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奶奶打草鞋

来源:<a title="" href="#">曾经沧海</a></span> 发表人: 2023-12-24 浏览量:2647

                                                                奶奶打草鞋

 

        国庆期间,我们全家人到南岳游玩,在南天门下看到当地的村民在兜售草鞋,编得稀稀拉拉的还卖5元一双。我和妻子说,要是我奶奶打的草鞋卖5元一双还差不多呢!
       我奶奶是一个不幸而坚强的女人。她34岁便守寡,从此再未改嫁,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子女过活,日子很是艰难。幸亏她还有打草鞋的手艺,便靠着卖草鞋的角儿八分钱,奶奶也勉强把一家人的生计给维持下来了。
       那时还在搞生产队,奶奶每天都要出工赚取工分,于是打草鞋便只能“披星戴月”或“挑灯夜战”了。碰上农闲时节,便是奶奶的“黄金时间”,奶奶会争分夺秒,尽量多打几双。
        奶奶打草鞋有一套专用“行头”:一条结实的椿木凳,一个杂木制的草鞋扒,一根“缚木”。打草鞋前,奶奶会拿些棕丝搓成纤细光滑的“草鞋筋”备用,照例每次要搓一大堆。还要花半晌的功夫将干稻草捶扁捶软,用的是木锤,用力要均匀。当然。花花绿绿的碎布条也是要剪好备用的。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大笸箩里。
        开始打草鞋了。奶奶伸展一下身子,骑在椿凳末端,再将草鞋扒钩在椿凳前头。她拈起一根草鞋筋,麻利地套成一个“8”字,将一头系在缚木上起个固定作用,将另两头套在木楔上。奶奶拈起几根稻草,往手心里吐点口水左搓一搓,右搓一搓,搓紧以后再绕着草鞋筋上下穿插。穿一排便要用力绷紧靠实,不留丁点空隙,这样打出的草鞋才紧板耐穿。编完一段便换个齿,这样才能慢慢编出脚的形状。收口是打草鞋的一道关键程序,关系到草鞋是否“呷脚”。手巧的奶奶会根据顾客脚形的大小来收口,还会在大脚趾和系带处扎上软软的碎布条。有了这个细节,穿奶奶的草鞋走再长的路也不会咯脚。手脚利索的时候,奶奶打一双草鞋也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后,奶奶便会拿着自己打的草鞋仔细端详,就像打量自己心爱的孩子。这时她会歇上一会儿喝口水擦擦汗,然后接着打下一双。记忆中奶奶打草鞋虽然没有“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优美,但总是从容不迫一丝不苟的。她打的草鞋就像她这个人一样,总是精精工工的,难怪当时村民们都爱买她打的草鞋穿。想来那时她打草鞋,不仅是生活的一种必需,而且是一种劳动的乐趣吧!
       我那时还只有七八岁光景,一般就守在旁边,帮着递根稻草布条、拿把剪刀什么的。奶奶一高兴,便会赏我一两分钱买纸包糖吃,这便是我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候了。
        前几天奶奶80大寿的时候我带着妻儿回老家祝寿,看到了奶奶打草鞋的椿凳。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这条油黑发亮的椿凳,想到奶奶孤儿寡妇,曾经在这条椿凳上从朝霞坐到夕阳,从暖春坐到寒冬,从满头青丝坐到白发苍苍,心中充满了感慨。坐在这条依然结实的椿凳上,我似乎又回到了逝去的岁月。奶奶早就不打草鞋了——谁还需要她的草鞋呢?我这做孙儿的唯一能做的便是把奶奶打草鞋的故事记下来,以之纪念那段饥荒岁月和祖辈的辛劳。

                                                              (本文发表于2004年5月13日的《锡矿山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