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样才能解如来真实义?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要想功夫得力有没有方法?有,加强经教的熏习就行。经教的熏习一定是天天不断,能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它就起作用,对于断恶修善就感觉到不困难。今天大家对于妄想习气很难断,经教熏习的力量太少。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做的榜样、做的模范,我们要留意,决定不可以疏忽。佛陀在世每天讲经八小时,参加大会的那些大众,善根、福德、因缘都比我们深厚,每天还要八小时熏习,他们听经能开悟、能证果,道理在此地。我们熏习的时间太少,所以听了不开悟;不但不开悟,听了还胡思乱想,以自己的意思猜测佛经教的意思,全都猜错了。这是在修学过程当中,没有善知识教导你。佛在《华严》、《大智度论》上都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再聪明智慧的人,没有办法解佛的意思。为什么?世间人读佛经、听佛经,都是胡思乱想,以为自己懂,其实差错太大了,他哪里懂!
佛法的修学,要怎样才能够解如来真实义?古德教人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之后,自然后得智就随之现前,这样才能解佛真实义。什么叫根本智?《般若经》上讲得很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根本智,无知起作用就无所不知。我们今天犯的过失跟这个恰恰相反,我们今天学什么?学有知,你有知就有所不知,难在这里。在这个时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多了。民国初年还有一些善知识,相宗的大德,都是些在家居士,他们还在提倡要从根本智下手,虽然有几个人提倡,相信的人不多,响应的人不多。中国佛法,几千年古老的承传,都是从根本智下手。佛家讲求根本智,跟我们儒家教诫学童方式非常接近,所以佛家有五年学戒,无论是在家学佛、出家学佛,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那个戒是老师的教诫,五年遵守老师的教诫。老师教什么?培养你的根本智,这叫师承,现在没有了。
我一生学佛,算很幸运沾了一点边缘,就是刚刚学佛的时候,老师指导五年当中学一部经,修一个法门。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见面他跟我约法三章。第一个是拜他做老师,接受他的教导,除他讲经说法之外,任何人讲经说法都不能听,除了接受他一个人指导之外,任何人教诫都不能听,第一个条件,限制非常严格。第二个条件,过去所学的统统要放下,他不承认。第三个,你所看的书,无论是佛书、世间书,没有经过他同意不准看;我接受了。这一套方法是什么?这一套方法是训练根本智。一切都不能够看,不能够听,专门跟他一个人,他带路,他指路,他负责任。你要是不肯听话,到处去听,随便去看,他就没有办法教你。你就是走广学多闻了,你就是有知,不是学无知。他这个办法教你不能看、也不能听、也不能读,这个方法就是走无知的道路。无知修什么?修清净心。佛门里也常说,“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人多了是非就多,你知道事情多了烦恼多。开始修学要把人跟事统统杜绝,让你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根本智,清净心能生智慧。所以学生要跟老师合作,要遵守,一门深入,长时间的熏修,你才会得利益。可是这个方法,你得相信才行,你要不相信,这效果就收不到;一定要相信,这个方法传了几千年。
所以一开头老师用一段时间,五年的时间帮你定下来,把你的妄想杂念减少,从这个地方帮助你开智慧。学一部经,不能学多。到智慧开了,你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能力辨别是非、辨别邪正,这个时候老师就放你走了;我们中国人叫出师,现在人叫毕业,你就可以毕业了。毕业出去之后,这个门就开了,什么人讲东西都可以听,什么书都可以看,成就你的后得智,无所不知。开头为什么限制你?你没有这个能力,你不能辨别是非真妄,你接触之后就把你的智慧破坏了。纵然你能够学得一些佛学常识,皮毛!不开智慧。你没有真智慧,你所得到的佛家讲“世智辩聪”;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你遭了难。
我们今天看看,出家当中有许多讲经说法的法师,走的时候那个相不好。所以有些人怀疑,他讲经说法有功德,为什么走的时候相这么不好?他讲经说法是世智辩聪,不是真实智慧,他烦恼没断,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他还在,这个东西不管用。纵然修福,六祖惠能大师讲“福不能救”,一定要有真实智慧才能解决问题,福不能救。现在世间人迷在福报上,修福不修慧,不知道什么叫真实智慧,不肯断烦恼,不肯放下是非人我,他怎么会成就?虽然讲经说法,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恶业,还是在造业。你要是造善业,三善道受生,造恶业三恶道去受报,出不了六道轮回,念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口念弥陀心散乱”,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你还是在搞六道轮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