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迷信与铺张缘何“借尸还魂”

来源:互联网 发表人: 2023-12-10 浏览量:769

 有关部门前不久发布消息说,每年北京市居民用于清明祭奠、扫墓的花费达9100万元之多。

 上海某媒体记者在清明前,到沪上的“冥品一条街”采访,发现各式纸制品成了抢手货,而且有“超豪华”趋势。这些纸制品有豪华的“洋房”,也有老式的“石库门”。“房”里布置得很豪华,1米高的3层楼大洋房里组合家具、各类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虽然这些纸制品价值不菲,却备受欢迎。据作坊的老人向记者透露,3月一到,纸制品就进入“黄金销售期”。

 而精明的广东人自然不会放过清明赚钱的大好时机。清明节前十几天,许多酒楼就竖起了“祭祖金猪188元一只”的牌子。前来订购祭祖乳猪者趋之若鹜。

 不独京、沪、穗,这几年来,在全国各地,清明祭祖扫墓铺张浪费的现象处处可见。许多地方,大批商家看好做“冥品”生意,清明前后几天,许多城市都需出动交警进行交通疏导。

 正常的祭祖扫墓本无可非议,但过分铺张的祭扫不可取,分析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点:传统习俗中迷信的观念依然影响着许多人。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强调的是祭奠的诚心而非排场。而现在有一些人认为祭品丰盛、规模浩大,祖先在天之灵就会高兴,更加保佑自己。

 现实社会的浮躁与消极的因素影响着祭扫方式。对待死者的态度实质上是活人生活态度的一种折射。有人在祖父坟前烧纸扎“三陪小姐”,说让老祖宗“解闷”,不知道他们是否考虑和祖父合葬的祖母的意见?有些人焚烧制作精美的“冥币美元”,难道他们的祖先也会漂洋过海去消费?说白了,是一些国人浮躁的心灵企图得到安慰的一种方式。有些人祭祖,开着靓车,放着音乐,一大群人吵吵闹闹,真不知是去祭扫还是郊游。

 不正之风也吹进了祭扫中来。现在不仅仅上司的父母办丧事时,一些阿谀奉承之徒争着送礼,以求晋身之途,在每年祭扫时,也有许多人向上司大献殷勤。更有动用公款、公车祭祖者,今年清明节前,天津市、武汉市等地专门下文严禁公车祭扫,可见此风之烈。

 以清明祭祖为名,宗族势力重新抬头。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地区的宗族势力重新抬头。不同的宗族比祭扫的排场,比祖坟的气派。解放前一些宗族的坟山解放后划归于另外的乡、村集体所有。因此,为了“归还”祖宗坟山,有些地方在清明祭祖时还酿成械斗。

 要文明、节约地过清明节,有关部门除加强管理外,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国人真正树立起文明祭扫的观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