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一代时教最妙之法

来源: 发表人: 2023-09-18 浏览量:794

一代时教最妙之法


  真如法性, 生佛体同。迷悟攸分, 苦乐天殊。故我世尊特垂哀愍。虽于尘点劫前, 早成佛道。又复悲运同体, 慈起无缘。不违寂光, 示生浊世。出家修行, 成等正觉。拯彼迷流, 同登觉岸。说法四十九年, 谈经三百余会。随顺机宜, 循循善诱。大机则示以五蕴皆空, 六尘即觉, 毕竟一法不立, 直下万德圆彰。小机则曲垂接引, 为实施权, 令其渐培佛种, 以作得度因缘。如上随机所说种种法门, 虽则大小不同, 权实各异。皆仗自力, 断惑证真, 方出生死。故于如来普度众生之怀, 未能究竟舒畅。由是于诸法外, 又复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指极乐世界, 以为本有家乡。指阿弥陀佛, 以为无上慈父。令其发菩提心, 持佛名号, 以深信愿, 求生西方。果能拳拳服膺, 念兹在兹。则以己信愿, 合佛誓愿。生佛相契, 感应道交。现生则业障消灭, 福慧增崇。临终则蒙佛接引, 托质宝莲。其有惑业已断, 则即登补处, 速证佛乘。纵令博地凡夫, 通身业力, 亦可仗佛慈力, 带业往生。既往生已, 即得迥出凡流, 高预海会。惑不期断而自断, 真不期证而自证。此之法门, 全仗佛力。喻如跛夫日行数里, 若乘转轮圣王轮宝, 则顷刻之间遍达四洲。是轮王力, 非己力也。毕世修行者, 固然如是。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 临命终时, 地狱相现, 若能志心念佛, 即得蒙佛接引。良以佛视众生, 犹如一子。于善顺者固能慈育, 于恶逆者倍生怜愍。子若回心向亲, 亲必垂慈摄受。又复众生心性, 与佛无二。由迷背故, 起惑造业, 锢蔽本心, 不能彰显。倘能一念回光, 直同云开月现。性本不失, 月属固有。故得历劫情尘, 一念顿断。喻如千年暗室, 一灯即明。此实一代时教最妙之法, 上圣下凡共由之路。遍透九界之机宜, 极畅如来之本怀。猗欤懿哉。何可得而思议也。及至大教东来, 庐山创开莲社, 一唱百和, 无不率从。千五百余年来, 潜修显化者, 多难胜数。举其尤者, 元魏则有昙鸾。陈隋则有智者。唐则有道绰, 善导, 怀感, 飞锡, 承远, 法照, 少康, 大行。如上诸师, 悉皆道超十地, 德震九重。无一法而不通, 唯此法以是尚。宋则有永明, 昭庆, 四明, 长芦。永明则汇禅教律, 归于一心, 作四料简, 偏赞净土。昭庆则血书华严, 社结净行, 宰辅牧伯, 争先归依。四明则钞述妙宗, 理极观道。长芦则拟结莲社, 大圣书名。明则有楚石, 妙叶, 莲池, 蕅益, 清则有省庵, 梦东。莫不宗说兼通, 行解相应。专重净土, 普劝修持。在昔之时, 禅宗诸师, 多事密修, 殊少显化。自永明后, 率多明垂言教, 切劝往生。如死心新, 真歇了, 中峰本, 天如则等。至于宰官居士, 若刘遗民, 白居易, 文彦博, 杨无为, 王日休, 袁宏道, 周梦颜, 彭绍升等, 或结社以精修, 或著论以敷宣。如上若圣若贤, 若缁若素, 异世同音, 极力弘阐。故得莲风大振, 普遍中外, 滔滔然如百川万流之朝宗于海。良由华严法身大士, 证齐诸佛之后, 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观经五逆十恶, 将堕阿鼻之时, 若能十称佛名, 即得高预末品。故得无机不被, 无法不摄。如天普盖, 似地均擎。森罗万象, 无一不在其中, 能出其外者。诚所谓九界众生离此法, 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捨此法, 下不能普利群生。由是恒沙如来, 出广长舌以赞扬。诸宗尊宿, 发金刚心而流布。南五台者, 系观音大士降伏毒龙, 现比丘身所开道场。自隋至今千三百余年, 其间高人轶事, 以屡更沧桑, 悉皆湮没, 无由而知。至明季时, 有性天文理老人, 隐居无门洞。(俗讹为湘子洞)后因游方至杭州, 住于黄龙庵。莲池大师在家时, 即与夫人汤氏归依座下。继则依之披剃。不久老人复返长安。莲池中兴净宗, 其源实发乎此。理老若非出格高人, 莲池岂肯屈身座下, 始终依止乎。事载云栖法汇, 莲池及太素塔铭中。夫观音大士, 辅弼弥陀, 度脱众生。此山又为中兴净宗发源之地。其主其山, 皆与众生有大因缘。鹤年居士高恒松者, 出身江苏, 笃信佛乘。才登仕版, 即弃簪缨。备询宗匠, 效善财之遍参。普礼名山, 同紫柏之游历。至止此山, 已经二三。于民国三年, 纠合秦僧, 修普同塔于大台之下。俾十方禅侣, 死有所归。复建二静室, 专修净业。以期若存若亡, 咸获往生。后于禅悦之暇, 游于灵应摄身二台之下。(摄俗讹作捨)见其岩高峻, 其地平敞。恍悟宿世曾住此处, 遂名其岩曰大觉。因建茅篷二座, 专修净业。以远宗庐山, 近法云栖, 决志西归, 故曰西林。量出家此山, 曾侍大士香火。后以参叩知识, 云游诸方。迄今三十余年, 道业未成。以故久寄海上, 无颜复回故乡。一日居士自长安来, 令将净土法门, 及此山此篷作一缘起。拟先刷印若干张, 俾见闻者开发信心。继则立石篷中, 以垂永久。因喜不自胜, 撮略述之。虽词旨拙朴, 无补法道, 亦不暇顾云。(增广文钞·陕西南五台山大觉岩西林茅篷专修净业缘起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