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周一良-学者著述

  主要专著:《亚洲各国古代史》(上册)、《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世界通史》(与吴于廑主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中日文治维新的几个问题》、《中外文化关系史论》、《中外文化交流史》(主编)、《唐代密宗》等;主要论文:《乞活考》、《论梁武帝及其时代》、《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收之史学》、《唐代印度来华密宗三僧考》(英文)、《中国的梵文研究》、...

周一良与陈寅恪

  陈寅恪应该说是近现代中国的杰出史学家,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对于周一良在史学研究的影响是既巨大又深远的,很难作出全面的评价。仅在周一良求学其间所产生的引导作用就足以表现出陈卓越的史学研究才能。如果硬要归纳,陈寅恪的治学态度、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成为周一生都在不断追求的目标。周一良曾经回忆那段向陈先生学习的过程,从惊叹到佩服,从广泛收集陈的著作到立志走陈先生的路。对于陈重视对...

周一良与邓之诚

  周一良称邓之诚是他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引进门的师傅。1932年周一良补听了邓之诚讲授的《中国通史》,以后陆续听了各断代史,对魏晋南北朝史特别感兴趣。由于邓之诚著《中华二千年史》无从觅得,很难了解邓之诚的讲课内容,不过我们可以从邓之诚的《中华二千年史叙录》和其他一些人的回忆中窥见一些邓之诚的讲授内容、讲授重点、治学方法以及传授的入门之道。   在《中华二千年史叙录》中,邓之诚讨论了他编著通史的...

陈再道小传

1940年5月,129师决定将冀南军区和东纵合并,撤消东纵番号,划归军区领导,陈再道任军区司令员,宋任穷为政委,将所有部队改编成四个野战旅。整编后,冀南地区的部队达十三个主力团,转战各地,威震敌胆,成为冀南平原抗战的中流砥柱。   1940年秋,我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参战部队多达105个团,20余万人,200多万民兵,历时三个半月,史称百团大战。陈再道奉命率冀南 ...

陈再道上将之女陈江平忆老将军

陈再道,河南军区第一任司令员。他的女儿陈江平,上世纪50年代前期出生于开封。如今提起父亲,提起她自己的成长,这个开朗的知识女性满面含笑:河南对我来说,非常亲切,父亲对河南非常有感情。   陈江平说,1949年2月26日,父亲到达开封,着手组建河南军区。3月,以陈再道为司令员、李雪峰为政委的河南军区成立。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来到河南,在视察了兰考县的许贡庄和东坝头、开封市郊...

王洛宾-个人评价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   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

王洛宾-墓志铭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凌晨洛宾仙逝,二十日向遗体告别,二十二日送骨灰进京,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天公为其志哀,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人日生于北京,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辗转千里,驻足青海。四九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疆。乐坛耕耘六十余载,创作歌剧六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千余首,出版歌集八部。情音恰神,中外沸扬,殊才饰疆、懿...

王洛宾-作品评价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令人...

王洛宾-作品赏析

  《达坂城的姑娘》由兰州走向世界   达坂城,坐落在新疆天山中部,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它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却因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越来越多的大陆、台湾、香港同胞和外籍华人,络绎不绝前往旅游观光,不知是去领略那独特的西域风光,还是去结识漂亮的达坂城姑娘?   一踏上那有异祥情思的土地,心里禁不住就想哼唱那首久已脸炙人口的民歌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同时,总...

共和国上将李达

李达(19051993)原名李德三,陕西省眉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达,一九二五年入平凉第二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任西北军排长、连长。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容国团荣誉

  1959年,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61年,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容国团为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4年,容国团担任中国乒乓球队女队的教练员,在他和其它教练员的指导下,中国女队夺得敢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女子团体冠军。   国家体委为了表彰容国团对中国乒乓球运动所作的贡献,曾...

开启国球乒乓辉煌历史 容国团:梦想始于世乒赛

  容国团开启了国球的辉煌史,却未能给自己带来光明的未来。图为位于珠海的容国团雕像。   1959年4月5日,Rong guotuan China (容国团 中国)被刻在象征乒乓球男单最高荣誉的圣勃莱德杯上。1968年6月20日,容国团不堪文化大革命的折磨,在龙潭湖畔用一根尼龙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横滨世乒赛前,记者采访了容国团的妻子黄秀珍,从老人的记忆中,整理了容国团50年前夺冠前后的片...

