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众生原来是佛,性具三千之宝

来源: 发表人: 2023-09-13 浏览量:750

众生原来是佛,性具三千之宝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以众生性具三千之宝,为烦恼六贼所覆,意识恶王所害。乃出此三德秘藏,用赎常住之命。今地藏之名,正取乎此。】

  这个比喻很好,说得很好。我们众生原来是佛,为什么?“性具三千之宝”。作批注的这位法师他是天台的学人,天台的子孙,所以批注里面许许多多名相术语都是台教的。“三千之宝”是智者大师注释《法华经》,《文句》里面所说的,他的批注叫《文句》。大师告诉我们,一心具足十法界,此地的“十”跟《华严经》上用的“十”是一个意思,是表法,不是数字。无量无边的法界把它归纳,归纳成十大类,每一类都是无量无边,性德不可思议。十法界: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声闻、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大家都很熟悉,佛为了讲经说法方便起见,用这个方法来说。十法界里面,每一个法界里面又有十法界。以我们现在的人道,有人中之佛,释迦牟尼佛是人中之佛;有人中之菩萨,《华严经》上讲的五十三参,那五十三个人是人中的菩萨,这当时都在世间住世的;有人中的阿罗汉、辟支佛;有人中之天人,福报大的,享受跟天福一样;也有人中之畜生,愚痴颠倒,天天造作恶业,邪正、是非、善恶没有能力辨别,人中的畜生;有人中的饿鬼;有人中的地狱;岂不是一个法界又具足十法界?十个法界里面就变成一百个法界,这叫百界。

  《法华经》上跟我们讲“十如是”。“十如是”是讲:性如是,性是体性,一念心性;相如是,性会现相,相是虚空法界、诸佛剎土、十法界依正庄严,相如是。如是怎么说法?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古德用个比喻来说,用金跟器做比喻,把金比作性,把器比作相。我们用黄金可以做许许多多不同形状的器皿,就像十法界依正庄严一样,哪一个器皿不是黄金?统统都是一个质料,这就是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希望我们从这个比喻上能体会,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我们问哪一样东西不是自性?宗门你们看看公案,祖师考考学人,看看他见性没有?性在哪里?比一比,祖师点点头,任何一物都是,没有一样不是,干屎橛也是。这真正明白了,明白什么?他见到法身,见性就是见到法身,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自性变现的,就是自己。

  我们一定要晓得,除了自性之外,确确实实无有一物、无有一法可得。前面跟大家说过,性体湛寂,作用虚灵,活活泼泼,决定不可得。你可以受用,你不可以有得失的想法,你有得失的想法你错了。这些悟入的人、觉悟的人,他知道得失的现象是什么?缘生、缘灭;缘生好像有得,缘灭了好像失掉了。实在讲缘生也没有得,缘灭也没有失,所以才跟你讲真话,真话是不生不灭。《中观论》的八不说得好,八个字说尽。八不是以“不生不灭”为主,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这是给你说一切法的真相。而会用心的人,在日用平常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就用这个观,决不能打妄想,你就用这个标准观察一切境界相,观久了会开悟。打妄想就不能开悟,打妄想你心里生烦恼,决定要离,马鸣菩萨教给我们的离言说、离名字、离心缘,现在的话讲直觉,用直觉决定不用思考,你才会开悟。一落在思考里头就落在意识里头去,意识是迷,不是悟,迷决定不能够开悟,觉才能开悟,迷开不了悟。

  ……

  “十如是”里面后面还有八个字: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这个我在此地不要细说,细说两个钟点说不完,在此地只提一提。一百界,每一界十如是,这就变成一千。一千,天台大师讲五阴一千、众生一千、国土一千,叫三千,此地讲“众生性具三千之宝”,就是说这桩事情。这一句话简单的讲,就是众生自性本具无量的智慧、才艺、德能。佛这些宝他得受用,他完全没有障碍,落实在生活上,所以得大自在,能够在十法界随类现身,随机说法,不疲不厌。我们今天苦,苦在哪里?“为烦恼六贼所覆”;六贼就是指六尘、六识。“意识恶王所害”,六识里头最重的是意识,现在人常讲用心,什么心?意识心,凡夫把意识当作自己的真心。

  意识的能力确实是很强,诸位在《百法明门论》里面看到,唯独意识具足五十一个心所,其它任何八识里头,相应的心所没那么多,只有意识是圆圆满满,五十一心所都具足,可见得它的作用大。向外攀缘能攀虚空法界,向内可以缘到阿赖耶识,这个能力多大!唯独不能缘自性,它缘不到自性,因为它是在迷位,性是在悟位它缘不到。它能缘十法界,它缘不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觉悟的境界,这就缘不到,能力很大。我们今天不能见性,不能入一真法界,“为烦恼六贼所覆”,它在障碍我们,“意识恶王所害”,亏吃在这个地方,总得要晓得。佛真的好像是一个很高明的大夫,替我们治病,一下就把病根抓到了,你这个病从哪里起源的?这是把我们的病根找到了。

  

  佛用什么方法来对治?“乃出此三德秘藏”。由此可知,三德秘藏就是大乘教义的内容。我们现在正在读《华严》,《华严经》自始至终是不是讲法界?现在世间人叫多元文化,我们就用这个名词来说,你说多元文化,我们也跟你说多元文化,你好懂。尽虚空、遍法界种种族群、种种异类,《华严经》上说得多了,种种、种种说了十几二十句,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多元文化。佛如何能解决多元的矛盾、多元的冲突?就用法身、般若、解脱。解脱是果、法身是理、般若是智,用这个方法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佛法修学的目的是教你证得法身,也就是教你仔细观察清楚,你肯定了虚空法界是自己,一切众生是自己,你的问题就解决了。大乘法里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兑现了,它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个理想,是事实。你对于一切众生还会有恶念吗?不可能。这是断一切恶是彻底断掉了,从今而后对一切众生,绝对不会再起一个恶念,恶断尽了;善生了,念念都是利益众生,念念帮助众生也入这个境界,也懂得事实真相,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法身。明白这个真相,是自性本具圆满的般若智慧。佛用这个方法来帮助我们恢复自性,这就好比“用赎常住之命”。“常住”是真心,不会变的,叫常住;意识心是会变的,念头不可靠,变化太大。地藏菩萨的名号就取这个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