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从三归再提升到第三福,就是大乘菩萨修学的基础。
“发菩提心,读诵大乘,深信因果,劝进行者。”
大乘菩萨不但要自度而且要帮助别人,所以‘劝进行者’是主动的去帮助别人。这里面‘深信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特别著重在“念佛成佛”的因果。我们可以从许多大乘经典上得到证明,《华严经》是念佛成佛最明显的例子。《法华》、《楞严》、《楞伽》都不例外,各位仔细去观察。所有大乘经上都告诉我们念佛成佛,这是我们学佛的基础啊!我们要从这里下手,从这里学起。
7、净宗五科—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
我们现在还没有成佛,没有成菩萨,没有往生,这个肉身还住在这个世间,天天还要跟大众接触,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社会的现实,佛教给我们六个原则,就是‘六和敬’。这一次台湾印的六和敬,林居士带了几套回来,希望镶成金框,我们常常看到警惕自己。‘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就是现在所讲的建立共识,我们大家有共同的认识,共同的理想、目标,这样能够生活在一起,和睦相处;‘戒和同修’就是守法,家有家规,国有国法,道场有道场的规矩,人人都能够遵守。‘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佛教给我们的六个原则,我们跟现前社会大众相处一定要遵守。
‘三福’是个人修学的基础,‘六和’是我们处众的基本原则。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你在这个世界,无论在那个国家,那个地区,无论是那一种型态的社会,你是无往而不利,处处受人尊敬、欢迎。这个利益就不可思议!要确实去做,认真的去做,从这个基础不断向上,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你一定要遵守三学、六度、十愿。‘三学’是戒、定、慧,在《无量寿经》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这经题三学具足;不但三学具足,三宝也具足,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由此可知,《无量寿经》不可思议,希望同修们认真努力,我们这一生绝不空过,这是无量劫来真正难逢的因缘,这一生遇到了一定要珍重、把握,一定要成就。我的话就说到此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