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佛说八师经》——佛陀的八个老师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耶句。来诣佛所。阿难白佛言。有异学梵志。今来在外。欲咨所疑。天尊曰现之。梵志乃进。稽首佛足。天尊曰就座。梵志就座。须臾退坐曰。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巍巍堂堂。犹星中月。神智妙达。众圣中王。诸天所不逮。黎民所不闻。愿开盲冥。释其愚痴。所事何师。以致斯尊。天尊叹曰。快哉斯问。开发大行。吾前世师。其名难数。吾今自然神耀得道。非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梦参老和尚解《四十二章经》念佛先除障碍

梦参老和尚(图片来源:普寿寺)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苦的人,为了生活奔波,他怎能来念佛念到一心呢?再说富贵的人,他光享受去了,富贵修道难,这也是难啊。你先得把这些个难的除掉,才有可能一心念佛。 贫穷,怎么样供养三宝、布施?贫穷布施难,不容易做到的。这都是念佛的障碍。我说的这些难,你考虑考虑你有没有?你有,那就得加倍用功了,否则,说生极乐世界,办不到的。 ....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明一法师——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就会遇到许多问题。 比如,关于2012年,许多人因为受社会传言的影响,总是纠缠着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或者是遇到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就往2012上靠,实没有比这更没谱的事了。 遇到这样的人,可以问问他对于出车祸的人,当天算不算世界末日?因为这一天对于当事人来就是世界末日。接着问他,那你出门还坐车吗?他们常常是思考一下之后慢慢地也就笑起来了。所以,该干嘛还干嘛去,祖....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佛说阿弥陀经十念心不乱可归净土(2)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三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佛说阿弥陀经十念心不乱可归净土(1)

编者按:《佛说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开显了一个方便解脱的法门。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至一心不乱,意不颠倒,临命终时,则可往生西方净土。汉传佛教形成的以持阿弥陀佛名号,诵《佛说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为主要修持方法的净土法门,一直拥有着广大信众基础。《佛说阿弥陀经》更成为汉传寺院晚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本焕长老示寂之际,让我们一起诵读《佛说阿弥陀经》,祈愿:本焕长老,早成佛果,乘愿再来,普度众生。 ....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大智度论》愚者夜长梦多智者乐观积极

愚者因不明正法,生命的过程如生死苦海,或如漫漫长夜,噩梦连床。(图片来源:苏州寒山寺 摄影:妙慈法师)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圣严法师说“贪”——被烦恼累死了

人往往就是这样,被贪心带来的许多烦恼给累死了。(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凡是想要的超过需要时,就是贪。若能生活简朴、减少欲望,心便不会随着物欲而起伏不定。 在佛经上,贪有好多不同的说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贪色、声、香、味、触五欲,眼睛贪好看的、耳朵贪美声、鼻子贪香、舌头贪好味、身体贪接触的舒适感。总之,凡是....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坚持每日功课其实不简单

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法。不要忘记修行,尽量定时定量完成日课。 有弟子问:师父,弟子愿意做事,就是不想做功课,每天都发愁做功课。 仁炟法师:这是障碍的反映,也是毛病习气的反映。能够坚持把自己的每日功课按时按量完成,看起来简单,其实意义非常殊胜。坚持日课对于挑战自己的毛病习气,养成良好的修行习惯,对于自己定力的修行,慧力的增长,去除业障、积累福德资粮都很重要。不要忽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圣严法师——化解嗔恨心最好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嗔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嗔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 然而,勉强控制嗔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嗔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每当嗔恨心生起时,你就会怨恨自己:怎么搞的?连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实在太不应该了! 情绪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来处理的,必须要采取疏导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嗔心。而嗔恨和慈悲是相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不可将经容易看《楞严经》传入中国因缘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钞卷(局部)(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一次,茗公上人去普陀山讲《楞严经》,用过斋饭后,叫来弟子觉真法师,说道:明天,你讲!事出突然,法师深感无从下手,晚上苦思不得,却有人叫门请教佛法,于是便灵机一动,在第二天借题发挥起来;接着天天都有类似的机缘,直到讲经结束。这是一段觉真法师讲过几次的借机弘法的佳话。 随着对佛学经典的不断学习,我慢慢了解到,《楞严经》乃是大乘佛法的经中之王,是....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