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邓拓-爱情

  丁一岚是一二九运动中天津市进步学生,抗日战争开始后到延安,1938年到晋察冀边区从事妇女工作,任平山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副主任。1941年2月,平山县一个年轻的妇女抗日积极分子被恶毒的公公、丈夫杀害了。出于革命义愤,丁一岚写了一篇近三千字的通迅《血的控诉》投给晋察冀日报,杀人凶手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报纸于这年6月24日以较大的篇幅发表了这篇通讯。在通讯发表的过程中,担任晋察冀日报总编辑的邓拓开始...

邓拓-故居

  邓拓故居位于福州乌山北麓天皇岭东北坡下第一山房七号,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重修后辟为邓拓纪念馆。故居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展厅面积380平方米。主楼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小楼房,坐北朝南,为清末民国初福州旧民居风格建筑,楼高9米,在主楼西侧有一间书房,即邓拓卧室。这栋楼原为邓拓父母及兄长的居室,现辟为展室。陈列《邓拓生平展》,以邓拓人生经历为脉络,分为《邓拓生平》、《邓拓著作》、《怀念...

我所知道的邓拓

  1961年秋天,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晚报》做副刊工作时,马南邨的《燕山夜话》专栏文章已经连续刊登近半年了。到了副刊五色土,我才得知《燕山夜话》作者署名马南邨,是当时北京市委文教书记邓拓的笔名。我在人大新闻系读书时,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曾给我们讲过课。我当时就觉得他知识渊博,对文、史、哲都有研究,尤其对近代、现代新闻史相当熟悉,对他顿生敬佩之情。   到副刊不久,...

冼星海-主要作品

冼星海代表作品目录 冼星海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和大量的音乐论文,主要作品有:交响乐《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作品。存世的作品近三百件,含四部大合唱、两部歌剧音乐、两部交响乐、四部交响组曲、两百余首歌曲、十余首器乐曲等。先后发表有《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三十余首音乐论文。...

冼星海-个人影响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

冼星海-作品简介

《黄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创作于1939年,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朴实、酷爱自由、胸怀宽广的崇高品德,愤怒地控诉了敌寇的入侵给黄河两岸人民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最后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日寇的侵略、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

冼星海-人物评价

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他与聂耳的电影音乐一起,构筑了中国电影音乐的骨架,他以澎湃的激昂,鲜明的民族特色,写出了震惊中外乐坛的音乐。是人民敬爱的音乐家,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业史上的先驱者。 冼星海把音乐家的创作同民族的、人民的命运和愿望密切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引用了不少民族音乐和民歌的素材,增强了民族风格,让老百姓听懂,即使到今天也依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很多作品成为不朽的...

冼星海:如果他的生命不在40岁戛然而止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广东番禺人,中国著名电影作曲家,音乐家,中国电影音乐创业史上的先驱者。先后创作了影片《壮志凌云》中的《救亡进行曲》、《青年进行曲》中的主题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的主题曲、《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歌剧《军民进行曲》等。 冼星海是我国现 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他与聂耳的电影音乐一起,构筑了中国电影音乐的骨架。因积劳成疾,于1...

方毅传奇

方 一碗鸡汤面的婚宴 一碗鸡汤面,按照今日的消费标准看来,只能算是很简单的快餐。然而,方毅结婚的时候,请朋友们吃了一碗鸡汤面,却算是豪华型宴请了。 方毅,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他当新郎那年,只有24岁。 笔者曾见过方毅。不过,他生前几乎不谈有关他个人的事。1997年10月17日,81岁的方毅离世。最近,笔者在北京采访了方毅夫人和方毅秘书,才逐渐了解方毅的不平凡的身...

方毅塑像揭幕仪式在甘肃金昌举行

2009年8月27日,在庆祝金川集团公司建厂50周年之际,方毅塑像揭幕仪式在金昌市科技广场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甘肃金昌市委书记郑玉生,金川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志强、方毅次子方小榕为方毅塑像揭幕。张天理厅长代表甘肃省科技厅为方毅塑像敬献了花篮。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1978年8月至1986年9月,8次亲临金川,组织全国...

