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供养佛菩萨形像真正的意思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以行人瞻礼地藏之际。】
你在寺庙里面见到地藏菩萨,你会向地藏菩萨的像顶礼。你拜佛,你会用香花供养。你在拜佛的时候、供养的时候,世间人拜就拜了,供养就供养了,没事了,不得力。
【不表观法,何以用心。】
你拜了佛,供养佛菩萨,你的心没有改变,还是凡夫心。所以这一种供养是修福,对佛菩萨表示一点敬意,真正好处没有得到,不懂得表法的意思,你的念头换不过来。下面告诉我们:
【今准。】
“准”是依据。我们依据:
【佛说八大菩萨曼陀罗经。】
里面有一段话说:
【于如来前,观地藏菩萨,头冠璎珞,面貌熙怡,寂然愍念一切有情。】
你要能把这个意思看出来,这是佛家供养佛菩萨形像真正的意思,佛菩萨的形像供奉在那里,那是教学。我们今天把佛菩萨的形像当作神明来看待,所以错了,这就是佛法变成了宗教。佛法本来是教育,现在变成宗教,完全是用一种宗教的心来看待佛菩萨。下面说:
【左手安脐下托钵。右手复合掌向下。大指捻头指,作慰安一切众生想。】
这一段是经文,就是《佛说八大菩萨曼陀罗经》里面说的这些话。下面解释,它表什么意思?
【头,即一切种智。】
“头”代表“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自性本具究竟圆满的智慧,表这个。
【冠,即毘卢法性。】
“冠”,戴在头上的。“冠”代表“毘卢法性”,“毘卢法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毘卢是毘卢遮那,是法身,它的意思是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处,是我们的自性,真如本性,用这个来做比喻。
【璎珞。】
这是装饰品,这个大家容易懂得,佛菩萨胸前这些装饰。
【表总持四陀罗尼。】
这就是四种总持。下面批注:
【一是法。二是义。三是咒术。四是忍。】
这是教给你,佩带璎珞就是你把宇宙人生这一切理论、现象、方法,你全都抓到了。“陀罗尼”是总纲,纲领、要领你掌握到了,诸法你掌握到了。“义”是理论、义理,你掌握到了;“咒术”是方法,你也掌握到了;“忍”就是无生法忍,也就是讲的受用,真实的受用你也掌握到了。
【以表种智,从法性而成,故能总持一切法门也。】
你能掌握,你能够总持,你能够掌握到原理原则,你没有智慧怎么能掌握到?“种智”是“从法性而成”。我们看头、看帽子,你要懂得这个意思,这个表法。
【面貌熙怡,表从心所现慈悲相好。】
他面貌非常慈祥,容貌让人看到都能生欢喜心,生恭敬心。
【盖一身之相以面为要。诸法所依,以心为体。相逐心生,故以表心。】
“相”表什么?“相”表心。心慈悲,相就慈悲;心好,相就好。所以看人的心从哪里看?从相貌上看。诸佛菩萨的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都在容貌上表现,他表的是“从心所现慈悲相好”。我们看到这个相好要学,我们要想这种好相,你要修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相随心转,连世间人都懂这个道理。我们没有好心,哪来的好相?可是我们看世间人,有一些世间人相好,很美;但是你仔细再去观察,他有美,他没有善,他没有真。佛菩萨的相好,“真善美慧”四个字具足。世间人有些人相很好,他美,真善慧没有。所以我们往往看到那种人,古人常讲“自古红颜多薄命”,下场都不好,四个他有一个,缺了三个。
他这个美从什么地方修的?他有因。美是慈悲心修的,心地很慈悲,多做一些慈善事业,多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他做得不得法,他不是真心去做。为什么去做?好名、好利,他不是真心。做这些事情,社会上多少人奉承他,多少人捧他,为这个,多少人赞叹他;如果没有人赞美,他就不做了。所以他不是真心,他不是清净心,他不是平等心,他得的果报,只有一个美貌,没有真实智慧,没有真实的福报;纵然得福报,昙花一现。这桩事情,诸位可以从许许多多电影明星里面,你可以观察到,这些都是摆在我们现实。我们从佛法,佛法是书本,从教室学得来这些道理,学来这些方法,我们要落实在生活当中,一天到晚接触的人事物全都是表法,会用心的人在生活当中成就大智慧,成就清净心。修行在哪里?生活当中修行,工作里面修行,处事待人接物里面修行,问题就是你会不会用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