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行三昧、佛立三昧、般舟三昧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这四种三昧,第一种是“常行”。诸位看表解里头,“亦名佛立”,也叫佛立三昧,就是“般舟三昧”;般舟是梵语,意思就是前面所讲的。底下小注:“般舟经,以九十日为期,专念彼佛。”彼佛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位善知识吉祥云比丘,我们今天用的是《四十华严》,用这个本子。吉祥云比丘就是修这个法门,所以善财童子去参访,他不在道场,他在别峰。你想想那是代表什么意思?不在道场,道场是比喻一般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道场;别峰是特别的一个法门,他在另外一个山头,到那边去才找到他。他在那个地方经行,在那个地方念佛,所以他修的就是般舟三昧。常行,不坐、不卧,所以也叫佛立。
在《般舟经》里面,佛教我们这个方法,一期是九十天,就三个月,三个月为一期。你要想修学这个法门,要考虑你的体力、精神状况能不能办到?九十天不睡眠,九十天不能够坐下来、不能躺下来,人的体力毕竟有限。修般舟三昧用什么方法?用绳子吊起来,打瞌睡的时候就吊在那边,两个手、头就吊在那里;换句话说,站着睡觉。如不如法?我们没有看到,《华严经》上吉祥云比丘用这个方法,没看到。这就是一种勉强的方法,我们要懂得、要了解,佛在经论上一再教诫我们,不修无益苦行,这种苦行对我们的道心没有什么帮助。实在讲,什么叫道心?这个经上所引用的是转化、转变,真正是转迷为悟,转凡为圣,那是道心。
你用这个方法能不能转得过来?果然能转得过来,行!如果用这种方法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博取大众的尊敬供养,你起心动念就错了,这就变成自欺欺人,攀缘不是随缘。所以灌顶法师,慈云灌顶法师在《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里面,末后讲念佛一百种果报,第一个就是堕地狱,看你用的是什么心?所以这个修学方法,年轻、精神、体力都超过常人,能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修定,三昧是定,定能够开慧,目的才达到。如果只能得定,不能开慧,给诸位说,还不能叫三昧。三昧叫正受,它的本意是正受,智慧不开,那个受就不是正常的。所以定是手段,不是目的,戒律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开慧才是目的。宗门讲大彻大悟,教下讲大开圆解,那是我们的目的,那个时候才真正是三昧,真实的三昧。所以佛在经里头讲的这些义趣,我们要理解、要深解,不至于产生误会,不至于修错了法门。
三昧得到之后就不会失掉,那是真的。也有人得到之后也会失掉,那是什么原因?功夫浅,不够深,没有契入境界就会丧失。凡是会失掉,要归纳其根本的因素,不外乎嗜欲没有断干净;嗜是嗜好,他的爱好,欲望没有舍得干净。所以九十天一期修毕,六根再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特别是现在,现在这个世间花花世界,你接触外面六尘的境界相,你还有一丝毫的嗜好、爱好,还有一点点的欲望,被它一诱惑又起来了,立刻就迷了,立刻就退转。现在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跟从前不一样,以前社会保守;换句话说,污染轻,现在污染是非常严重。
以前士大夫阶级,用现在的话说知识分子,没有一个不读圣贤书,纵然他做不到,他懂得。他放肆、他放逸,在某一种状况之下,他也懂得收敛。现在没有了,现在人不读圣贤书,完全随顺自己烦恼,那还得了吗?真是为所欲为,不怕三途地狱。实在讲,为什么不怕?他不相信三途地狱,三途地狱境界没有现前,他也不在乎三途地狱,他敢做。这是读圣贤书,跟不读圣贤书,很不相同。圣贤书讲的是什么?明理而已。佛书是圣贤书,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我们人生,我们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让你了解事实真相,你的思想就纯正,你的言行与事实真相相应,圣行,菩萨行。不了解事实真相,你想的错了,你所说的、你所做的完全错了,错误的思想行为就起了很大的变化,变现出三途地狱,你自己去受罪。三途地狱哪里来的?是你自己心念变现出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唯识所变,不是外面来的,不是别人给你受的,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真的所谓是自作自受。本来没有这个事情,清净心中哪有这个东西?不但没有三途,六道也没有,十法界也没有,都是自己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你能怪谁?责怪别人,增长自己的罪业,加重自己的苦报,这给你讲真话、讲实话。
修行功夫从什么地方看?从嗜欲上看。你的嗜好、你的欲望,如果是一年比一年淡,你功夫进步,你智慧决定增长。因为这是等于明暗两面,黑暗少了,光明就多了,光明少了黑暗多了,它是一桩事情,所以佛讲“烦恼即菩提”,相互的在消长。我们的嗜欲淡一分,我们的般若智慧就长一分;我们的嗜欲要是加多一分,嗜好、欲望,嗜欲增一分,我们的智慧就减一分。诸佛如来嗜欲断尽,完全没有了,所以才证得究竟圆满的无上菩提。名字也是假立的,不可以执着名字,不可以分别名字,执着名字、分别名字还是落在嗜欲里面,你们想想看,还是不干净。所以,诸佛菩萨为我们讲经说法,特别提醒我们,叫我们不要执着言说相,不要执着名字相,不要执着心缘相,你才能得真实义。真实义不在他,真实义是自觉。绝对不是说,如来真实义是释迦牟尼佛的真实义、毘卢遮那的真实义,错了,自性的觉悟,那是真实义。他没有说愿解诸佛的真实义,是说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是自性,从性上说的,不是从相上讲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