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成佛比为百姓谋利的功德大吗

问:成佛和为百姓谋福利,什么功德更大? 答:成佛,正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只有利益众生,才能积累成佛的福德资粮。《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还告诉我们: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由此可见,成佛和利益众生完全是一致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问:为什么要学佛?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答:学佛,是因为人生存在问题。如果人生完美无缺,没有任何问题,就大可不必学佛了。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人生的烦恼痛苦,就是对生死之迷的追问,对终极归宿的困惑,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所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断除一切疑惑,亲证诸法实相。 如果不是带着这些问题学佛,只是求佛保佑,可以算是信佛,但不能算是学佛。学佛,是学佛所言,行佛所行,而不是一味祈求保佑。那样的信,....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从理论上说,我们对一个人进行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但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本身没什么道理可说。此外,还有因缘和业力在其中作用。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人动情?也是多生累劫的积累。在前生乃至更前生,也许你们曾经相爱,曾经山盟海誓,曾经互为母子、父女、恋人,这些缘导致你们在今生继续发生纠葛。看到这些,我们更要善待每一个缘。因为了知因果的真实不虚,就应以佛法智慧予以解决,尽可能使之转为善缘、法缘,而不是陷入情感....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着手。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须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律严加防范、守护,缘也不易成熟。其次是定的力量。面对引发情执的外境,若能以观照力系心一境,心就不易为其左右。第三是慧的力量。以智慧透彻情的虚幻本质,就能在根本上铲除情执。情也是因缘所生法,了无自性....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说到情,佛弟子应以大慈大悲之心利益一切众生,这本身就是真情大爱,怎么是绝情呢?说到法,佛弟子应将佛法落实于心行,念念都要如法如律,怎么是绝法呢?说到交,对众生不仅不能绝交,还应视为自己的骨肉至亲,乃至生起对母亲那样的感恩心。所以说,修行是否要做到三绝,关键是看:什么情,什么法,什么交。如果是贪爱之情、外道非法、酒肉之交,那是必须杜绝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什么是有情与无情?无情能成佛吗?

情与无情是不能分开的。情就是指有情感知觉的众生,无情就是指草木、大地。佛法讲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呢?正报、依报不能分开,依正不二。有什么人就有什么五蕴身,有什么五蕴身就相应有什么环境和遭遇,这是谁都有的,不能分开。比如说菩萨成了佛,他就有佛土;法藏比丘成了佛,根据愿力就有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正报就有什么依报,众生有业报,其所依报的土就是五浊恶世,这是不能分开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一切情与无情从....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如果不执著的话,是不是会过于消极?

不执着不等于冷漠地什么也不做!并不能从执着与不执着推导出消极和积极,消极与积极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是从要做的事情的价值来衡量的;执着与不执着是我们做此事的心态,是从做事后的心情来定位!本是不相干的两件事,完全可以二者做到,并不矛盾!执着是产生痛苦的根源!我们不执着只是断掉痛苦的根源罢了,并不影响我们做很多有价值的事!如果我们真正生起菩提心,我们会将整个生命融入到奉献中去!执着于事,乃是凡夫、外道....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快乐往事

快乐往事 1975年年底,20来岁的马未都调到了航天工业部,在七机部的一个厂当工人。工厂第一次发奖金,为了打破大锅饭,上级规定把奖金分一二三等:一等8元,二等7元,三等6元。就因为这一元钱的差别,车间停工讨论。会议室烟雾缭绕,气氛十分沉闷,每位与会者都心事重重,翻看着不知年月的报纸,少有人打头炮。终于有人表态了:我这个人大度,不在乎这一元钱,少了这一元钱也能过日子,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少....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

关于应不应该发生的事,首先要对这一标准进行界定。究竟来说,既然发生了,就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分别。而从道德规范来说,则有相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比如佛子,就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又如共产党员,也有党员的章程、守则。根据这些规范,对各种言行作了界定,有应该做的,也有不该做的。但所有规范都是根据具体对象而定,没有绝对标准。也有些人,只是根据个人好恶、利益来判断,那么,判断本身也可能存在问题。 至于命中注定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佛教认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佛教是讲缘起的,何为缘起呢?缘起,亦名缘生。因缘生起的略称。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佛教常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来说明缘起的理论。   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开始的。既然没有开始,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能成立。人类对世界起源的探讨是直线式,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追究最初的哪个开始....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