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暖笑如初

夜深了 思念却醒着 此刻 很想你 记忆中 我们的相遇 既没有如花般的灿烂 也没有如海般的深遂 却已然在彼此的记忆深处 留下属于我们的美好 深深藏 未遗忘 我始终相信 遇见也是一种缘分 相遇的日子真的好幸福 将彼此轻轻地放在心底 因为懂得而相知 因为相知而相惜 因为有你 我的心阳光明媚 因为有你 有了牵挂和思念 ...

开国大典警卫秘闻

共和国警卫纪实 开国大典内卫秘闻 孙国、吕永良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番号进入北平。一方面了解北平的各种情况,进行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北平的警卫工作准备;另一方面担负以彭真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以叶剑英为首的军管会,以及部分先期入城的中共中央机关、各主要民主人士,以及国民党和谈代表的警卫。 部队进驻北平,但大家的心里却...

告别母亲

在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15周年纪念日的子夜时分,我们伟大的母亲呼出了最后的一口气,心脏依然坚强地跳动半个小时后,撒手人寰,撇下我们到另外一个世界寻找我们逝去的亲人。 虽然今年以来,母亲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但是我们都相信母亲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度过这个严冬,能够再一次享受来年春日的阳光,能够再一次与我们欢度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能够用她坚强的精神激励我们再走一程,可是母亲还是与愿相...

长年关注水资源保护

  昨日凌晨,因倾情环保而被人们熟识的吴寿鑫在家中突发疾病离世,享年75岁。吴寿鑫退休前是一名地理老师,长年关注水资源保护,退休后继续环保志愿服务,曾被评为无锡市环保卫士。   从2000年夏天起,退休后迁入新居的吴寿鑫开始对家门口的冷渎港河水质进行常年不间断观察,写下水日记,呼吁加强河道治理。市政府随后出台了《关于城区河道综合整治三年目标的实施意见》。2007年,吴寿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无锡环...

农民的伟大导师和朋友彭湃

彭湃于1896年10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一个工商业主兼地主家庭。他曾于1917年赴日留学,1921年归国后一度尝试从教育入手,实现社会革命。1922年6月,彭湃与地主家庭决裂,烧毁了自家田契,从此走入农民之中,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922年7月,彭湃开始组建农会。此后,在他的领导下,农会组织农民同剥削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斗争。1929年8月,彭湃不幸被捕牺牲。   彭湃在革命生涯中一直植根于...

彭湃-个人年谱

一八九六年(1岁)   10月22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县城龙津溪畔的一个地主家庭,乳名天泉,双名汉育。父彭辛,母周凤。有兄弟姐妹七男四女。   一九○一年(6岁)进海城七圣宫读私塾。   一九○三年(8岁)进林祖祠小学读书。   一九○六年(11岁)父与嫡母相继去世。   一九○九年(14岁)进海丰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   一九一二年(17岁)与海...

纪念李辰之同志 丁方明

纪念李辰之同志 一九三九年四、五月间,胶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及中共胶东特委从文登、牟平西上,经蓬莱抵达黄县。那时我仍在黄县崇实中学高中部上学。名曰上学,实际上因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兵荒马乱人心慌慌,并没有几个人在读书了,我则因为在校内搞抗日活动,八路军七、八支队已东进到黄县,常常跑到七、八支队政治部联系工作,早已经不在学校里了。一天,一位叫做李辰之的同志,通过七、八支队找到我。他是随三军西...

丁方明旅美诗抄摘录------大熊山观红叶

大熊山观红叶 (1998年) 一 花园路上奔驰忙, 红黄绿叶画路旁。 漫步甬道花丛里, 才知人间有天堂。 二 一道山嶺逶如蛇, 满山红叶满山花。 蓝天白云相映衬, 锦屏一幅垂天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看爸妈!

爸妈,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第一次在天安门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日大阅兵! 前些年俄罗斯阅兵时,有老兵乘车受阅,我记得给您说时,您落泪了。我理解您当时的心情,您是不希望老兵的奉献与牺牲,被忘记。今年的胜利日阅兵,第一个受阅方阵就是抗战老兵方阵,祖国没有忘记您们! 今年国家颁发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国共两党的抗战老兵都有。10年前,您受领了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今...

爸妈,闻到花儿的芬香了吗?

爸妈,您们好: 上午又来看您们了,昨晚您俩休息的好吗?今天为您们清理了房间,在您灵位和墓地前,铺满了水灵灵的鲜花,您闻到花儿的芬芳了吗?是心意花儿! 又扛来4株翠竹,一株栽在您别墅旁边,您不出门就能望到窗外竹影摇曳;三株栽在别墅对面,您推窗就能看见竹叶们争相向您二老招手,沙沙响、摇啊摇......,喜欢吗? 爸妈,专门选在7月1日为您二老建立天堂宫殿,您一定懂,一定懂得这个日子的意义!...

