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头上动土
心怀不平的刘堪加紧怂恿刘义康在皇上面前说殷景仁的坏话,不料宋文帝是个明白人,诋毁殷景仁的话听得多了,他还隔三差五地把这些话转述给殷景仁听。殷景仁对来自朋友的中伤深感难过,他感叹说:“我把他引荐入朝,然而他进朝反过头来就咬人,真是人心难测!”倍感人情冷暖的殷景仁心灰意冷,马上向皇上打了个报告,自称身体有病,难以胜任工作,请求辞职。只是辞职信写了一封又一封,皇上就是不批准,因为文帝知道,殷景仁是思想上不痛快,所以令他在家安心养病,旁的事不要想。
刘堪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建议刘义康趁殷景仁外出的时候,派人假扮强盗杀掉他,即便是皇帝知道了真相,也可以想办法解释,总不至于因为殷景仁的缘故伤害了皇帝与刘义康的手足之情。这计谋策划了很多次,还没有来得及实施,文帝手下的密探就闻到了气息,文帝干脆下诏把殷景仁的私宅迁到了西掖门外,与皇宫禁院靠在了一块,再贸然行动,那不等于在太岁头上动土吗?那结果只能是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得已暗杀计划无疾而终。
文帝的保护之举让刘义康也感觉到了危险,他想皇上可能得到风声了,便急忙命令自己手下的幕僚及其党羽们要相互约束,小心谨慎,任何人不能靠近殷景仁的大门,以免真把文帝惹翻了,到时没有好果子吃。
达不到目的的刘堪内心备感煎熬,他决定铤而走险,暗地里结党拉派,谋划着要拥立刘义康为帝,只有让刘义康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才能彻底打掉殷景仁头上的保护伞,然后致殷景仁以死地。被不平之气迷住了心窍的刘堪就像拿着根隐身草,只看得见愿望,却看不到危险。身为臣子而起谋逆之心,是可忍孰不可忍,文帝一怒之下,杀机顿起,刘堪,他的三个儿子及其党羽们全部被诛杀,受命承办这个案子的,正是殷景仁。
奔赴刑场的刘堪望着高坐在监斩台上的殷景仁感叹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以淮阴侯韩信自比,只是到死他也不明白,他并不是死在殷景仁之手,而是死在了自己的心态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