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大乘菩萨:作不请之友

来源: 发表人: 2023-09-17 浏览量:575

大乘菩萨:作不请之友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不乐二乘”。“二乘”人跟大乘差别在哪里?二乘人只图自己享受,不愿意帮助别人。声闻、缘觉他不愿意帮助别人,这个话诸位要听清楚,他是不愿意主动帮助别人,他是被动的。人家有求于他,他还是非常慈悲,乐意帮助人家。你不求他、不找他,他不会来找你,这是二乘根性。大乘菩萨根性不一样,主动去帮助别人,《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作不请之友”,小乘人一定要有人请,大乘人不请就来了。譬如现在社会交际应酬,讲对等、讲身分,是小乘。我今天是这样的身分,邀请我必须要跟我身分相当的我才去,这是小乘人。大乘菩萨没有分别,地位高的请我去,地位低的人请我也去,要饭的请我我也去,没有分别了。小乘人执着没有了,分别还有。大乘菩萨分别也没有了,所以才能“作不请之友”。他有分别,不请之友他还做不到。这是真正大乘菩萨,他不乐二乘。

  “以依能习向二观心”,“二观”就是止观,就是前面所讲的奢摩他、毗婆舍那。止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观是智慧,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决定不迷;止观双运,这才圆满成就。“最妙巧便”,“巧”是善巧,“便”是方便,最微妙的善巧方便。这一句话,实在上就是讲天台的止观,华严的法界观,天台、华严修行的方法都是“最妙巧便”,确确实实没有法子形容,我们只有讲一个大圆满、大自在,实在是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它。

  “众智所依行根本故”,为什么?他的行都是智慧;也就是说,这一些人生活在智慧之中,我们今天讲高等智慧的人,他生活在高等智慧里,生活在圆满智慧里。我们凡夫生活在烦恼里面,那怎么能比?我们今天生活在妄想、在分别、在执着,生活在自私自利、在贪瞋痴慢烦恼之中,你怎么不苦?佛菩萨这个东西都没有了,妄想分别执着、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都没有了,他都放下了,生活在自性本具的智慧里头,般若智慧之中,所以他表现的最妙巧便。即使是他的私生活都是教化众生,都是为众生示现,为什么?他没有私生活。四相破了,“我”都没有了,哪来的私生活?全体的示现都是帮助众生觉悟,给众生做个样子。言教、身教、意教,身语意三轮教诲,这是大乘佛法,这是《华严》、《法华》。“众智所依”,这是根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