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遗忘的时光

遗忘的时光 晨曦的宁静,偶尔树叶哗啦啦的声音。 我们在小路不停飞奔。 彷佛都不能相信脚下的声音能如此频繁。 呼哧呼哧的喘息,为的是赶在班主任前一步踏入课室。 每天的粉笔灰都落英缤纷。 总是不停埋怨着黑板上乱糟糟的笔记。 满天飞舞的试卷,死去活来的考试。 还有少得可怜的睡眠,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每个美丽的黄昏,我们的谈天说地。 我们以为逃出了班主任视线的监督...

忆之夜

忆之夜 七年了 您 又一次悄然出现在我的梦中 梦里 您的音容依旧 而我 却成长得令您有些许诧异 往事一幕幕在梦中映播 梦与现实交错 那棵枝藤蔓绕的葡萄树 又一次 结满了青色的葡萄 娇翠玉滴 沉浸在醉人的梦里 暂忘现实的残酷 梦里是您轻声的教诲 缓缓地 让我心绪平静而心安 摸黑走到窗边 拉开窗帘 抬头 夜空 不黑 却无星 惟见一轮明月 ...

有些花香我们是闻不到

有些花香我们是闻不到 天,在飘雨。我站在朦胧的雨雾中,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现出八年前的一个印象。暗黄的街灯点亮了一条被雨水打湿了的街道,河涌里的水,潺潺地流着,岸边的榕树,都笼在湿气里,几个黑影迈着匆忙的脚步,书包上的叮铛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还是没来得及,离开,没有道别的语言。 我望着课室窗外,雨水不断顺着玻璃滑下,留下了一条条水痕,又现出一重心幕来,慢慢地拉开了.........

云之彼端

我要写的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怎么样的伟人,也不是一个多么值得怀念的或者对社会有什么伟大贡献的人,也不是什么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人,一个被这个时代改变的人,一个在冗长枯槁岁月中,伴随着80年来的变迁和动荡,沉浮无常的人 云之彼端 学校清明有三天的假期,我没有回去,我应该回去的,因为我已经有一年没回去了,我想...

致我亲爱的“霞姐”

致我亲爱的霞姐 感恩母亲 你时常让我唤你一声姐。你不知道,那时候的你,脸上的神情是那样的可爱,仿佛正值花季的少女,让我不禁莞尔。你总是渴望我的陪伴,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那般的粘人,我知道那是因为你害怕孤单。你不无时刻不盼望着我长大为你分忧,因此,你专注给我以全身心的爱,我懂得,我是你仅有的依靠,是你的一切。 记得小时候,身边的小同学总夸你年轻美丽,我的心自然也随之雀跃,你总是咪着嘴角...

追忆

追忆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的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他,用春暖花开的语句温暖我们的心田;他,用自己的生命去燃起诗歌的激情;他,用执着、纯洁的赤子之心,启迪着人类生存的含义 家乡的麦子在田里滚动着,一声一声,似乎在呼唤海子回归到最宁静的土地,不再受外界的猜疑和批评。就在那天,他,踏上冰冷的铁轨,不,他踏上的是一条天梯,那是通往太阳之...

追忆.等待

追忆.等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到,应节应景,漫天迷雾,如雨纷纷而下,正是拜祭祖宗的时候了,怀念祖先,怀念离开我们身边的人,将那回忆找出,细细回味他们在我们身边时的日子,怀念着 你,可在远方!还是早已不在这个世上!我们并不知道,一直以来我们还在寻找你,无论我们去到哪里,看到路边的流浪者我们都会上前去看看,那是否是你?你也许不知道爸妈为你伤了多少神,用尽一切手段只为找...

追忆我的启蒙老师

追忆我的启蒙老师  古人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一朝为书生,圣贤书也就读了二十余载。很快,我的大学生活也就要结束了,大学生活的结束也意味着真正意义上学生生涯的结束。   回忆里有我在幼儿园里信笔涂鸦的童真,有我在某次考试中下滑名次的失落,有曾经熟悉的同学老师,有一路成长的起起伏伏。我们曾经以为得永恒也不过一个又一个得转瞬,年华的列车载着吉光片羽,呼啸而过,鲜亮而生动,...

追忆已逝的20年

追忆已逝的20年  曾记得, 父母在身边的叮咛与嘱咐, 如此亲切,充满疼爱。 曾记得, 老师在耳边的指导与教诲, 如此殷切,充满希望。 曾记得, 朋友在身边的欢歌与笑语, 如此真切,充满真诚。 转眼,20年已逝 而20年的光阴, 早已载入少女的那本心语日记。 此时忆起, 却如在昨昔。 20年的岁月, 有过雨季,更有过花季; 20年的时光, 有过迷茫,...

父亲,您是安静的

父亲,您是安静的 是您拖着我的手,从昨天走到现在。题记 对父亲的印象,随着他的离世,逐渐变得清晰而深刻;对父亲的思念,随着清明节的到来,逐渐变得绵长而浓郁;对父亲的眷恋,即使过了数年,还是一样地强烈而持久。有人说,如果一个人懂得回忆,那么他也一定步入了该付出的年纪,而回忆就像一条汇聚的河流,蹚过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二十年的回忆里,父亲,你一直是安静的。 忘不了,我们总是喜欢边吃饭边进行成语...

