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最黑暗时刻

来源: 发表人: 2023-08-25 浏览量:148

最黑暗时刻

     1942年,是黎明前的最黑暗时刻,茨威格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胞和民族被灭绝人性地大规模消灭,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精神上巨大的痛苦,让他难以承受这份生命之重,怀着对现实世界巨大的失望和对人类理想的破灭,在异国巴西,与妻子双双服下剧毒药物,离开这个他不愿再逗留的世界。
事实上,可能在某些局外人看来,茨威格完全可以不必去选择离开世界,因为当时他的文名煊赫,虽然他是犹太流亡作家,但巴西政府给予他很高礼遇,他衣食无忧,他拥有无数崇仰者,他的作品朗诵会,人满为患。


但他说:“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它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在此地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从头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那天偶尔看到刘白羽的《谈艺日记》之一,说到川端康成的决然离开。由此,想到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时有着一种不可调和的相悖之处。川端与茨威格,相似在哪里,相异又在哪里呢?
我想,他们都有一双太过雪亮的眼睛,而这双眼睛,又正好看见了那些暗夜里的悲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