很不好懂。什么叫三皈?现在很多人把这个看轻,看得太简单、太容易;找个法师,佛像面前,念几句偈,就以为是皈依,哪有那么便宜事情?皈是真正回头,依是真实的依靠。皈依佛是从迷惑颠倒回头,真正依自性觉;皈依法是从邪知邪见,就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回头,依正知正见;皈依僧是从一切染污回头,依清净心,这谈何容易?这是出世间的善法;三福第一条是世间善法,第二条是出世间善法。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受三皈众戒,古人讲得没错‘有名无实’,自己一定要清楚。现在出家人受比丘戒以比丘自居,蕅益大师说这是妄语,你没有得比丘戒,你自己以为是比丘,这个过失很重。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比丘戒最低限度要五个比丘传,当然最好是能够十个人,十个人找不到,五个人;五个真正比丘才能传比丘戒。

  ……

  底下讲所求的事。所求的事很广很多,你所求的没有一样不满愿。注解也注得好,我们在此念一念,‘愿念在内’,你有愿,有求的念头,这在内;‘事相据外’,你所求的事在外。‘约世出世间,则有百千万亿’,你所希求的事太多太多了,说之不尽。‘或求现生果遂’,或者是求你这一生当中,你的愿望都能称心如意,遂就是称心如意的意思。‘或期他世从心’,或者希望来生,你所希求不是这一生,来生得殊胜的果报。下面法师引‘《十轮经》云’,《地藏十轮经》,‘此善男子,随所在处,若诸有情,或为多闻’,这举几个例子,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有很好的缘分听闻佛法。或者是‘净信、净戒、净虑’,净虑是禅定,‘神通、般若、解脱、妙色声香味触、利养、名闻、功德华果、树林,床敷、舍宅等,是也’,这举几个例子,世出世间一般人想希求的,你求愿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底下教给我们求的方法:

  【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

  这段话实在就是《行愿品》里面‘如教修行供养’,法供养里面第一句。你只要真正能做到如教修行供养,你所求的愿没有不满,你都能够得到。所以这一句它的意思一定要了解很清楚、很透彻,“归依供养”这四个字是最重要。‘归’是回头,从我们一切错误、一切过失真正回头,回头就是忏悔。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他告诉我,他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当你有求的时候不应,没有感应,这是什么原因?是你自己有业障,只要你把业障忏除,感应就现前。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怎样忏除?他给我说了四个字‘后不再造’,我明白了。真正善知识不讲假话,也不拐弯抹角说一大堆,简单扼要。我们佛门忏悔很多仪规,不需要;你知道你错了,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真忏悔。我跟他老人家三年,他教导我跟一般法师大德不一样,使我们听了之后合情合理合法,不能不佩服。

  所以我才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犯过失,那就是觉悟;知就是觉,你觉悟了。能把过失改过来,这是修行,这忏悔。所以佛家讲修行,忏悔两个字统统包括,就是不再犯同样的过失。儒家讲不二过跟佛法讲的没有两样,过失只可以有一次,不能有第二次,第一次是你无知,第二次晓得觉悟了,不可以再犯第二次,这是回头,真回头。回头之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行为,处事待人接物依什么?依《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教诲,这叫皈依,你皈依地藏菩萨。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违背这个经里面的教训,那你不是皈依,你没有依靠;没有依靠地藏菩萨教诲去做。你那种皈依是假的,有名无实,有名无实的皈依,给诸位说不但没有利益还有过失。你没有皈依的时候你犯罪,结罪的时候只有一重罪;皈依之后明知故犯,你两重罪。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我相信中等根性的人,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善人,真正皈依。

  “瞻礼”是功课,我们今天讲早晚功课,也就是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早晚功课你要瞻仰地藏菩萨的形像,礼拜地藏菩萨的形像,礼拜是恭敬,表达自己诚敬之心,依教奉行。我们依哪一个经论来修行?全部的经论我们没有能力熟读,一定要把经论里头重要的东西摘录下来,要记住,天天要读。当然你有时间,每天把《地藏菩萨本愿经》念一遍很好,实在讲念一遍不行,为什么?记不住。还是把里面重要的一条一条摘录下来,像我们编《净宗修学守则》,我们从《无量寿经》摘录了六十条,好记;这六十条,条条都要做到。我们又从《宝积经》里面,《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头也摘录了六十条。这部经是世尊专说末法,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出家人常常犯的毛病;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做错,以为做得很对;佛这么一说,我们才恍然大悟,天天在造罪业,还以为自己修得不错;将来落到三途,还不知道怎么堕落,你说多可怜、多可怕!所以这部经典很重要。

  世尊对末法出家人开示,指责我们一些毛病应当如何修改,不只这部经,可是我们节录这几条,先要把大毛病改正过来,然后再改小毛病。大毛病改不过来,小毛病都改过来不容易,收不到效果。所以真正要依《地藏菩萨本愿经》修行,经典里面的教训也要节录出几十条,摆在自己面前,天天要照做,这叫供养,如教修行供养,这是你自修。不但你自己要依教奉行,你还要教化众生,它是大乘法。大乘菩萨之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后面还有‘劝进行者’,所以单单自己做还不行,还要劝化别人。

  “赞叹地藏菩萨形像”,这个‘形像’,给诸位说就不是雕塑彩画的形像,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形像?是地藏菩萨示现在人间的形象,他用什么心处事待人接物,他用什么样的态度接触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叫形像。此地称赞,讲解地藏菩萨的功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解《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这是专门赞叹地藏菩萨形像;所以大家不要误会,造一个地藏菩萨像这就是赞叹,你全搞错了。此地的赞叹,一个是要为人演说,还得要为人做好榜样,你修地藏法门,你像不像地藏菩萨?你的形像是不是地藏菩萨的形像?这叫真赞叹。你能够这样做,地藏菩萨在末法时期,代表世尊弘法利生,接引大众,你的所愿所求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诸位想想你所愿所求,是你自性功德的现前,还是佛菩萨对你的加持?两者都有,自性功德是因,佛菩萨加持是缘。如果自己没有真修,佛菩萨缘接不上,想给你做增上缘没有法子,办不到;必须自己有因,你有真因,佛菩萨给你做助缘,果就很顺利成就,道理在这个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