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一些网站、论坛分别推出了自撰“墓志铭”的活动。仅在微博“清明节——写给自己的墓志铭”专版上,从3月30日开始,网友已发布了2800多条“我的墓志铭”,平均两三分钟就有更新,不少人的“墓志铭”还引来了众人围观讨论。
网友“由我生活”告诉记者,刚开始感觉撰写“墓志铭”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但是看到很多网友简短的表达,感同身受。“在网上发布‘墓志铭’就像是和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对话,以淡泊的眼光看待现在的一切纷扰,反思生活,明确努力的方向,以此告慰亲人。”他说。
记者看到,网络“墓志铭”或饱含深情,或戏谑调侃,充满着对生命的感恩。网友“奔跑在阳光里”写道:“生命如奔流的黄河,我的一生没有多少的波澜,但是充满了激情,为理想走完了一生,虽然没有感恩过太多的人,但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当然还有一些无奈之词,“终于有了一个长久的家,虽然不够宽敞明亮,但遥不可及的梦实现了。”
专家分析说,以微博等新媒体为载体的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将传统节日与个人情感诉求连接起来的平台。在追忆亲人的同时,传统节日的意义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