追忆方毅:在拨乱反正中开拓科技复兴之路

以三大共生矿的资源综合利用为试点,大力推动以科学技术促进工业的振兴和发展,这是方毅同志根据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提出的创造性工作思路。   这三大共生矿指的是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内蒙白云鄂博矿和甘肃金川镍矿。攀枝花铁的储量近百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共生的矾、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58%和90%,钛储量居世界前列;白云鄂博矿富含铁、铌、稀土,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为世界储量总和的80%;金川矿的镍储...

杜国庠-主要著作

1959年出版《便桥集》,编撰《中国逻辑史》、《中国佛学概论》。杜国庠学识渊博,精通日文,还懂英文、德语,探涉的学术领域宽阔,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古文献、佛学、逻辑学、因明学(印度逻辑)等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中国思想通史》、《先秦诸子思想概要》、《便桥集》、《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杜国庠文集》。

杜国庠对潮汕教育的贡献

杜国庠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革命活动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早年的革命活动和从事教育,为潮汕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建立杜氏书田制普及农村教育 杜国庠1919年从日本学成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虽远离家乡,但仍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情况。当了解到杜氏创办的崇德学校经费拮据,设备陈旧,绝大多数同宗农家子弟更因家境穷困不能入学时,杜老深感痛惜,于是联合...

老革命家伍修权

中国政府特别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图为伍修权(左一)乔冠华(左二)、龚普生在联合国。 1950年11月24日,中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非法的和犯罪的行为。 朝鲜战争爆发后,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台湾和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诉抗拒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等提案,严正要...

儿女深情回忆伍修权

将军风范 永照后人   儿女深情回忆伍修权   本报驻京记者 柯立   父亲出生在武汉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2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上了武昌高师附小,在陈潭秋同志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武汉,不仅是父亲出生成长的地方,更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地方,是他新生命的摇篮!   2008年3月6日是伍修权诞辰100周年。2月28日,纪念伍修权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后,伍修权同志的...

我的邻居伍修权

那时候我们都把伍修权叫武爷爷,他的武汉故居和我们家大门紧挨着。其实,面对面我没见过他,但是有人问起我以前的住处,我都会自豪地说:伍修权家旁边!   这条老街现在看来更像条巷子,大概只能通一辆汽车。以前,这条街都是平房,一家挨一家。那时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我们可以跑进伍家老宅,那儿有整条街唯一的一口水井,我们到那儿打井水。街坊们每天傍晚都到伍家天井里打几桶井水,抹竹床、冰镇西瓜、浇地降温,这个时...

老革命家伍修权轶事

1954年中共中央揭露和批判了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这高、饶二人与伍修权都有过亲密接触,并曾长期共事合作,然而这二人的问题,也从未牵连到他。1946年,饶漱石受命来到东北,成为军调执行部东北分部中共代表团的负责人,伍修权担任他的助手,不断共同对付美、蒋两方的代表,两人配合默契,结成良好关系。饶漱石离开东北后,伍修权才成为我方代表团负责人。高岗继林彪之后,成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担任军区司令兼政...

伍修权搭救王稼祥

受嘱托救人,而引祸上身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在国内和国际上,实行了一系列左的方针政策,到60年代初期其恶果已经非常明显,我国既在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上发生了严重困难,更在国际关系上出现了极其紧张和危险的形势。伍修权的老同学、战友和上级,当时正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联部部长的王稼祥在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为三和一少的对外政策方针,其中心内容是对正包围我国的美国帝国...

何燮侯:一位被历史遗忘的北大老校长

【提要】老校长严复、蔡元培、胡适、蒋梦麟、马寅初的名字,对于北大人来说都比较熟悉,而对于北大老校长何燮侯,可能一百个人当中不会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名字。 在北大游学、生活、创业了10年,知道北大历史上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北大老校长何燮侯,却是在最近。大约在2001年后半年,我见到了来自美国的华侨、美国孙中山慈善信托基金代表唐崇昭博士,她曾与我谈及他的外祖父是北大老校长,当时我有些将信将疑,我在北大多...

何燮侯故居亟待保护

赵家镇花明泉村曾经出了一位让诸暨人引以自豪的人物,那就是北大首任校长何燮侯。去年11月,何燮侯的故居被我市文物管理部门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点。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位让人景仰的学者的故居一直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也成了花明泉村人的烦恼事。 何燮侯的故居就在赵家镇花明泉村上新屋台门,建于1832年左右,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这家大院里不仅走出了何燮侯父子(何燮侯的父亲何蒙孙系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