怀念永远

寒风瑟瑟,人心思暖。这个双休日虽然气温很低,可仍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我们一行十二人为我老公故去的爷爷奶奶安放骨灰,一大早我婆婆就打电话给我们,怕我们起晚了,家里的大事,我们匆忙出门提前赶到约好的地方等公公婆婆他们 大概八点几分大家基本上都到了到了,好冷啊,真正让人体会到了冬天的寒冷,个个冻的缩脖抄袖的,呆了一会终于等来了公婆及大伯哥他们的车,大家迅速上车,半个多小时到...

姜潇楠让多少人泪水涟涟

  姜潇楠,辽宁省盖州市英才中学的一名学生一个被残忍警官害死的英俊少年、一个让父母亲人哭干了眼泪的不公平命案、一件令千万网民泪水涟涟的悲惨案件。   2011年1月14日上午6时许,姜潇楠和往常一样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盖州市二线交通岗南70米处,被辽宁盖州市看守所副所长郑锡明驾驶无证白色桑塔纳轿车撞倒。郑锡明将昏迷不醒的姜潇楠拖拽到车上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将姜潇楠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在盖州市清河桥头...

唐天际将军故居

  唐天际将军故居是中共早期革命者、中将、原湖南省军区军区司令员、总后勤部副部长,湖南安仁人唐天际将军生活起居和早期从事革命的地方。为安仁县县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唐天际将军故居位于湖南省安仁县华王乡杨柳田村。   建筑年代:始建于1904年(清代光绪30年)。   总面阔43.5米,总进深23米,高两层,纵深两进,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占地面...

于若木与“中国学生营养日”

老感到营养学科当时不太被人们重视,但它又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于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1983年,于若木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一文,向有关部门吹响了要重视国民营养的号角。于老和邓书读、高影君、施承斌、朱培赋等一批营养学家一起向有关部门呼吁重视学生营养宣传教育工作,并热情关怀中国学生营养健康组织的创建工作。在于若木的关怀下,1989年1月15...

开国少将周发田

周发田,一九二八年参加农民赤卫军,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川陕边区政府丹江、仓溪、广元县保卫局长、军事指挥长。一九三五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民运科科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东进纵队第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新七旅第十九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弟六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六旅旅长,...

朱良才-人物简介

朱良才(1900-1989),湖南省汝城县人。原名性明,字少时。1925年参加本县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秘书,第十二师三十六团连党代表,中共永兴县区党委书记,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营营部书记、连政治委员,第三纵队七支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三军九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政治委员,红军总卫生部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红...

谈镐生平反后当年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常委

1969年,我和从美国回来的著名科学家谈镐生结了婚,但是,在那十年动乱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历尽坎坷。谈镐生本来是抱着一腔报国之志回到祖国的,谁料想,竟被视为特嫌,远离了他所心爱的科学事业。为了谈镐生的遭遇,我曾多次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最后终于在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三次批示的督促下,谈镐生得以彻底平反,恢复了真正科学家的身份。就在那一年,政协第六届常委会通过了增补他为政协常委。那一年,正是...

[翻译书目]—— 刘宾雁

 真理的故事(话剧)苏联M?阿丽格尔著,1950,华东新华书店   苏联少年先锋队的工作(论文)苏联安德列夫等著,1950,青年   在西北利亚某地(话剧)苏联伊林娜?伊吾什尼科娃著,1950,东北新华书店   苏联列宁共青团团史苏联列宁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鼓动部编,1952,青年   一个青年小组苏联B?柯热维娜著,1952,青年   红领巾(话剧)苏联谢?米哈尔柯夫著,1954,上海...

王朝闻-年表

1915年至1924年,王朝闻入私塾和县立高等小学。   1925年初考入泸县中学。   1926年暑假自动退学回乡。   1927年至1930年,先后在私立成都艺专、岷江大学、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习美术,曾在成都报纸副刊上发表随笔性习作,与友人合作剧本和中篇小说。   1932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因经济困难一度辍学。后在高士坊小学代课,半工半读。入学...

科学家钱崇澍逝世

钱崇澍字雨农。二十年代及抗战时期在东大附中、青木关中大附中任教。 1883年11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1904(清光绪三十年)年考中秀才。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钱崇澍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学习,毕业后被保送进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后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0年钱崇澍与竺可桢等一些富有理想的青年赴美留学。先后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自然科学院、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他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刻...
  共13469页,到第 页