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推行之后很受欢迎,进入念佛堂没有一丝毫压力,你随便什么时候进去,你有事情随时可以离开,不要跟任何人打招呼。你进来轻轻进来,出去的时候也轻轻的离开,所以这里头无需要出家人领众,我们用念佛机就行。经行的人,跟着念佛机,出声念佛;止静心里头念佛,或者是听念佛的声音,不出声;拜佛的时候也专心听佛号,心里头可以默念,也不出声,拜佛出声伤气、伤身体。止静这个时候你休息,需要恢复体力,所以不出声最好。出声念佛只是经行,绕佛经行要出声念,总是以经行绕佛为主。
但现在我们人多,绕蒲团这样弯来弯去,我在那里一看,头昏!这是没有办法,场地太小,人太多了。最好绕佛就是一个圆圈绕,不要弯来弯去,那是最理想的。但是现在我们念佛堂不行,人太多。将来我们杨厝港这个地方,圆形念佛堂建好之后大概就可能,那里面我听说可以容纳一千五百人。能容纳一千五百人,如果说是三、四百人去念佛,那是最理想的,空间够了。所以修学的环境很重要,要懂得怎样调心、怎样调身,念佛念得很舒服、念得很快乐,念到法喜充满,那才相应。如果念到烦恼起现行,念到一身不舒服,你用功的方法有错误,你一定要赶快把它调整过来;念佛、参禅都要着重这些。
我这个方法提出来之后,也照做了。以后我看到行策大师,他老人家教人家念佛用功的方法,跟我这个非常类似,我看到了很欢喜。他是用分班的方法,分成三个班,每一班四位法师领导,那个时候没有念佛机。他也用一个班绕佛,两个班止静;绕佛的人出声,止静的人听佛号默念。这一个班绕一枝香,第二班就接着,这一班换下来止静,用这种方法来调剂。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佛号不中断,它是轮班制的,用这个方法。但是那个时候,道场人多,有法师领导。我们现在要找十二个法师来领导,找不到,哪儿去找?而且日夜不间断,相当不容易。今天我们用念佛机,这个方法好,我们这个道场也是二十四小时不中断。
我在澳洲,澳洲念佛堂不大,五、六十个人念佛非常适当。我们佛堂的隔壁就是休息室,这个休息室里头还有床铺,便利发心在念佛堂念佛的人,晚上念佛累了,可以到那里去休息。休息,在念佛堂穿的海青,你到那里床上躺一下,海青不要脱。为什么?暂时休息,海青一脱,一睡着了不知道,睡到明天都不晓得了。希望睡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惊醒过来,立刻再回到念佛堂去。所以有一个男众休息室,有一个女众休息室。这样对于念佛同修,完全没有压力,你自己随时可以调整。你喜欢经行,绕佛念,绕累了你就止静,你坐着;实在坐得想睡觉的时候,隔壁房间去休息,休息好了接着赶快念。
我这个方式,实在讲,都是从谛闲老和尚教锅漏匠方法得来的。谛闲法师教他徒弟,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赶紧再接着念,不分昼夜,没有时间。他这个锅漏匠徒弟真老实,依教奉行,所以念到三、四年,他就成功了。他往生那么自在,预知时至,往生的前一、两天,他去看看他的老朋友。他自从入这个小庙,三、四年从来没有出门,等于是闭关一样,哪里都不去,就在那里老实念。这一天,他破了例,出去到城里看看亲戚朋友,那是去辞行。回来之后,他有一个护法,一个老太太照顾他的生活,给他烧饭、洗衣服,照顾他。他给老太太说:明天不要给我烧饭了。老太太听了以为什么?他这两天出去看朋友,大概明天又有朋友请他吃饭,不要给他烧饭了。这个老太太只烧两餐饭,中午、晚上,早晨他自己搞,早餐简单。到中午,这个老太太再来,去看看师父有没有吃饭?来的时候,看到师父站在那个地方,已经往生了,站着走的。谛闲老法师对他赞叹,没有白出家,赞叹他:讲经的法师、丛林的方丈主席,比不上你。他出家没受戒,没有跟大众在一起上过殿,他不认识字,他也不会念经,也没有听过一堂经,就是一个“老实”。师父教他老实念一句阿弥陀佛,念累了你就歇会儿,歇好了接着再念,他就依教奉行,就成就了。
我们听说了,也想照他这个办法去做,行不行?肯定着魔。为什么?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太多,他是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所以这个是愚人,愚不可及,我们跟他不一样。下愚之人,闭关能成就,我们这种人闭关会发疯、会得神经病。很多年轻人发心去闭关,还有命的时候从墙上跳出去跑掉,那个命是救住了,如果不肯翻墙跑掉的话,你就得神经分裂症,我们看很多。所以学佛要观机,特别是要观察自己是什么根机,他这个方法能成就,我们没有办法学他,我们不是他这个根性的人,这个一定要了解。但是他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用在念佛堂,是个好办法。用在念佛堂里面,我们用这种念佛机,特别是缺乏出家人带领。所以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许许多多净宗学会,都是在家居士道场。而这种方法推行相当有效果,许多同修来告诉我很得力。所以这个方法,是从这个地方得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