爱你!!老婆!!

2010年4月15日。内心划开了一道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不奢求哪一天能够抛开疼痛,只祈求能早一天适应。 宝宝走了,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眷恋静静的走了。她狠心的抛下了生养她的父母,抛下了她一直爱着的我。匆匆的离开了。那里真的是那么美好吗?能让你这样无情的离开!! 回想昔日的我们,没有遗憾!!真的在一起了,真的爱过了,也真的痛过了。现在的我好像一下子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在现在看来,我还能为你做...

别哭,我最爱的人!!

2010年4月4日,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日子。昨天我去看望我生病的老婆了。一路上脑子里好像思考了很多但又什么也没想出来。一切的一切来的是那么的突然,虽然我早有准备,但是当我看到那张我曾经不能再熟悉的可爱面庞时,我哭了。毫无顾忌的哭了,我不能找到比哭更好的释怀方式了。那个我曾经可爱乐观的人,现在已经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用尽力气向我傻傻的,天真的微笑。此时的我,没有了往日的勇气,我轻轻的抱着她,像一个小孩...

内部文件

[1981].党字第13号 中共工程兵建筑第二二五团委员会[报告] 关于呈报上级授予石发金同志为革命烈士称号的报告. 广州军区后勤第十九分部政治部; 我团三连班长[安全员]石发金同志.男,苗族,生于一九五六年七月.湖南省花垣县董马库公社卧大召大队人.下中农出身.初小文化程度.一九七七年一入伍.一九八0七月入党.一九八一年四月二日被批准为 中共正式党员.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日凌晨二时五十...

我叔叔石发金烈士

石发金烈士 湖南省花垣懂马库乡卧大召村人,54067部队225团1营3连7班班长中共党员,1977年入伍1981年3月抢救战友牺牲,终年25岁.追记二等功,广西崇左烈士陵园墓号4排1号。 石发金同志是我团一营三连安全员.湖南省花垣县董马库公社卧大召大队人,苗族,生于一九五六年七月.下中农出身.初小文化程度.一九七七年一入伍.一九八0七月入党.一九八一年四月二日被批准为 中共正式党员.石发进入...

过的怎么样

爸爸你在那边过的好吗??三年了,女儿好想你,爸爸你知道吗,没有你的生活我们家好像在也没有了欢乐,我也很少看到妈妈开心的笑,我们家搬家了,你看到了吗??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到底要不要原谅爷爷奶奶,他们的无情,让我失去了爸爸,我们家的矿机也没了,到现在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待我们。爸爸,你看到了吗,妈妈老是被他们气哭,我有时候想,为什么当时去的是你而不是我,爸爸你要是回来多好,好多个晚...

七七祭

千 言 相 唤 泪 斑 斑 阴 阳相 隔 换 旗 舤 扶 遗 执 寐 泣 天 鹤 百 年 古 音 仙 人 还 七 七 祭 父 .似亦求得愿家父圆满 儿子:韩雪松 祭拜

周信芳与戴不凡的交往

周信芳与戴不凡的交往 在京剧界,周信芳创立的麒派艺术享誉海内外。周先生祖籍浙江慈溪,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省淮阴清江浦,父母都是春仙班的演员。在他虚龄七岁时,以小童串登台,使观众大为惊叹,逐取艺名七龄童,后改为麒麟童。他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已是小有名气的演员了。在艺术上,他善于融会贯通,去粗取精。他学谭鑫培,同时吸收王鸿寿的身段气度和唱法做工,又学习孙菊仙的唱腔、念法等,并博采...

戏剧工作者眼中的田汉

195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父亲戴不凡先生《评金钵记》一文,该文的编者按说:白蛇传是我国流行最广的优秀的民间传说之一。各地经常演出这个剧目,所根据的脚本不止一种,金钵记即其中之一。在改编工作上,这个剧本是有缺点的。戴不凡同志在本文中对这剧本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在本文发表以前,作者田汉同志已对金钵记作了一些修改,并已将剧名仍改为白蛇传,现正继续进行修改中。修改本不久可以出版。兹以...

“没有架子,说话和气”的市长

没有架子,说话和气的市长   莆田市长张国胜坠楼的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莆田当地引起了巨大震动。很多人想不通,一个好端端的市长,怎么会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而今,来自民间的漫天猜测依然未能消歇,可是人们每当说起张国胜的死,却都不免在惋惜中流露着深深的遗憾。   我弟弟陈国新患残疾多年,家里一直很穷困,前两年他去世了,留下两位老人和一对儿女,多亏了政府照顾,有一年张市长还到家里去探望了...

阿英曾拟撰《红楼梦传奇十种述评》

阿英曾拟撰《红楼梦传奇十种述评》 近日翻检家父旧稿,忽然,一张发黄的纸片映入眼帘。拾起细读,知乃家父1957年春往著名学者阿英先生处约稿,阿英以此相答。弹指半个世纪过去,学术界对红学的研究热情有增无减。为使大家能清楚地了解阿英先生当时对《红楼梦》题材戏曲的研究构想,现将阿英手写全文迻录于此,并将家父戴不凡在文革中所题小跋一并录此。 红楼梦传奇十种述评(或《红楼梦戏剧史略》) 一、...
  共1348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