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执理废事
古德云:‘执性废修,如贫士拾豪家之券;著事迷理,类童蒙读古圣之书。’盖童蒙读书,虽不明理,果能熟读,天长日久,自能融会贯通,仍有悟解之望,如愚夫愚妇只知念佛,不研经教,但能至诚恳切,老实念佛,念至一心不乱,必能往生。聪明人谈玄说理,自以为深通经教,高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以致念佛亦不念,三宝亦不拜,不诚不敬,而欲求解脱,实无可能,所以著事迷理,远胜于执性废修。盖愚人但重事相,发于至诚,能有成就,比之聪明人只尚空谈者,大有天渊之别。
报恩,念佛
学佛可以使人了生死,出六道轮回,此是最大利益之事,而一般人尚有不愿学者,其故安在?就是不肯学佛。此类人自以为见解比佛还高明,对佛所说之法尚有欲批评检讨之处,此之谓世智辩聪,为人生八难之一,实为最可怜悯者。
净念,染念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学佛人之邪知邪见。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理,不可执理废事,众生迷惑颠倒,不攀佛缘,即攀缘六道。念头是刹那不停的,与其攀缘俗念,不如攀缘净念,烦恼未断,生死未了,如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缘,岂可轻视持名念佛法门。
观想,名相
持名念佛不必观想,亦未尝不可,须知色相已包括在一句名号之中,名必有相,先有相而后有名,名相皆不离一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与心有密切之关系,一句名号,功德无量无边。
念佛之胜方便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并无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尘之念,盖念佛之念无非直如之本体,即是趋向真如之妙用。
真如是清净心,念佛是清净念,同是清净,得以相应,所以念佛之念,绵绵密密,能至念而无念,故曰胜方便。
学佛,念佛是迷信吗?
或有人说,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你们还在念佛是不是搞迷信呢?据‘北平科技报’刊登一段报导,题目是‘西方科学家的东方哲学热’介绍西方科学家们正在热烈研究东方的‘老子’。‘婆罗门教与佛教’前几年科学画报发表一篇短文,题目是‘科学思想的无价之宝’内中介绍研究高能物理以及生命科学等等科学界的第一流人物中,许多人把佛教思想看为宝物。又如‘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其中说到:‘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惊人平行之处。’‘平行之处’指两者极为相似。可见我们不是迷信,一点也不落后,我们应当坚定信心,积极贡献力量,发出佛教的光辉,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和世界文化的飞跃,并为众生谋求彻底究竟的真实之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