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金刚经的智慧不生烦恼降伏其心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图片来源:昵图网 摄影:venusian) 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也就不知道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 从《金刚经》来看,佛法就是解决心的问题。此经当机者须菩提向佛陀请教: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木鱼精神精勤修学是解脱的保障

木鱼用来警策大众用功,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人不仅要问:寺院里面念经为何总要用木鱼呢?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鱼用来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 ....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道坚法师:敬佛不必烧纸钱

我们应该以学习和忏悔的心态来拜佛。(图片来源:资料图) 近来看见一些不明就里的居士或香客,手里拿着一大把冥钱在化纸炉里焚烧,嘴里念叨一阵,以为给佛菩萨烧了许多的钱,达到了送礼的目的,可保一生平安。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因为冥钱是纪念先亡祖考之物,而不是敬佛用品。我们进寺院,应该以学习和忏悔的心态,而不能以世俗请客送礼的贿赂心理来拜佛。 一、冥钱的起源 中国人注重生养死葬中的丧葬文化,有其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菩萨不能成就人的贪念

菩萨不能成就人的贪念,人得正求才是有功德的事。(图片来源:资料图) 观世音菩萨救我们三灾八难,和我们众生有缘。读诵到这一品,我们要知道法义在哪里。我们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我们有难处,求谁问谁去呢?这个世界肯定是魔难重重啊;所以佛告诉我们,谁要受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就护佑谁。由于你拥护、受持《妙法莲华经》的功德,观世音菩萨才来保护。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观世音菩萨....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当下是道场修行是每一刻的事

我们一直在寻找,想从这个世界上,为这个身心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去赚取财富,制造许许多多的关系,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为什么呢?就是想为自己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那么,这么久以来你找到了吗?你想从哪里去找呢? 佛教里有一首偈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首偈子说的是:所有的道场都不在别的地方,觉悟不在别的地方,佛不在别的地方,和平安乐不在别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八大人觉经》菩萨是怎么修行的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成桑门,桑树的桑,是古代印度对各种宗教出家修行人的泛称,并不是专指佛教的。 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从印度、从西域各地到中国来传教的高僧,他们的名字往往有一个姓,这个姓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我们汉地人概括的代称他所来自的地方,比如说安就是安息国,凡是从安息国来的和尚都姓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佛说离睡经》贪睡怎么办?

财色名食睡,睡眠是五盖之一。佛陀为目键连尊者阐明十种远离睡眠的方法。 编者按:高峰妙禅师修行时,他一想要打坐,睡魔就来叫他睡觉,就昏沉。所以他就到倒挂莲花那个地方去打坐。那里好像一个莲花倒挂着似的,他在上面坐着,如果一睡觉就会跌到下面万丈的悬崖,粉身碎骨。他想:你要怕死就再也不敢睡了,不然的时候,你总睡觉。自己对治自己这个睡魔。谁知,这个睡魔还跟着他,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还跟着他。睡眠是五盖之一,修....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净慧老和尚: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根据佛教这五条戒律去修行,去增进道德,那么,我们自然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受人尊敬的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个模范成员。 (一)不杀生所谓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故意断人命,其对象是以人为主,而不是昆虫等等。有信徒问:走路踩死了蚂蚁怎么办?蚊子咬我能不能打?这些顾虑....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心经》与玄奘法师的殊胜经历

玄奘法师是过来人,只要是佛法,那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都是百千万劫难遭遇,都一定要信受奉行,相信它是真实不虚。(图片来源:资料图) 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之前,还有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 玄奘法师本人就是持诵《心经》的受益者。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师在去印度取经的路上,万里孤征,经流沙,过火海,受尽种种苦难。这些苦难有的是来自道路险阻,有的是来自自然界的恶劣气候,也....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佛说十善业道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十善业道为基础。(图片来源:资料图) 编者按:《佛说十善业道经》是所有经典中最基本的一部。我们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十善业道作为基础。善恶的标准在经中讲得非常清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如果所有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人间净土、太平盛世。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