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千里祭哀思,殊途同归网上祭祀

来源: 发表人: 2023-08-26 浏览量:149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春暖花开之季,清明节来临,回想起记忆里奶奶的形象,仿佛近在眼前,却又阴阳相隔。生命中的花开花败,是前枝为后代留下更迭的空间,让自己的绚丽成为记忆中的画面。
年少的我,远离故土,开始异乡求学的旅途。每逢佳节,总是奶奶给我嘘寒问暖,当时的自己还没有为人父母,无法体验奶奶那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心情,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接过奶奶的压岁钱似乎才懵懂的意识到老人家的那份爱子之心。每回到老家,年迈的奶奶总是将家里的鸡蛋煮好放到我碗里,平时舍不得吃肉的她会打开包着钱的手帕为我买肉,买糖。
工作以后,老人家生病辞世,由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从接到消息赶到农村家里已经过去了2天,由家中的长辈操持着葬礼。看着摆放奶奶的灵柩离开我的视线,才发觉原来她老人家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爱太深太沉,点点滴滴的画面承载着是她对我那细致的爱,不求回报的关心。
在都市异乡的打拼带着苦涩,时间上的强制性让我只能过年回老家简单的祭拜,看着年幼的孩子对离世亲人的陌生,我担心以后自己也会淹没在时间长河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清明祭祖的习俗受到地域、时间限制日益加深,大家往往没有办法在清明扫墓时回到家里,作为扫墓的目的在于记录长辈的生命历程和精神,追思先人、教育后人,缅怀逝者先人的出发点。在现在的都市里,大家新兴了网上祭拜,并受到民政部鼓励成为绿色扫墓的方式。
天堂纪念网里,用户可以通过互动、仿真的方式,为逝者献花、点烛,献上祭品等等,建立纪念园区,留下许愿墙,写下生平事迹,记录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代表的不仅仅是时尚,更是一份无法回乡祭祀的哀思。
 
网络祭奠的好处不仅仅是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还可以在时空的阻隔中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拜,承载着对逝者的思念,还可以成为逝者交流的一个平台基础。
    在90后,00后可能对传统的清明扫墓不太感兴趣的同时,建立网上墓地,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归传统,重温亲情,体验血脉传承的意义,在网络中数百人一起祭奠先人,表达对生命的崇敬不是更有意义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