忆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一九八九年世界乒乓球赛在西德举行,中国大陆的男子选手全军尽墨!三十年前,在同一地方,我的好友容国团在世界男子单打的决赛中,左推右扫,把匈牙利名将西多杀得片甲不留。中国作为乒乓王国是从那天起的,到今天为止,整整三十年。没有哪项体育活动能这样持久地一面倒的。   多年来,很多朋友要求我写一篇追忆容国团的文章;但每次拿起笔来,内心实在不好过,写不上二百字就停下来了。这次中国男子队落败,我不禁想起三...

削球手姜永宁的四个第一

  1952年10月,北京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会上一个用直拍削球运动员引起广大观众的极大兴趣,只见他站在中远台,把对方攻过来的球,稳稳地削过去,一个比一个削的近网,使对方越攻越费力,产生急躁情绪而失误。往往一个球要打上十几个、二十几个回合。当对手放小球时,只见他一个箭步冲向球台一个快攻打得对手摸不着头脑。他就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归国华侨姜永宁。决赛中姜永宁战胜傅其芳,夺得男子单打冠军。这...

姜永宁——令人唏嘘的爱情

  姜永宁和孙梅英都是新中国第一代国球手,在世乒赛赛场上均留下过不俗业绩。正所谓球如其人,采用直拍快攻打法的孙梅英,其性格与她的球风如出一辙:果断、泼辣。而以削球打法著称的姜永宁则以坚韧、稳健见长。共同的事业,互补的性格使这对国球手从队友发展为情侣,并于1956年结为伉俪。   1966年,乌云笼罩了整个神州大地,海外归来的姜永宁被无端扣上日本宪兵队员的帽子,从此他受尽了造反派的凌辱和折磨,...

姜永宁——心怀祖国,进驻先农坛

  在1956年进驻先农坛前。姜永宁与北京根本不沾边。他是1952年的香港男单冠军,这个冠军真是来之不易,他先在乒乓球房为别人拣球,后来又充当陪练,一步一个脚印才熬出了头。同年,中华体总广东分会邀请他代表广东参加第一次全国乒乓球赛,他取得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冠军。有人给他带话,贺老总希望他留下来,代表中国队比赛,他在香港的一切待遇都可以保留。   当时,姜永宁已是《星岛日报》的职员,在...

姜永宁——兢兢业业,却成日本汉奸

  1968年春,文革的所谓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向很多无辜的人扑来。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大院里,战战兢兢的姜永宁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张大字报。一个比他稍稍年长的人用浓重的广东话低声地说:听说国家体委造反派已经把傅其芳专政了,将来咱们也麻烦。   和他说话的也是乒坛名将,叫王锡添。这两位宿将早在香港就名声大震,姜永宁直拍削球,足智多谋,号称狐狸精;王锡添横拍削球,骁勇善战,人称小霸王。不知哪位造反派得知...

临大事而不惑罹大难而不畏:"活地图"李达上将

李达将军(19051993),大高个儿,枣红脸,肥耳垂肩,慈祥可人。将军性温和,临大事而不惑,罹大难而不畏,极少动怒。凡遇不遂心事,只轻言三字:乱弹琴! 李达将军,本名李德三,陕西眉县横渠乡人(原属西安,今属宝鸡)。1926年考入甘肃平凉国民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于冯玉祥部先后任排长、连长和少校参谋。1931年12月,参加著名的宁都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虽历经磨难,仍追随共产党一生。 ...

姜永宁——难忍屈辱,惨死先农坛

  1968年5月10日下午5点,北京市体委专案组七八个人员从先农坛出发闯进了姜永宁家,先是大念什么人站在反革命立场就是反革命派的语录,接着向孙梅英宣布姜永宁已被专政。专案人员将姜永宁的家乱抄一气,并拿走了一包照片。   从那一包照片里,专案人员发现姜永宁少年时代拍的一张照片,衣服上有个小小的太阳旗。他们逼迫姜永宁承认是日本狗特务,姜永宁一再心平气和地解释:那时卖的衣服常有太阳旗,我和日本人...

开国上将李达:辅佐过五位元帅的传奇参谋长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有过这样一位传奇将军。他参加过长征,参加过抗战,参加过解放战争,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他几乎在我建军史上的各个战争时期,都在出任参谋长一职,累计任职时间更是长达40年之久;他曾经辅佐过五位共和国元帅,是中国建军史上辅佐元帅最多的参谋长;他足智多谋,战功显赫,有着超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领导才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屡建功勋。他就是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李达。 李达出生于1905年...
  共1348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