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形式戒去读戒经
南宋之后中国没有比丘,可是戒照传,我们自己心里一定要清楚,这是名字传授,没有实质。为什么要这个形式?我们读诵戒经,避免别人毁谤,戒经上说没有受过戒的人不可以看,我们受形式戒去读戒经。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真正能够做到一条,明了一条做到一条,你这条戒受了,不在形式。你就是在登坛受了戒,你没有做到,你没有受,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的身分。蕅益大师受了戒之后,受了比丘戒之后,在佛菩萨面前退戒,他持沙弥戒。因为沙弥戒,没有比丘,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可以发誓来求受,菩萨戒也是如此,所以菩萨戒跟沙弥戒,在家居士是可以得到,因为不需要真实比丘。比丘、比丘尼戒要真实比丘,没有真正比丘,决定不得戒律。所以蕅益大师一生自称菩萨戒沙弥,这是祖师大德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老人家称沙弥,他的徒弟就不敢称沙弥,成时法师,蕅益大师的著作,成时法师把它整理、刻版流传下来,这个功德很大;没有成时,蕅益大师的著作就没有人传下来。他的弟子自称菩萨戒出家优婆塞,优婆塞我们今天称居士,成时法师多谦虚,我是出家的居士,你们是在家居士,我是出家居士,这是名副其实的身分,正确的理念。在晚近弘一法师对于戒律很有研究,他老人家自己也自称出家优婆塞。这是我们一定要懂,要晓得自己的身分,不至于做错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