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

【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因为修布施的人他发的是大慈悲心,大慈悲心跟佛的心相同。佛家讲慈悲略说有四种,世间人只有爱缘慈悲,他爱你对你就慈悲,不爱你他对你就没有慈悲心;慈悲是关怀爱护,全心全力的帮助你,他不爱你这就没有了。世间有智慧的人、有大福德的人,他有众生缘慈悲,他懂得爱自己也爱家人,爱家人他也爱国家、也爱民族,乃至于爱护世界一切众生,这个....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凡夫境界

现在我们观察世间现前有福报的人,可是你仔细去观察,他的福报几乎很快就享尽,一世寿命还没有完,他的福报尽了。我们在国外看到许多,公司倒闭、破产,他年岁还不太大,这就是享福的时候不知道修福。真的世间人,福报能够到两代、到三代,很少。现在是一代自己本身,能够享一生的福,这种人已经不多了。往往享福时间都很短,享福的时候不知道修福,享福的时候不知道利益社会众生,所以他的福报享的时间很短暂。这一条就很重要,享....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较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这个事情地藏菩萨哪有不知道的?这一问一答是说给我们听的,让我们觉悟。业道众生就是指六道众生,六道众生里面特别是指人、天二道,人、天二道当中又特别专指人道,这个法会是在人间开的,是为人间讲,这个法会是在忉利天宫,欲界天。较量布施,较量是比较、衡量;比较、衡量布施,有....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愈施愈多,施多得多

这一次经济的风暴、经济的衰退,诸位看得非常明显,几乎每一个人都受到影响,我们仔细去观察,居士林没受影响,不但没有影响,居士林的收入还增加。照一般说信徒们每一个人经济都非常困难,布施供养相对当然减少,这一定道理,为什么居士林的收入不减少反而增加,道理在哪里?布施。居士林布施多,大布施!在这样困难之下,它的布施是有增无减,所以它的收入也就有增无减。证明佛讲的话没错,财愈施愈多,你不怕布施,愈施愈多,我....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无量无边的法藏

这个地方一丝毫夸张都没有,句句说的是实话,我们读了、听了不相信,是因为你自己不会念,你念的不相应。果然相应,你看到这个经文你就会相信,你不会怀疑了。这是在无量法门里面,这个法门特别殊胜,为什么?这个法门是个圆满的法门,一称佛,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其中,一分缺陷都没有;学其他的法门功德固然很大,里面还是有缺陷,不能包括这么完整,一称佛这是圆圆满满的包括了。在我们讲堂里面,同修们应当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愿生恶世救苦众生

底下一句是《大智度论》上的话,这说得好,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这话是佛讲的。具缚凡夫,烦恼没断,你还有见思烦恼,换句话说,你还有是非人我,你还有贪嗔痴慢。在这个境界里面,虽然有大慈悲心,发愿要生在五浊恶世,去救度一些苦难众生,成不成?不成。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还有什么能力度别人?我们也曾经见到,有一些出家人发心,他不求净土,他发心:我来生还要当....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清净、平等、觉

所以大家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了解这些事实,修心重要,心好就相好,心好身体就好,好心为众生就好、为社会就好,为自己就不好。这是佛苦口婆心、千言万语教导我们,我们要细心要能够体会,要能够依教奉行,修行没有别的就是修一个好心,修一个真诚。《无量寿经上》把修行的纲目写在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依照这个纲目去修就好,清净平等觉就是佛心。我们在清净、平等、觉的前面加个真诚,后面加个慈悲,有好处,怕有一些迷惑人,....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   地藏菩萨在这个地方,给我们介绍了十尊佛之后,又说出这个地方的九尊。末后告诉我们,像他所说的这些佛,数量是无量无边,不可称说。这是教给我们,要称念诸佛的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通常我们偏赞阿弥陀佛,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其实每一尊佛的德号,都是不可思议,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这才真正....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一念迷情,一念自私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一念迷情,一念自私,铸成大错。这种错误的面逐渐逐渐扩大,使一般人对于皈依真正的意思迷失掉,不但影响的面扩大,影响的时间久了,代代相传,我们都以为这是正确的,谁能发现这是错误的?我们要是不读《六祖坛经》,要是不读蕅益大师这些著作,我们怎么会知道?《坛经》里面给我们启示,六祖传授皈依,他居然不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这个解释,他说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我早年读这个经的....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自性觉、正、净才是三宝

自性觉、正、净才是三宝,这是佛家修行证果的总原则、总纲领,一入佛门第一堂课,就把修行证果的总纲领传授给你,这叫做传授三皈,让你这一生生生世世,向著这个方向、向著这个目标努力迈进,你就能成菩萨、成佛。佛法的教学实实在在是美满到极处,真实的圆满,一开端就把这条路指清楚、指明白。可是现在我们常常看到,皈依是皈依某一个法师,这完了。皈依某个法师这个流弊,由来已久,我们从蕅益大师的著作里面看到;蕅益大师是明....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