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因梦而建“释源”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公里处,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世界

为了修建一座动物园,决策者举行了一个专家会议,讨论怎样才能捉住老虎,因为没有老虎的动物园注定是缺乏吸引力的,大家说了很多办法,但决策者依然感到不满意。 这时,有位学者站起来说:要把一只老虎关进笼子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把一个人关进笼子里,却很简单所以,其实老虎已经抓到了。 包括决策者在内的所有人都听得莫名其妙,其实,这位学者说的是一个变换的原理:把笼子的内部变成外部,而把外部变成内部,不....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罗宝文亲睹驱魔斋戒皈依佛教

文成公主国际基金会成立晚会(左二) 罗宝文透露信佛多年的她曾受一次事件影响而皈依。多年前她被佛学的哲理所吸引,后来有位上师在富豪酒店举行加持会,有位妈妈带着10多岁的女儿见上师。那女孩明显很怪,流利地说着藏语。上师为她念经,她叫得很高音,好像体内有很多人。她说:从心理学来说可能是精神分裂,但她本身不懂藏语。上师念完后她就没事了,那时觉得不可以不信了。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点亮心灵之灯只需要一瞬间的灵感顿悟

我们如果要净化社会,必须要先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净化心灵就是点亮自己内心的明灯,要把自己的慈心点亮起来,才能净化。 我们要点亮什么灯呢? 第一,点亮家庭伦理的心灯有时候我们只看到自己,没看到人家;有时候看到外面的人,没有看到自己身边的人。我们要注重家庭伦理,如果连自己家人都不尊重,又怎么去爱社会国家呢?家庭伦理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敬互爱。能够把家庭伦理的心灯点亮了,才能让家庭....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光彩夺目的佛教雕塑艺术(3)

北齐单体圆雕佛像 佛像艺术发展到了北齐(550577年),开始出现特殊的变化,这时的佛像以单体圆雕佛像为主,可能受到印度笈多时期佛像与南朝曹衣出水画风的多重影响,造像形态由秀骨清像转为面容丰圆适中,身躯圆润,比例匀称及薄衣贴体的新风格。整体雕工简洁流畅,神情静谧端祥。例如山东青州附近的北齐佛像,头顶低肉髻以螺发为布,面容方中带圆,弯眉细长,眼神垂视,似乎蕴藏着无限睿智与慈祥。挺直的鼻子,厚长的双....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光彩夺目的佛教雕塑艺术(2)

佛像雕刻伊始 关于佛像的起源,据《增一阿含经》的记载:释尊在世时,曾上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时,虔诚的信徒优填王与波斯匿王,各以牛头栴檀木与紫磨金雕塑两尊佛像,相传这是佛教雕塑的开始。 佛陀入灭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出现大批佛教雕塑艺术品。阿育王受佛法的感召,以佛法治国,在全国各地建立大量的宝塔、寺院、石窟、石柱、法敕等。这些文物在近几年陆续出土后,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外,对佛教历史、经典的考据....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光彩夺目的佛教雕塑艺术(1)

青海乐都瞿昙寺回廊明代壁画佛传图局部忉利天众迎佛升天宫图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之一,当人类开始迈向文明,便有了各种艺术的活动。艺术也是人类感情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佛教因为具有深奥的经教义理,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甚至可以说佛教本身就是一件光彩夺目的瑰丽珍宝。 佛教的雕塑作品,展现诸佛菩萨的庄严圣洁,留下当代佛教信仰的虔诚恭敬,加上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因此保留了人....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素食健康:冬天多吃海带能补血御寒

海带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碘、铁、钙、甘露醇、胡萝卜素等人体所需要的成分。在寒冷的冬天,海带还有御寒的作用。 从中医角度来说,海水性属阴冷寒凉,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海带性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因而,冬季食用海带,可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 因为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常表现为产热....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

谢尚书惠蜡面茶 唐 徐夤 (这是最早咏武夷茶的一首)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触目惊心看因果报应:为挟佛敛财者捏把汗(3)

时下甚嚣尘上的旅游经济,正上演着一出出庙产兴商、挟佛敛财,以法门寺兴教寺为代表众多道场在利益的导向下沦为消费品。 看到这里,真为那些裹挟在上述洪流中的富与贵们,捏把冷汗。 留一份敬畏,就是给生命留一份余地 面对宗教信仰之所以需要敬畏,是因为那是对永恒价值、宇宙实相、终极关怀、生命归宿的最直接的探求与诠释。留一份敬畏,就是给生命留一份余地。 善恶有报,这在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心中,是颠簸不破的规....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