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法遍,以三观破三惑。三观一心,无惑不破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我们接着看“十乘观法”第四句:
【第四,破法遍,以三观破三惑。三观一心,无惑不破。】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三惑”,三种迷惑,这里面就是指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大类,这三种迷惑。要怎样把这个迷破除?这是讲破迷开悟。破见思烦恼,你就得正觉;破尘沙烦恼,你就得正等正觉;破无明烦恼,你就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讲果,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佛人所求的目的。无论是哪个宗派、哪一个法门,无论是世尊一代时教,还是三世诸佛所有一切的教诲,无不是以此为目的。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二无别,才说殊途同归,都归到破三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用什么方法来破三惑?方法就太多了。佛在经上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四弘誓愿里面我们念到“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无边的方法都是为这个问题。天台家在许许多多方法里面,用止观这个方法。止观,实在说是天台家的悟处,现在来说是天台家的发明,这是真实智慧。在当时西域的高僧到中国来传道,看到天台大师所用的这个方法非常赞叹,说出这个方法跟世尊在楞严会上讲的一样。那个时候中国人虽然到西域去求法,没有见到《楞严经》,不但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什么原因?印度朝野,包括出家人,认为《楞严》是国家唯一的宝藏,外国人来留学,其它的佛法可以给他看,经典给他看,《楞严经》秘密,不肯传给人,吝法。所以印度现在佛法没有了,吝法的果报。
……
《楞严》传到中国来之后,古代这一些讲经的法师,都是以天台教义来解释《楞严》,用止观来配奢摩他、禅那。一直到明朝交光法师才提出意见,他说这个还是有差别。差别在哪里?天台大师的三止三观还是用意识心,而世尊在楞严会上,教给我们的止观法门不是用意识心,所以交光大师提出来,《楞严》上所说的“舍识用根”。《楞严》的注疏、《楞严》的讲法,就变成了新旧两派,古老的这一派以长水为代表,新派的就是交光大师,以他为代表。
到近代,专攻《楞严》的是圆瑛法师,我们在他传记里面看到,他二十五岁对这部经产生兴趣,发心专攻,到七十多岁,他那一部《楞严经讲义》才出来,毕生的功力。圆瑛法师的著作最成熟的两部书:一个是《楞严经讲义》,一个是《圆觉经讲义》,这两部东西是他老人家成熟的作品,非常难得。他的讲义,诸位要仔细去观察,几乎百分之六十是依据交光的《正脉》,另外参考《楞严》古今的注疏,也可以说他的讲义是集古今《楞严》批注的大成。我们现代人如果学《楞严》,从他这个讲义入门是最为方便,但是这里头依旧有差别。可是交光大师说得是很好,“舍识用根”,那不是中下根人能办得到的,说老实话,还是属于上根利智。但是天台家讲的这个方法,中下根性的人行,用得上。虽然不是究竟圆满,但的确是最初方便,我们有方便契入真实,这就好。
三观是空、假、中三观,前面第一行里面讲的“即空、即假、即中”,那就是一心三观。你能够用一心三观,这三种惑都容易破除。三种惑破除,诸位要知道,就超越十法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入佛的报土。跟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同样一个境界。宗门的见性成佛,是圆教初住以上的果位,破一品无明就证一分法身,天台家讲的分证即佛。分证即佛是从圆教初住到等觉位,这四十一个位次都叫分证即佛;分是部分,证是证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证得的。到如来果位,那叫究竟即佛,那是圆满的;四十一品无明破尽,那叫究竟位。所以究竟只有一位,分证里面有四十一位。
我们还是要从最低下手,如何去破见思、去破尘沙,我们今天的病最重,这是治病。“破法遍”,“遍”是普遍,“法”就是法执。三种迷惑都是从法执里面生出来的,从法执里头生出我执,我们先要从这个地方下手。我执里面,我常常讲,我们念念当中,都有一个想控制一切人事物这个念头,想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这个念头不是你故意生起来的,你没想就有这个念头,佛法叫俱生烦恼,不是学得来的。这个烦恼习气怎么来的?生生世世养成的,很难断。都以为这是正常的,哪里晓得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我们要破我执,从哪里破起?你现在真正把根本的因素找到了,你要想办法把它断掉。如何断掉?看破、放下;看破是观,放下是止,还是这两个字。说止观不好懂,给你讲看破、放下好懂。看破是什么?了解事实真相,这叫看破。舍弃妄想分别执着叫放下,那就破法,就破三惑。
所以一定要晓得,我们如果想控制一切人事物,占有一切人事物,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本就是个妄想。为什么?能控制的、能占有的,所控制的、所占有的,都是毕竟空。如果有这个事实存在,你的控制、占有那情有可原,能说得通;不可能,根本不存在,你是冤枉造罪业,起心动念是造业,你在冤枉造业。因为你造业,变现出来虚幻的境界,就是果报,你去承受。所以果报从哪里来的?自作自受。几个人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明了事实真相之后,我们这一生的际遇,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无论是享福,或者是受罪,你的心平了、平静了,不再怨天尤人。知道什么?我这一生的际遇是自己造作的果报,与任何人没有关系,这个结才能解得开,前途才会现出一片光明。如果依旧迷惑在这个境界当中,以为我们自己享福、受罪,都跟别人有关联。尤其遇到逆境,怨天尤人,这是罪上加罪,招得来生不如意,来生比这一生更苦,来生比这一生更可怜,所谓是愈迷愈深,这不能解决问题。
诸佛菩萨也是看到一切众生迷惑颠倒,在这个苦海之中,苦海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本来也没有,愈迷愈重,愈陷就愈深,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帮助我们。帮助我们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明了事实真相,所以他讲经说法。讲的是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相,帮助我们开解,帮助我们觉悟。真正觉悟了,你自然就回头,不但不会有念头去控制一切人事物,连自己这个身体也放下,也不会去刻意的控制。不想占有一切人事物,也不想占有这个身体,怎么样?不会把这个身体当作我。把这个身体看作什么?我所有的一部分,是我所有的,不是我。一切众生误会把这个身当作我,要保养这个身体,要护持这个身体,叫这个身体健康长寿,叫这个身体去享福,哪里知道统统造的是罪业。我们能够以人为的力量,帮助这个身体健康长寿吗?诸位要细细想想就知道,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不能糟蹋这个身体,糟蹋这个身体是错误的。
佛法是正法,佛道是觉道,彻底觉悟。在佛法当中,这个身体做什么用?做为帮助一切众生的工具。前面第二句里面讲“真正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要发愿,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得要有个工具,没有工具拿什么去服务?身体是个工具,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要维护,不能够把它糟蹋。怎样维护?与自性相应就是最健康,与自性相违背,我们就糟蹋这个工具了。用这些物理、药物来帮助这个身体,也未尝不是个好事情,但是这是治标,不是治本。治本从哪里治?与性德相应。性德是什么?我们标示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性德,念念与这十个字相应,你的身体怎么会不健康?真诚,没有虚伪;清净,没有污染;平等,没有傲慢;正觉,不迷惑;慈悲,没有怨恨,你说你的身体怎么会不好?诸佛菩萨身体健康,从来没有生病过,那个生病是示现,“维摩示疾”,那是说法,那是令人觉悟的。我们看诸佛菩萨,从来没有看到衰老的相,不老、不病、不死,为什么?与性德相应,没有生死,这才是真正懂得健康之道,健康的大道理。与性德相应自然就能破三惑,比此地用三观的方法还要巧妙,这真正是善巧方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