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巧安心止观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第三条讲:
【善巧安心止观。】
“巧”是说方法,方法很巧妙;“善”是如理,这个方法很巧妙,又不违背事实真相,这叫善。“善巧”对什么说的?这个心安在止观上。这个意思,底下简单解释:
【体前妙理。】
“体”是体会,前面这个道理真的明白了,真的懂了。这个道理,就是前面“真正发菩提心”这个道理,真懂了,真明白了。
【恒常寂然,名为定。寂而常照,名为慧。】
菩提心真正发了,他修什么?修定、修慧。他这个修学,一切时、一切处,永远不中断。定就是止,慧就是观,他那个心安在止观上,就是不离定慧。怎么叫定?“恒常寂然”,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这个境界有两种: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佛家讲境、缘,用这两个字,境代表物质环境,缘代表人事环境;一切境缘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定,这是真功夫、真修行。这是修行很好的原则,很好的一个纲领,与世尊教学的总原则相应。世尊这一代教学,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名号。释迦牟尼,牟尼就是寂静,心常常是寂静的。
为什么会寂静?就是面对一切人事物,都不起心、不动念,都不分别、不执着。别人跟我讲也不分别、不执着,但是他讲的我也听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是慧,我并不是个木头人,我样样清楚、样样明白,这是慧。样样清楚、样样明白,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定功。定慧等学,既不偏于定,也不偏于慧,定慧是均等的,这叫禅,禅就是定慧均等。这个时候,那就真正的幸福,真正的享受,这叫三昧,三昧就是诸佛菩萨正常的享受。我们凡夫受的是什么?凡夫有五种受,这五种受是不正常的,苦、乐、忧、喜、舍。为什么说不正常?自性里头没有,一念心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所以它是假的,是虚妄的。可是我们凡夫就生活在这个里头,你说多苦!
现在在这个社会,说老实话,只有苦没有乐,只有忧没有喜,你说凄惨不凄惨?你要以为你还有点乐,那是什么?那是吸齤毒、打蚂齤悱,刺激一下,以为自己乐,殊不知道苦就在后头。现在以为乐、以为喜是什么?造作一切恶业,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殊不知这种事情干了之后,就跟吸齤毒、打蚂齤悱一样,后果是什么?阿鼻地狱。你干杀、盗、淫以为是乐,哪里晓得一转眼就到地狱去了,比吸齤毒、打蚂齤悱的果报,不晓得要严重多少倍。世间人迷惑颠倒,不但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邪正,连切身的利害都不能辨别,人愚痴到这种程度,所以他敢造恶业,当果报现前,后悔来不及了。真正修行人,“善巧安立止观”非常重要,我们如果懂得这个方法,念佛哪有不得一心的道理?我们今天在念佛堂里,不但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原因是什么?跟这个恰恰相反,没有发菩提心,心安在哪里?安在“苦乐忧喜舍”里头,这怎么行?功夫怎么能得力?如果真发菩提心,真正把心安在定慧里面,念佛功夫很容易成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