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理解,也要抵制
最近听到一位朋友的故事。这位朋友的爸爸要过生日了,他和老婆出去逛街买礼物。老婆执意要买一件80元的处理羊毛衫,气得这位朋友当时掉头就走了。要知道,老婆的爸爸过生日时,她买的是一件500元的羊毛衫。朋友的工资是她的两倍,凭什么二老的礼物差距那么多。因为这事,夫妻俩冷战了。
我想,这种事谁遇上都会生气。假定神仙也有配偶,也有父母,神仙也会生气。但是,既然发生在夫妻之间,还要多方考虑,充分理解,然后才能寻得恰当的解决之道。
女子嫁到夫家,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古代的和蕃政策,就是将宗室女嫁给外邦,以求两国和好,边境安宁。这虽是一种极端的例子,却最能说明女子身份改变的不易。一面侍奉这厢的君主,一面心里还在惦念着那厢的朝廷。大概一直要到生儿育女,成了老奶奶才会死心塌地的归顺。普通人家的婚配,不会牵涉到国家的安宁;但是,两个家庭的安宁也就系于此女一身了。一般来说,刚结婚那几年表现还不严重,毕竟是新媳妇,声名呀规矩呀约束着。到了三十岁左右,就不一样了,此时或儿或女已生下一两个,或穷或富都已大权在握;若这时真要动了帮扶娘家的心思,说夫家成了娘家的库房,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当然,这是糊涂虫的做法,聪明的女人会像英明的国家领导人那样,发展生产,涵养税源,再源源供应。想想,一身系两家之兴隆,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大的成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