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共同赢利的利益链
说点身边的实在事。这几年艺考热一浪高过一浪,笔者忝为敝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考官之一,眼见了很多让人笑不出来的情景。为数不少的考生可以说完全不具备学播音主持专业的资质,比如形象气质、音质音色都离要求相去甚远,这些学生何以也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和上万元的费用去参加培训?原来此中大有学问:一是其学校老师带队来省城参加培训可以从培训学校拿到最高70%的学费回扣,二是培训学校对生源的需求多多益善,所以无论什么样资质的学生都会被鼓励参加。而对招考学校来说,考生越多所收报名费也就越多,于是乎,从中学到培训学校到招考学校,形成了一个共同赢利的利益链,又有谁会提醒那些原本毫无希望的考生及其家长?
以上还只属于“缺失善意”的层面,此外的种种传闻就更让人不寒而栗。据说某些“牛校”早就明码实价了,高者达20万元,而最牛的考官甚至财色双收。这些虽是较为极端的例子,但视学生家长为开发资源确已成为最基本的一种思路,笔者亲耳听某招生负责人说,以后最好不要招农村考生了,家长们都没有什么资源。
呜呼,当良心成为奢侈品的时候,人之为“非人”也就不远了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